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两篇讲读课:《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两篇课内自读课:《庄稼的朋友和敌人》、《珊瑚岛》;一篇课外自读课:《洲际导弹自述》。其中讲读课文集中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要求,是重点。 说明文的学习,总的要求应是把握好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语言。本单元的具体要求是: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继续学习说明的方法和顺序。 通观全单元,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抓住要点,进行备课。 (一)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相似文献   

2.
一、科技说明文的现状 目前高中语文科技说明文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一是教材的贫乏,二是教师的轻视,三是学生的冷漠。 我曾经就上述三个现象进行过调查,在高中教材88篇讲读文章中,说明文一共才6篇,只占6.81%。即使是2000年人教社编写的试验修订版的教材,科技说明文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虽说这套教材与过去的语文教材相比,在体系和结构上作了重大的改革。新教材增加  相似文献   

3.
教说明文单元,我采用了单元教学法中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讲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精读与略读这一单元,应教课文有《泥石流》、《大豆》、《蛇岛》,《景泰蓝的制作》等。我选《泥石流》作为精读课文,其余三篇作为略读课文。通过《泥石流》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掌握说明文的共性特征。我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什么是说明?说明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解说。二、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三、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性(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知识性(传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驿路梨花》是记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是说明文。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正>说明文是运用说明的方法,把某种事物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的形态、性质、构造、成因、关系、功用等获得清晰了解的一种文体。在语文教学中,说明文的讲读和写作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的教师不愿教说明文,以为说明文无足轻重,这些认识是片面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说明文的应用和写作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它  相似文献   

6.
在《景泰蓝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两篇讲读说明文之后,编排了《一个好树种——泡桐》这样一篇学生必须自读的说明文,可见编者匠心独具,用意良深。《大纲》对高一学生再次强调:“要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能力。”而本文足可以使学生通过自读,达到对比较复杂说明方法的掌握和自我测试,提高这一基本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考点阐释】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形体特征的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介绍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二、如何分清说明的对象1.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事理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不能只看题目,而应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经思考分析后才能明确对象。事理说明文的对象一般找开头的总括句和结尾的总结句。  相似文献   

8.
十八说明文写作训练1.内容提要说明文的语言特征、说明文的条理以及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2.教学方法提示①复习说明文的语言特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复习有关知识短文后,指导学生从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比较中来认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如说明与记叙的比较,可先出示例文:“白杨、落叶乔木,产于北方,俗称大叶杨。可长至一、二丈高。叶圆而阔大,边缘有钝卤锯,面青  相似文献   

9.
我们根据《大纲》的规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作为重点,狠抓了说明文的读写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开始写说明文,困难较大,一般不能分清记叙、说明的界限,而且条理不清,说而不明。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说明的能力呢?我们首先通过讲读课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懂得说明文的三个要素,力求使学生掌握说明事物的要点,即掌握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性质、作用等;掌握说明的方法,即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举例的方法,引用数字和图表来说明的方法等。使学生把握说明文结构的条理性,认真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通俗性。  相似文献   

10.
教说明文,要抓住说明文的本质特征。因此,说明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是:1、使学生的思维趋于明晰,严密;2、使学生的表述趋于准确,平实;3、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昆虫的绝技     
说明文阅读要点:说明文往往围绕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来组织说明内容。说明文阅读要点: 1.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 2.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的条理; 3.辨别说明方法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 1.研读全文,寻找文章的关键语句,以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分析文章题目及上下文衔接之间的关键词语,梳理说明的顺序; 3.理解常用说明方法的一般表达作用; 4.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准确性; 5.在阅读中调动积累,读出个性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文章篇篇、学子莘莘,留下心得颇多。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让专业书籍进语文课堂,借语文课堂长专业知识,相辅相成、激发兴趣,增强效果,是注重事物联系,处理特殊矛盾,上好职校语文的方法之一,现简述如下: 一、从专业教材中选取适当内容代替语文教材。这里主要指说明文一类教材。从专业教材中选取结构比较完整的章节就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而且这类说明文比语文教材中某些篇目更加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讲读起来更能激发兴趣,更有活力,甚至可以减少预习课文这一环节,提高讲课效率。例如:美术专业教材《花鸟画基础技法》“用笔”一节,就是一篇很好的知识说明文。把它作为语文教材,可以分析出它的说明顺序是“总——分——总”关系;说明方法有分类说明;引用说明;举例说明;解  相似文献   

13.
这篇课文是著名生物学科普作家贾祖璋撰写的。原发表在一九七九年《光明日报》,后收入《生物学碎锦》。一九八一年被评为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本文旨在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原理。从说明的角度看,属于阐释性说明文。阐释性说明文一般在说明事物性状特征的同时,还要阐释形成这些特征的原理,它要求比介绍性说明文具有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这篇课文的时侯,可适当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从写作的角度看,本文运用了设问、分项、举例、比较、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条分缕析,枝叶清楚。因此,在讲读这篇课文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理的能力。具体的讲读方法,可分为——抓关键,解题意。标题是文章的“窗口”,透  相似文献   

14.
《赵州桥》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并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本组课文,要着重复习巩固  相似文献   

15.
说明文是用说明的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要想写好说明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事物的特点即本质特  相似文献   

16.
《太阳》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一些有关太阳的科学常识,我们称之为常识性课文。怎样上好这类课文,是小学语文讲读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这篇课文的教学着眼点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第一单元记叙文知识短文:观察与分析 1、猫和狗(学生作文) 2、汽车上(学生作文) 3、买小手枪(学生作文) 4、礼物第二单元说明文知识短文:记叙文与说明文 1、松鼠 2、琥珀 3、牵牛星和织女星附《牛郎织女》第三单元记叙文知识短文:中心和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故宫博物院》、《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和《活板》是讲读课文,《万紫千红的花》属自读课文。这是一个说明文单元,课文分别说明建筑物的构造、书籍的演变状况、古代活板印刷的程序及花的颜色变化规律。学习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明确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把事理说明白,说明文既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又要根据说明目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懂得遇到危急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并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能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给课文分段。 3.理解重点词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4.学会生字,新词,运用“显然”、“不然”造句。教学重点: 1.能按事情发展过程给课文分段。 2.正确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学难点: 1.关联词语“因而”“只要……就……”、“即使……也……”的作用。 2.为什么用《跳水》做课题。教学时数:两课时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理解课文,质疑问难,讲读一二段及第三段部分内容。第二课时:讲读第三段剩余部分及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导造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前半部分,进行词句段训练。  相似文献   

20.
黄河象     
一、作品与题解这篇讲读课文是科学说明文,介绍了一具古代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这具象的骨骼化石是在黄河流域的甘肃省发现的,所以以“黄河象”命名。“黄河象”属“剑齿象”的一种,因此,又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