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说教材 第六册第七单元教材以“赞扬国际友谊”为主题.《卖木雕的少年》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旅行非洲南部,对非洲木雕爱不释手,却因木雕沉重只能放弃。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他一个木雕小象墩。本课语言亲切,叙述详略得当,对莫两奥图尼亚大瀑布一笔带过,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少年送木雕等情节上。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难点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的友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影像“走进非洲”。2.揭题、板书课题。二、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至第4…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少年和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国际理解"专题。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但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此文的解读是这样的:表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国际理解"专题.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但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此文的解读是这样的:表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7.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卖木雕的少年》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介《卖木雕的少年》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7课。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册第七组27课教学重难点:积累运用四字词组;通过卖木雕的少年的言行,体会他的内心活动,感受他美好的心灵,体会中非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教学过程:一、妙笔生花,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a.填上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b.填上描写人物心  相似文献   

10.
依托文本资源,提高习作效率三年级学生由于词汇量少,语言贫乏,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首先来源于课文内容。语文书上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不乏好词佳句。《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的教学,教师就通过对课文中四字词语的理解、积累,慢慢引导学生运用这  相似文献   

11.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元素,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如何让词语教学饱满、烂漫起来,我以《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邹扬 《现代语文》2014,(7):150-151
初中学生写记叙文普遍是记叙比较清楚,而描写意识不强,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大多数的人物语言多是学生腔,缺少生活气息和个性化。加强学生语言描写指导,以提高他们写作记叙文的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指导学生借鉴课文,汲取语言描写的技巧。初中语文课本有大量的语言描写的精彩片段,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理解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如《羚羊木雕》一文中"我"的妈妈、爸爸和奶奶的语言描写:"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相似文献   

13.
邵俊丽 《山东教育》2013,(12):34-34
在学校组织的“教学与目标一致性研究”的教研活动中。张梦瑞老师执教的《卖木雕的少年》一课令我们眼前一亮——原来词语教学,可以如此精彩高效,有张力。  相似文献   

14.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国际理解和友谊组元。教学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买卖木雕这一具体事例,使学生感受中国和非洲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一、读文思考,体会作者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正在做作业,《西门豹》走进来对我说:“快出来,《果园机器人》正在外边等你去看《荷花》呢!”可我们还没走两步,就遇见了《卖木雕的少年》。他说,我们先去看《珍珠泉》吧!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节英语语言实践课。本着“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从学生的真实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我设计了制作人物谜语的任务,在对以前所学的“I am/He/She is…”“I can/He/She can…”“I like/He/She likes”等各类描述人物的语言进行梳理、归纳及综合运用的同时,将《21世纪少年英文报》第62期中的文章“What do I look like?”作为拓展材料,通过阅读报纸,学习“I have double chin/double eyelids/dimples/freckles/scar/birthmark”等新词汇,丰富学生描述人物的语言,使他们能设计出更真实有趣的人物riddle,体验到用语言做事的乐趣,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正在做作业,<西门豹>走进来对我说:"快出来,<果园机器人>正在外边等你去看<荷花>呢!"可我们还没走两步,就遇见了<卖木雕的少年>.他说,我们先去看<珍珠泉>吧!无奈,只好依着他先来到<珍珠泉>.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剧作家就是通过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因而对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要求非常高。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卖木雕的少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是我参加市优质课比赛的课文。这一次的备课与教学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课,是磨出来的!一、初次尝试,深感肤浅备课伊始,我快速默读了课文,非洲少年的憨厚、淳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让课讲得大气,也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我毫不犹豫地把这堂课  相似文献   

20.
人物形象的解读,是小说教学的重点。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从"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这两个角度切入。人物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可以从中明确人物的个性、体察人物的内心。叙述语言包括看似可有可无的修饰词、"闲笔",可以从中触摸人物灵魂、感受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