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模式的结构"四疑四导"教学模式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学生的"疑"展开的。学生从有疑到无疑,又从无疑到有疑,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层层深入地进行质疑,又在教师的点拨下读书,释疑。其模式是:  相似文献   

2.
1满堂问的界定和价值判断在对满堂问作价值判断之前,首先作以界定.课堂教学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动态发展过程,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元素.那么,满堂问到底是满堂问题还是满堂提问呢?笔者认为,满堂灌中的灌是动  相似文献   

3.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有效教学理念再好,如果把它束之高阁,不用来指导实践,也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高举有效教学旗帜,运用科学、实用、有效的策略,彻底改变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合理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活力,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4.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标,从"两能"到"四能"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要有技能,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然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知识的传授方法上往往实施"满堂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有的问题很简单,思维含量  相似文献   

6.
罗承彬 《云南教育》2005,(23):41-42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问、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兴趣和动机。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学习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有了问题不问,就真成了问题,就不能进步。只有通过问,才能解决问题,得以广识,取得进步。下面就本人如何培养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常常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就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教师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一、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琐碎,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以提问复习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开始,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最后以提问结束整堂课。但教师提问的问题多而杂,使教师自己成为课堂表演的主角,"填鸭式"教学的老套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没有教师的问题就无法学习,结果是学生不能真正动脑思维。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问是学生积极思考的标志。可是,笔者发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向教师提问。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权威,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那么,课堂上教师应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断地提出问题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名人曾说过一句话:“指出一个问题通常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接触世界的进程里,问题是融合已知与未知的媒介,只有持续的出现新问题,处理新问题,我们的思维才会持续的向前进步。高中思想政治课里要怎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指出问题,更是一个重中之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的意义问题驱动教学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解决过程的方式推动教学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所需的公式、概念、定理等,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理解知识的本质,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二、"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策略1.课堂问题的设计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原则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的  相似文献   

13.
1.备教材要"懂、透、化"。"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历来重视问题教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古希腊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法被称为"产婆术",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起着助产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进程既是学生在老师  相似文献   

15.
正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是手段,它能唤起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获得知识。当今,在素质教育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巧妙提问,还要注意让学生自己设问,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又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授之以法,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地方提问,怎么设问,再让他们遵循方法进行提问,不断创新,做到读中生疑,设问则论,有问再读,最后解决问题。一、在课题处设问求疑题目是课文的关键之处,它好像文章的眼睛,对表情达意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点明中心,有的是提炼出来的主要内容,有的是人、事的线索,有的是主要事件的时间、地  相似文献   

16.
提问,亦即发问。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对人而言,提问是思想的发端,也是思想提升的支点和台阶。正是不断的提问,引领着人类去探究世界,认识世界,"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正是基于提问对人之发展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注重:"让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将"解决问题"调整为"问题解决",作为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并列的四项具体目标之一。这一调整突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田晓克 《新疆教育》2013,(11):39-39
“学疑探导教学法”是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而探索出的一种教学思路。它能够将教师从过多的讲授中解放出来,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王丽娟 《中国教师》2009,(Z2):433-434
<正>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新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而今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而一个缺乏怀疑精神的人往往也欠缺创新精神。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