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要素之间,校园与外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提高而形成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和状态.通过树立和谐的办学理念,创立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教育主体之间及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的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民主教育现今已成为教育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而学校是一个典型的微缩了的社会组织机构—小社会,因此,学校生活也更加离不开民主教育.这是因为学校生活的主体是学校人,即教师、校领导和学生,而本文对民主教育的理解是: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民主和谐的关系.也就是教师、学生、领导之间都应该具有民主思想,民主精神.因此,民主教育是优质学校生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窦玉荣 《现代语文》2010,(8):155-157
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1.“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个性”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全面”是指人的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各个方面。我们要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中的和谐与均衡。全面发展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在各方面的一种有差异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要素之间,校园与外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提高而形成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和状态。通过树立和谐的办学理念,创立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教育主体之间及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的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大学环境建设--学习空间设计这一微观角度入手,阐述了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学习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和谐的学习空间设计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关注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体现最新教育教学理念、营造亲和、和谐、舒适的空间形象.  相似文献   

6.
把"和谐"这一概念引进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育层次、管理层次的和谐状态.这种状态同样包括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和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整个思想教育层次、管理层次运转的和谐.从而让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能充分展示才学,释放智慧与能力,与"体系"融合成一个整体,共同培养出健康、积极、道德的人格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教育生态学将教育教学看做是一种生态环境.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教学主体之间以及该主体与各生态因子之间能否和谐相处.目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着“花盆效应”和教学生态失衡等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应该采用开放性、实践性及和谐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离开教育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内在素质的和谐发展以及学校各个要素之间.尤其是人的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康卫国 《中学生物学》2005,21(12):14-15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和谐情景的创设,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情境包括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和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和谐高职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学生心理素质,提高适应环境、调控情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少数有问题的学生,更应将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纳入教育的视野:既要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存状态,更应着眼于对学生的终极关怀.要懂得学生健康心理与和谐校园文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石,和谐的校园文化又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优良的"港湾".  相似文献   

11.
吴明阳 《考试周刊》2012,(35):76-76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在新课程改革中,力求使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状态,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和谐教育是一个较为宽泛而相对的概念,我们即可从宏观上又可从微观层面研究它.若把课堂教学看作一个系统来审视,落实和谐教育就是要正确处理,优化好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小学校应着力构建好师生之问的和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刘源源 《文教资料》2008,(30):115-117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和谐型师生关系能够使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和谐型师生关系具有民主性、教育性、情感性、双面性等特性.在教育教学和学校日常生活中,和谐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学习、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探讨了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作用及影响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建构和谐德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和谐德育环境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全社会都在“创和谐社会,建和谐家园”的背景下,班主任也应将“和谐班级”理念引人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上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处理、协调各方面、各人员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着手,着重阐述了班主任应协调哪些人员之间的关系,以使班级管理民主和谐,教师之间协同合作。学生相处融洽愉快,从而建立“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的天职,尤其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但是,虽然我们绝大多数的教育实践充满着和谐的师生氛围,却仍有个别的教师为了升学率、为了与自已薪水"息息相关"的分数,仍然情不自禁地偏爱少数学生,破坏了班级成员的心理平衡,造成老师与学生关系的不和谐.同学与同学之间关系的不融洽.  相似文献   

17.
"和谐课常"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各方面追求一种平衡,把握恰当的"度",是指课堂的师生关系、课堂的教学活动、课堂的评价积极、民主、可持续.和谐课堂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和谐发展是指教学过程的和谐化,即是指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林一中以"家"的理念为模式进行学校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焕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享受到了被人关注的幸福,品尝到了爱的温暖,学生之间相处亲如兄弟姐妹,营造了和谐的学校氛围,实现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跨越式前进.  相似文献   

19.
一、建设校园文化,"以人为本"促和谐   建设校园文化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建设和谐校园的目的就是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给学生搭建和谐发展的平台,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也相互匹配和谐发展.同时,学校设立家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相互衔接和谐结合,使学生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民族认同的内涵,学校在少数民族学生认同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影响,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认同,两者的构建应该是和谐的.和谐是指“合而不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上的、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之上的和谐.学校在引导青少年构建民族认同的过程中,应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学业和经济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