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龟策列传》是一篇专门记载"卜筮"的列传,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卜筮"的重视。其中,"龟卜"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在当时龟崇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普遍的社会基础。人们赋予了龟神奇性,认为龟是传达天命的使者,用龟占卜灵验无比。与其他占卜方式相比,龟卜可以作为传达天命的有效工具。于是,在西汉初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龟卜"作为"君权神授"的工具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结合《史记·龟策列传》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分析,其记载不可避免带有官方的天命色彩,故而"龟卜"在《史记·龟策列传》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 24 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曰”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相似文献   

3.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24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日"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司马迁父子表现其史官文化使命感的著作。《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太史公司马谈去世前,执其子司马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 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者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  相似文献   

5.
《史记·伯夷列传》乃列传之纲领,集中体现了司马迁对德福关系问题的思考,其思考内容有二:其一,对殷周以来德福一致的思想观念和孔子德福无关的思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二,提出了以立名为德行回报的德福关系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分析《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叙事艺术。《史记》中各叙事单元严整的逻辑顺序和详略得当的内容安排使其结构既完整有序又参差变化。通过灵活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表达了司马迁的思想倾向和情感,体现出司马迁对历史的客观态度及丰富情感的统一。同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史记》的叙事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正当下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过于机械。如:文章中只有论文、研究报告才算科研成果,要衡量一篇文章是不是论文,往往注重形式——没有关键词、内容提要,注解、参考文献的文章不算论文;研究报告中必须有数据分析,研究报告还要有采用单位的证明。没有论文发表或研究报告被采纳,就会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职称评定、科研奖金的发放以及对教师的科研评价。此外,论文发表或研究报告的采纳,还要看刊物的级别或领  相似文献   

8.
《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了西汉前期从高祖到武帝众后妃的事迹,通过阅读史料可以了解上层贵族妇女的身份地位。西汉前期上层妇女身份地位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与政治影响中,通过研究《史记·外戚世家》中涉及的后妃及相关人物,可以发现西汉前期上层妇女有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刘琼 《文化学刊》2008,(5):24-26
2007年11月,王元化先生按类汇辑旧作,由《谈〈论语〉小集》而起,将散发于各类出版物中的悼念文、读书笔记或者原是给人作序跋的文章合成一书,交由我所在的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相似文献   

10.
尹树义 《生态文化》2002,(4):47-48,14
林洪泉是大兴安岭的一位森林诗人,《默舐的森林》是他的一部森林诗专集。从丰富的林地,向沙漠移动,去警示未来的忧患。  相似文献   

11.
《太史公自序》浓缩了《史记》的文化意蕴,通过解读此篇,可以呈现《史记》中蕴含的多元文化。《史记》将多元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创立了大一统的文化整合模式。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也是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句老话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既然农业是安民立国的根本大业,那么中国的农业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传说大约距今五千年前,炎帝发明了最原始的犁、锄和铲,并教农民耕种,所以被奉为“神农”。可从考古中发现,中国的农业起源远远早于民间的口头传说,从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坶渡遗址到最近一次在广西桂林  相似文献   

13.
六《毛泽东诗词》39首英文版的出版,各方面都极其重视,仅装帧设计形式和准备出多少种版本部几经慎重反复研究后才确定下来。除了重点要赠送尼克松作为礼品的8开精装豪华本是外加织锦函套,正文是中英文对照,三色套印,我们称之为“特种精装甲种本”,还有一种  相似文献   

14.
呼涛 《对外大传播》2011,(10):44-45
本期选取《纽约时报》和路透社两篇报道分析点评,分别剖析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发掘数字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归有光评点《史记》几十次,自以为得《史记》之神,史家也多强调其文章与《史记》之渊源关系,但这重判断总体说来停留于表面化的关联,且颇多误读,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论著对归有光与《史记》相似性的强调,往往言过其实;归有光与司马迁在精神气质、生存体验、眼光见识等方面,相去甚远;归有光的文章,即使是刻意学《史记》的《马政志》、《书张贞女死事》等,也最多只是句法、章法或题材上相似。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不幸人生际遇,导致她对人性、对周围世界产生了怀疑。因此,她的作品中始终存在一种与现实对抗甚至于否定的抗拒性张力。这些现实与文化之间体现出的生存焦虑,远远超越了她那个时代所涵盖的文化指向,标示出一种后现代性文化情绪。  相似文献   

17.
从假树说起     
尧一 《生态文化》2006,(2):55-55
一棵巨大的假树,粗粗的几人搂不过来的树干,在如石如磐的主干以外,还垂悬缠绕许多气根,假树造型当是仿的榕树。密密匝匝的叶子四季常绿,大有参天之势,即使在这边疆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也不凋不谢,绿碧如兰,虽无“一枝春雪冻梅花”之雅,却有“绿树青苔伴夕阳”的景致,好一棵俊美的大树!这棵假树就屹立在矿区文化广场,据说花了许多许多的钱,也引起许多许多的议论。  相似文献   

18.
自公元1095年罗马教皇率先发起十字军东征,至1291年十字军以悲剧告终,200年间罗马勾结西欧封建地主、贵族和城市富商,发起了主要针对伊斯兰国家的十字军东征,通过对东方的掠夺,西欧的封建贵族、国王和天主教会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也与穆斯林世界、与原本同出一源的东正教世界结下了深深的历史积怨。时隔数百年,它依然使历经这一磨难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的地域文化观——读《货殖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历来为品评《史记》者视为足以奠定这部伟大史著的“瑰玮奇变”的大文章,近现代论者,多认为《货殖列传》可作为一篇“经济史概论读”(周容语),谓其功“开《汉书》以下《食货志》之先河”(杨启高语)。其实,《货殖列传》亦开《汉书》以下《地理志》之先河,还可以将其作为一篇“文化地理学概论”来读,盖其所写地理,不仅如潘吟阁先生所说,是“北至燕、代,南至儋耳。……各地有各地的环境”,而更在于形而上地思考了地理与人文的相互生发及其沿革关系,其  相似文献   

20.
在西汉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中期这一时期的记载上,《汉书》内容多承袭《史记》旧文,但在语词句式上有改动。该文通过比较《史记》和《汉书》的一些个别篇章,观察其语言现象,列举了两书中重叠部分的语言差别:(1)古籍用字;(2)词汇;(3)语法句式。从这些差别中可以探寻两书语言风格的不同,对文学和语言的研究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