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人的陋习     
我讨厌的地方,一是不干净的厕所,二是太精英荟萃的“沙龙”。西方人见面时,从来不问:“你吃饭了吗?”中国人极少有为了维护自我而大声说“不”的。正如中国人即使在厕所见了面也要问:“吃了没有?”“创收”取代“发财”,其实还是“发财”的那点儿  相似文献   

2.
记得有一次,我觉得枕头很硬,想去商店买个软一点的。我对售货员说: “您好,我要买个针头(枕头)。”她说, 我们的商店不卖针头。这下可把我弄糊涂了。我明明看见货架上放着一堆枕头,她怎么说没有呢?于是我慢慢地重复说:“我要买一个针头(枕头)。”她也慢慢地回答:“我们这儿没有针头。”眼看自己是说不明白了,我连忙指着她的身后说:“那是什么?”她笑了:“哦,那是枕头,不是针头。”  相似文献   

3.
用名人垫脚     
用名人垫脚的大多也是“准名人”或就是名人,像我这种凡人又身居穷乡僻壤之地,这里只有过名人当年的足迹,还没有眼下就“名”了起来的名人,你用谁来垫脚?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生意场上打来拼去,总是因为没有好项目而满脸愁态。为啥?“好项目都像鲤鱼跳龙门一样,就算是争先恐后也未必能抢住!”这样的话,是谁都听说过的。然而,你再把话倒过来想想,人们都像鲤鱼跳龙门那样争先恐后地去抢,能有这么多好项目吗?没有这么多好项目,抢一身臭汗又有啥用?  相似文献   

5.
继承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创新。但是也有人说 ,所要继承的东西 (传统 )还没有研究清楚 ,哪里谈得上创新 ?这当然也对 ,但是 ,传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研究清楚”?怎样才算“研究清楚”?离开了今天的特殊语境 ,缺少了富于个性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全新的创意 ,浩如烟海的“传统”又从哪里研究起 ?窃以为无论何时何地 ,创新都是第一义的 ,都是矛盾的主导方面 ;更何况我们所面临的这个世纪转折时期 ,无论其深度、广度 ,特别是对于人本身的身体和心灵的影响 ,都是前所未有的、都远远超出于过去任何一个世纪转折时期 !如果说上一个世纪末 ,尼采…  相似文献   

6.
韩宏 《文化交流》2004,(2):12-15
震撼世界的帝王陵墓工程——秦始皇陵究竟有没有文献记载上所说的地宫?如果有,它是在秦始皇陵冢封土堆下,还是在它周围“三百丈”的某个地方?它的形状和建筑结构又怎样?陵冢封土堆下究竟有没有强度异常的汞?……两千多年来,这些关于秦始皇陵的一个个“斯芬克斯之谜”一直困扰着国内外考古学界,令科学家们百思难得其解。在去年北京举行的国家“863计划”课题“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首期成果验收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语惊四座:“经过我国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展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秦始皇陵地宫不仅…  相似文献   

7.
黄炎 《生态文化》2002,(4):23-23
真菌也能吃虫子吗?回答是肯定的。 真菌与绿色植物的区别是:它没有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要靠菌丝分解其它生物的机体来养活自己。于是,在真菌的家族里,就有了“吃”动物的成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学术界不断讨论中国传统科技问题。主要论题有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对科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是阻碍还是促进 ?关于这些问题 ,在讨论“李约瑟难题”时 ,则有较多的涉及。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中发现中国古代科技相当发达 ,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以前 ,中国科技遥遥领先 ,是西方所望尘莫及的。但是在十五世纪以后 ,世界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却产生于西方 ,觉得不好理解 ,成为他的难题。因此称为“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成为诸多科学史界以及文化界人士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9.
我承认,这些年来始终看谢霆锋不顺眼。可是面对面采访他之后,我承认,有些心疼这个比我小10岁的小弟弟。“心疼?你心疼谢霆锋?哈哈……”周围同事听我说出“心疼”这个听来肉麻兮兮的词,禁不住大笑不已。我没有辩解。他们没有听过谢霆锋的真心话,没有切身感受过谢霆锋所处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一日,几个同学聊起“自由”的问 题,个个唉叹自己在家里受到了约束,干这不行,干那不行,一点自由也没有。忽然,有一位同学说:“最没有自由的人是陈小妹,她父母不给她看电视,听音乐,放学规定时间到家,星期天不给她出来,连散步也不行。”“对呦”,另一同学接着说:“跟她一起聊天都紧张死了,她总是没过一会儿就问‘几点了,几点了?’而后就说‘我该走了,要不爸妈会讲我的。’她转向我:  相似文献   

1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在银行信贷部工作的时候,便遇到了这样一件怪事:一天,一位女个体户来申请办理“抵押消费信贷业务”。她拿出房产证,说用它做抵押,贷款一元钱。“什么!贷一元?”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对,是一元钱!”她重复了一句。贷款一元,别说我们这个小小的市支行没有过,就是全国金融界也没有先例啊!我狐疑地望着她,希望从她的面部表情看出她是在开玩笑。然而那位个体一脸正经的样子,根本不像开玩笑,而且一副精明的生意人模样,也不像是脑子有问题……由于银行没有规定“抵押消费信贷业务”的最低金额限制,所以,只要客户手续齐全,银行是没有理由拒绝的。我默地为她办好了这笔大概是全国金额最小的贷款业务,便询问她这样做是为什么。“我要到俄罗斯做生意,估计要半年的时间。我老公没有经营头脑,却天天嚷嚷要投资黄金;不学无术的儿子想到股市弄点零钱花。我是担心他们打  相似文献   

12.
一 《周易大传·文言》载:“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这句话的意思十分清楚:人们自强不息,恰如追随时间不断向前发展。它揭示出世界永恒变化的本质,人们如果没有自强不息,便不能与永恒变化的客观世界保持同步。当代史学大师顾颉刚创立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这是用进化的见解来考察上古神话传说的重要研究成果。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历史的发展规律如此,茶文化传统的形成也正是如此。 中国以农业立国,而农业生产的活动范围狭小,乡土意识浓郁,长期的积习,便“层累地造成”希求平稳、安于和谐的心理习惯。再加上儒家观念体系的长期影响,势必促成这种追求和谐、平稳心理结构的进一步定形。所谓“茶道”,便也应运而生。“茶道”的核心是什么?是“和”。“茶道”的义理是什么?主要有七:即“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者缺一不可。这就是中国茶道的所谓“七义一心”。只要对历代饮茶法沿革略作爬梳,就可发现中国茶文化传统的形成,莫不处处体现“与时偕行”的动态特征。经历了萌芽、发展的阶段,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定格于盛唐。  相似文献   

13.
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学生们心情浮躁,来上课的人并不多,而且,似乎都心不在焉.黑板上,中文教授写下“中学到大学”几个字,问:“知道它的意思吗?”学生们笑了,没有人回答,可能是不屑于回答。教授说:“的确太简单了。”然后转身添加几个字“都没有的知识”,问:“谁来  相似文献   

14.
李洪志曾到处宣扬,原定于1999年地球毁灭,可能提前到1997年,他说“我用点劲就能推迟30年”。可他的弟子希望看到他演示所谓搬运、定物、思维控制,隐身“四大功能”,他便气急败坏地说:“没有,哪能演?你们让我演,就是要出我的洋相,耍猴呢?”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传统文化的话题已经提出了一百年 ,这中间经历了几次大的讨论高潮 ,极端的有“全盘西化”和复归传统 ,此外还有“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等。从现在来看 ,大家普遍能接受的是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说”,因为这是中国文化比较现实的出路。传统即意味着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离开现实空谈传统文化没有意义。尤其在我们现代化取得了一定成果、面临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综合创新”的意义就更大。但如何创新 ,也即创新的基础和方式是什么 ?我认为需要反思的是文化讨论中存在的两种比较大的偏向。一种是非历史主义观点 ,只满足于对不同文化作…  相似文献   

16.
走马河坊街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最近的五年间 去杭州六次。去杭州当然要去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打小就知道和向往的地方。我记得第一次去杭州,尽管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当西湖一下子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奔向它的姿势有些迫不及待了,我像个十分贪婪的孩子,在“西湖十景”之间奔波,没有疲劳,只有亢奋。碧天、莲叶、流水、画舫、亭台、木船,历历在目的一切,让我心生疑窦:这是现实中的西湖,还是萦绕心头的梦长久再现? 然而随着去的次数的增多,也就没了初见西湖时的那种冲动,总觉得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最近对笔者说,一位外国同行曾问过他:“你是否认为‘巫山人’的发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骄傲?”黄教授坦然回答说:“我是为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同时,您也应该感到骄傲,因为,‘巫山人’的发现也可能是找到你我的共同祖先,不是吗?”这位朋友会心地笑着表示赞成。  相似文献   

18.
一天,有三个人一起来找命神。她们一个是护士,一个是模特,一个是修女。她们都哭闹着要求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护士说:“我虽然有‘白衣天使’的称号,但称号对我何益?我有娇好体态,也有靓丽脸庞,怎么就不能让我做一份更风光的职业呢?”命运神觉得她说的全是实情,想法也不过分,于是点了点头。这时模特苦恼地说:“财和色我都有,可它们并没有带给我真正的快乐。我要的不是虚幻和热闹,哪怕能让我为苦海众生多添一份温暖和抚慰也好。”听了模特的话,命运神正在低头沉思,这时立在一边的修女已接上了口。她说:“命运神呀,请帮我换一份职业吧。这么多年来,我发现我不仅没能救赎他人,连自己的灵魂也仍在泥潭之中。”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文学可能作出的贡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当今经济、科技甚至某些物质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全球一体化。在这种趋势下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 (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等 )走向如何呢 ?是否也将和经济、科技一样逐渐一体化 ,也就是说逐渐“趋同”呢 ?这类文化有没有可能 ,或者有没有必要持续多元发展 ?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意义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事实。三千余年来 ,不是一种文化 ,而是希腊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希伯莱文化传统、印度文化传统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和非洲文化传统等多种文化始终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人类社会。从历史来看 ,文化发展首先依赖…  相似文献   

20.
花心破译     
朋友明和一个中年男子谈了3年的恋爱,最终发现这位中年男子还是别人的丈夫,明所得到的是皱纹的加深和精神的百倍空虚,在悲痛之余她借酒浇愁,谁知“借酒浇愁愁更愁”,她问我“我傻吗?”我说“傻”。 明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但在情感上一直犯傻,她所追求的中年男人,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他在寻找激情,填补精神空白,走进婚姻他压根没有想过,可明却苦苦等待希望明媒正娶,能不犯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