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笛文化历史悠久,是一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管乐器。常用笛子的制作工艺一般以竹为主,所以又称竹笛。竹笛的材材,一般选用质地硬韧、纤维细密的 竹材品种。我们安徽的紫竹就是国内较出名的制笛竹材之一。笛子音色清脆、嘹亮,笛音灵活善变、穿透力极强,可独奏、合奏,也可伴奏,在黄梅戏伴奏中,笛子可算是最富于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们对戏曲特别是对我们安徽的黄梅戏议论颇多,贬褒不一。有从黄梅戏的特点是“甜、柔、嗲”来断定它不适应表现目前改革之中的现代生活;也有从黄梅戏有着辉煌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在梅开三度后,经过短暂的酝酿、反思、沉淀和积累后,今年又进入了创作的丰收年。安庆的《孔雀东南飞》、铜陵的《青铜之恋》、池州的《魂断杏花村》、省黄的《长恨歌》,都以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不同的美学追求掀起了黄梅戏创作的新高潮。令人欣慰的是在当前戏剧界正喋喋不休地讨论中国戏剧命运的时候,安徽的黄梅戏艺术家们却在舞台上大胆改革,求变求新,在戏剧不断适应时代、适应观众、适应市场,发扬光大传统优秀文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以为当前黄梅戏在创作上进取的成绩有三点。  相似文献   

4.
这天,上海市中医药大学的报告厅里热气腾腾。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麻彩楼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黄梅戏讲座。为扩大传统戏曲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像这样的戏曲系列讲座,在中医药大学已经举办多次,都是由其精品社团——戏曲协会主办。由于宣传到位,在这座规模不大的学校中,已经发展了近百名协会成员。本次由“老会长”——卞琴同学亲自出马,请来了麻彩楼老师向大家介绍黄梅戏,并为其制作配套PowerPoint,视听兼备,效果甚好。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同学一直站着听到讲座结束,中途竟无人离场,可谓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黄梅戏的乐队编制目前呈多样性,有以纯民乐而组成的;有中西合璧的;有民乐加电声的等等。主要是根据剧团的职员编制和经济实力而定,特别在县级剧团更是因团而异,因戏而异,因地制宜,大小不一,多则数十人,少则几个人,但无论乐队大小,乐队中主胡是切切不可缺少的。它那十分突出的领奏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否则黄梅戏就缺少了韵味和特色。所以主胡在黄梅戏整个乐队中的独特地位,就格外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小议黄梅戏传统小戏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戏经过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打造,时至今日成为享誉中外的艺术奇葩,大小剧目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宏篇巨制亦屡现视屏,一时掀起不大不小的黄梅戏热,为我省争得不少荣誉。然而,我们在享受和赞赏黄梅艺术成就的时候,切不可忘记了黄梅戏发展的基石——传统黄梅小戏,他们那种自然、朴素之美,是当代黄梅戏雅丽、华茂之美的源泉。有些剧目时过百余年,不但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仍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文化产业目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文化产业中包含了戏曲这一很大的块面。因此,也有不少人认为戏曲也应该产业化。尤其是在“黄梅戏之乡”安庆,今年初,关于黄梅戏能否在市场中得以发展和壮大,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话题。安庆的一些传媒还开辟了专栏进行了讨论。由于我从事的是这方面工作,我有过跟随剧团在各种剧场演出的经历,我能体会到观众喜爱什么艺术。因此,黄梅戏走市场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一定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戏曲市场调查,在最受观众喜爱的戏曲剧种排名榜上,黄梅戏近年来名次节节攀升,年年进位,仅次于京剧,名列第二。这是一个足以令黄梅戏从业人员和安徽人高兴的好消息。三度梅开,汗血浇灌,这里面既有各级领导的高明决策和促进,更有广大演职员的努力和奉献。  相似文献   

9.
据最近的“央视网”观众调查结果,黄梅戏拥有的观众已雄踞五大剧种之首。但追溯黄梅戏的历史却很短。黄梅戏是在徽班晋京之后才在安庆地区发展起来的,但那时是叫“黄梅调”,或“府腔”。因为当时的安庆市称“安乐府”。据专家考证,黄梅戏真正成为一个剧种,那是近百年前的事。它经历了“二小戏”、“三小戏”到“本戏”的嬗变。现在流传下来的所谓“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本小戏”就是黄梅戏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实际上,这些戏的诞生都是由  相似文献   

10.
乡村地区文化建设被认为是乡村文明创建的基础。本文将以安徽安庆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在农村社区黄梅戏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社区人口外流、黄梅戏人才稀缺、无经费保障等问题,随后,提出该区域需通过加大乡村区域黄梅戏人才培育力度、改变以往落后的戏曲观念、鼓励创新意识的培养、地方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促进黄梅戏科学发展,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阿进 《生态文化》2003,(3):40-40
男人有戏,女人也有戏。男人和女人合演一台戏。于是戏就有了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三弦俗称“弦子”,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拨弹乐器之一。远在秦汉时代,已流传于北方,但三弦之称谓却始见于《元史》。最初三弦也叫琵琶。琵琶二字是由模拟拨弹乐器上所发出的音响而得的象声词。“琵”是模拟向上[或向左)弹得的音,“琶”是模拟向下(或向右)弹所得的音。古时候,“琵琶”是用类似方法弹奏的乐器总称。  相似文献   

13.
陈元 《文化交流》2010,(8):23-26
电影《孔子》在全球公映后,观众毫无悬念地记住了两个人:演孔子的周润发和演颜回的任泉。特别是看“颜回救书”那场戏,很多人被感动得落泪了,纷纷称赞周润发与任泉的表演精彩。  相似文献   

14.
记不得是去年的几月份了,铜陵市拿来一个黄梅戏现代戏剧本征求意见,叫做《青铜之恋》。看过之后,虽然觉得剧本尚不成熟,却感到题材很好,值得继续往下做。现代题材的黄梅戏在这些年的创作中是薄弱环节,而表现现代都市生活内容的黄梅戏更是一纸空白,倘若真能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那将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戏上安昌     
正一座名叫安昌的江南小镇,慢悠悠地在时光的弄堂里晃荡,不知不觉就走了一千年。安昌隶属于浙江省绍兴市,最早叫长乐邨,后叫安沧。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钱镠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因平董昌之乱有功,地方得以安宁,因此改名为安昌。从这段简约的史载,可见安昌绝非等闲之地,祖上荣耀,后辈得以安宁。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中国、朝鲜等东亚各国,在文化和民俗上共通之处甚多。日本民俗学和中世纪史研究中,近年相当引人注目的“石战戏”。在日本被称为“打印地”或“打石”,  相似文献   

17.
有这么一部电影,讲述了二战时一对父子之间的真实故事. 一位善良憨厚、生性乐观的犹太人,被抓进惨无人道的纳粹集中营里.他很爱三岁的儿子,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剧的阴影,他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让孩子以为这只是一场游戏.对于父亲来说,这恐怕是一生中最难演的一场戏.一边要面对充满血腥气息的战争环境,一边要尽力用谎言遮掩住真实的残酷,在恐惧焦灼与惴惴不安中,做出的却是最轻松自如的笑容,最幽默滑稽的动作.  相似文献   

18.
安徽民间鼓吹乐中的伴奏乐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时候常听我祖父说:“他小时候在民间吹奏唢呐送丧、迎亲伴奏很简单,就一副小镲和两支大唢呐。所演奏的曲目,大多数是单段体曲牌,其节奏基本打的是直板(1/4拍中间没有明显变化)。唢呐早期有文字记载的是军乐,宋元时期主要限于宫廷和军乐使用,明清以来,很多乐师流放民间并与民俗、宗教结合,鼓吹乐得以发展和普及。但未谈及伴奏形式如何,近几年通过我在民间的了解,据几位80多岁艺人们回忆说:“唢呐早期在民间是有伴奏的,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其它音乐的介入,形式有所不同。早期两支唢呐合奏、一支小钗伴奏,有时演奏时间过长人很累,随后增加大锣和小鼓作为间奏。中期由于曲艺戏曲音乐和民间小调进入唢呐演奏圈,由原来常用循环换气技巧,转变为普遍用自然  相似文献   

19.
阿潘 《文化交流》2006,(6):51-53
今年7月在苏州举行的第三届昆曲艺术节早已落下帷幕,但艺术节上马得先生那些昆曲戏画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些存放于苏州昆曲博物馆桂花厅内的“戏画”,将永远印在广大观众的心中。今年7月6日,高马得先生的昆曲戏画展出在苏州昆曲博物馆举行。一时间宾客盈门,高朋满座,86岁的高  相似文献   

20.
赵征 《文化交流》2008,(8):65-68
炎热夏夜,山城丽水市府礼堂里正在演出一台别具一格的晚会.这是为欢迎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及30位名医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