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正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参加了一所小学举办的座谈会。老师、家长、教育专家三方坐在一起讨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协调配合的问题。其间,老师们大多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让学校教育的成果能在家庭得到巩固;而家长则大多希望学校能更多地提供与老师沟通的机会,以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配合学校共弼教育好孩子。看起来两者的  相似文献   

4.
有的家长说:“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 有的老师说:“家长不管,不配合。” 其实,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好成绩。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 家长和老师的这种误解,往往源于没有很好地沟通。依据时空的变化,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需要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本栏目将陆续发表老师与家长的心语,在家长与老师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5.
挑食的娇娇     
娇娇是个爱挑食的孩子,不喜欢吃的菜一口不吃。李老师多次找到家长,希望家长能配合。可家长却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说:"她不想吃就算了,随她吧!"这以后,娇娇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班级家园栏的桥梁作用发挥得并不是很好,老师希望家长能够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孩子的发展,并能在老师的建议下参与配合,可家长们对此却常常视而不见,不予回应。  相似文献   

7.
我班有一个男同学,人虽聪明,但贪玩,不爱学习,因此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一次我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同学们都认真完成了,而他却一个字也没写.我十分生气,训斥了他.课后,还将此事告诉了家长,希望家长配合老师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担任过普通班班主任的老师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家长对班主任寄予较大的希望,希望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学生则认为老师一味站在家长一方,对自己不理解.  相似文献   

9.
提起学生,老师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提起老师,家长也有苦水要诉,这期,我们选编了老师和家长不同角度的文章,希望借此让老师和家长都能相互了解,体谅对方,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  相似文献   

10.
中班的满满吃饭很慢,别的小朋友都上床午睡了他还没吃完。老师与家长联系,希望家长配合,使孩子在用餐上逐渐步入正常。不料满满的妈妈却说:“他吃得慢就让他慢慢吃吧,不用管他。”是管还是不管?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河北陈军)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与家长的接触,我们一年组的教师感受颇多:一是现在的家长比较娇惯孩子,有的希望老师多关照孩子,千万别受欺负:有的希望老师把座位往前排,别累坏眼睛等等.二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就连短信也看不太明白,配合教师的工作有一定难度.三是家长教育知识、方法匮乏,只知道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什么,不懂得引导鼓励孩子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四是家长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意识淡薄,家长只注重成绩,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因素等方面不能有效地言传身教,不善于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体验和锻炼机会.五是家长对老师期望过高,希望老师能帮助解决孩子存在的一切问题,孩子的教育培养过多地加在老师身上.  相似文献   

12.
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 大多数家长都经历过被老师"提溜"的尴尬情景。有些家长一接 到"请家长"的通知或开家长会都提心吊胆地准备挨训。老师们 也因学生的调皮和成绩滑坡等原因希望与家长一起寻求学校教育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最佳方式。目的一样、各人的方式不同,便 出现了一些家长与教师之间沟通上的困难,有的甚至成为矛盾的 对立面。如何化矛盾为统一,本期请来几位老师和家长谈谈自己 的经验体会或看法,希望能为您带来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和对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重视。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该如何配合老师的工作,教师也希望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延伸到家庭,家长能够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双方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然而现在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因为学生成绩不佳和行为不良而抱怨父母的倾向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14.
姜冬玲 《考试周刊》2013,(10):183-183
<正>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嘱咐的话,最多的就是"听老师的话!",接孩子离园时,询问的比较多的也是"今天听老师的话了吗?"常出现的困惑是"为什么孩子不听我们(家长)的话?"可见家长认为自己或老师讲的话都是对的,希望孩子听老师的话,听自己的话,目的是希望孩子有好的发展。那么怎样让孩听话呢?优秀的家长是智慧的,让孩子听话、明白事理的秘  相似文献   

15.
顾诗 《家教指南》2008,(3):28-30
孩子入幼儿园以后,家长们往往如释重负:好了,教育孩子的难题总算交给了老师!好像自己成了教育孩子的局外人。其实,家长不应该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老师,而自己做“甩手大老板”。客观地说,只有家长积极地配合老师,实行家园共同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教育效果。究竟怎样配合,也许下面的一组案例能给你某些警示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跟您聊聊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每班门口的《家长园地》都不陌生。为了不让它流于形式,老师想了好多点子。下面就是她们创办的几个特色小栏目,希望能对读者有一些启示。如果您还有好点子,希望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从进幼儿园到上小学,上中学。,说也有10年时间。这10年是孩子发展的关键的10年,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10年。这期间。老师是孩子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长辈,师生关系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孩子们盼望老师像妈妈,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使老师与家长配合得更好,本栏目向你提供师生交流的机会,提供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机会。欢迎大家踊跃来稿——我们希望你能提供值得大家参考的建议和做法,更希望能有更多的值得大家学习的好老师、好家长和好学生,出现在我们的“校园内外”。  相似文献   

18.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与家长的接触,我们一年组的教师感受颇多:一是现在的家长比较娇惯孩子,有的希望老师多关照孩子,千万别受欺负:有的希望老师把座位往前排,别累坏眼睛等等。二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就连短信也看不太明白,配合教师的工作有一定难度。三是家长教育知识、方法匮乏,只知道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什么,不懂得引导鼓励孩子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四是家长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意识淡薄,家长只注重成绩,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个孩子同样一件事,老师和家长的评价在某些地方往往会有分歧。例如有个孩子,上一年级时偷拿了家里几毛钱,到小摊上买零食吃。老师发现后,严肃地批评了他,并希望家长能配合教育。谁知家长却不以为然,他觉得总共没多少钱,再说也没花在别人身上,老师有些小题大作了。像这种老师和家长在教育上意见的不一致,时有发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20.
梁建丽 《班主任》2014,(7):45-46
家长眼里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其他都不怎么上心,也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这种现象在每个班级都存在。为了赢得家长的支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我采用赞美家长和学生的方式引领家长转变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