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瑛 《辽宁教育》2011,(4):33-35
背景描述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前者是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它是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中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是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项内容。这些词语,前者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项内容。这些词语,前者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  相似文献   

4.
朱瑛 《小学语文》2011,(3):24-2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词语盘点”的做法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抄一抄了事,在教学时间紧时尤其这样。  相似文献   

5.
季科平 《福建教育》2009,(12):32-33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词语盘点”从四年级开始露面,安排在每组课文的后面,对本组课文的词语进行集中的回顾。“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以及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于学生积累巩固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便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包括"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部分内容。"读读写写"由精读课文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词语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则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学生认识的词语组成.要求认记。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便不再以“词语表”的形式出现在课本最后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读读写写——这类词语都是一组(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的词语,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运用;二是读读记记——这类词语一般是一组(单元)中的略读课文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课程的教科书对词语相当重视。为了引导学生对每一组课文所学字词进行自我回顾、自查自测,人教版语文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置了"词语盘点"的内容。这一项内容从它的编排体系来看,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认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组课文后都编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栏。一些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简单行事:读读词语,抄抄词语,最后以听写词语来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仅此而已。孰不知这种机械、重复的词语教学,使学生成了词语储蓄罐,有“进”无“出”。  相似文献   

10.
单元导语:本单元是由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习作例文)组成。前两篇侧重写人,第三篇侧重记事。三篇课文都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指导学生阅读这一单元的课文,要教会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来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思想,懂得怎样组句成段。进而完成“抓事物重点有顺序组织材料”的单元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11.
小学的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词语盘点"是每个单元的要掌握的词语汇总,其中包括了"读读记记"和"读读写写"两栏,前者的要求是能够认识,后者则是要求能够读写的词语。"词语盘点"的设计出发点在于让学生对单元的词汇进行回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积累词汇。本文就词语盘点教法进行了探析,以我上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第二单位为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一共有七个教学环节,希望能够提高词语盘点的教学质量,让词语盘点的教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积累词汇。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设置了“词语盘点”,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复习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新词,自查自测,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但是,“词语盘点”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觉得它可有可无,或置之不理,或直接当成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家读一读了事,致使“词语盘点”形同虚设;有的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写一下,多读、多抄几遍,机械操作,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益低下,“词语盘点”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许多学生说 :“我最怕抄课文了 ,从头抄到尾 ,抄得头晕脑胀 ,抄完还不知写些什么 ,烦死人了!”看来 ,布置家庭作业也得放“调味品”。我在教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后 ,布置了“抄写课文中描写战士们英勇跳崖的章节 ,抄完后再读两遍 ,并找出用得生动的词语来”的作业。抄写的文字虽不多 ,都是文章的精华 ,抄完后还要读、找、画。学生普遍反映 :抄写的文字虽然少 ,但都是好句子 ,抄完后 ,课文中的情景好像出现在眼前 ,印象深刻。在教学《丰碑》一文时 ,我没有布置抄课文、写生字的作业 ,而是要求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人物的心理、神态、外…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词语盘点”教学的“三境界”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  相似文献   

15.
讲读目的学习通过生动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讲读步骤一、粗读课文,了解内容大意,明确文体。指定学生朗读并进行正音。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两篇寓言各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它们的结构怎样? 提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写赫耳墨斯向雕像者询问神像价值得到意外回答的故事。《蚊子和狮子》写蚊子战胜狮子后却被蜘蛛消灭的故事。两篇课文篇幅短小,前者171字,后者203字,但都写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每个教学单元都由讲读和自读两类课文组成,两类课文的数量也大体相当。教材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读是为学生的自读服务,学生通过自读验证自已从讲读课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得到培养。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现代系统论、信息论和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但是,从这套教材一年来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不少同志从实用、功利主义出发,重讲读、轻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三年级应以段的教学为重点。教师应切实抓好段的读说、抄写训练,优化段的教学。读段。首先是初读。教师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停顿、重音,并注意语速、语气,力求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其次是讲读。讲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从语言文字人手,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说段。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段的思想内容,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抄段。抄段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强化记忆。教师在指导学生抄段时,一要选择有特色的段落,二要指导学生掌握抄写的方法。写段。应把写好“总一分一总”结构的…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共同的主题,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涉及到的篇目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共200余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讲读课文,顾名思义,讲读课文是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课文,重点体现老师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位置和作用;另一类是自读课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前者,老师们的态度显然都很一致:深挖教材;精心讲析;字斟句酌;惟恐有所遗漏。甚至不惜增加课时,延长时间。而对于后者,老师们的态度却各有不同:有的完全放手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 《识字6》是一篇用“词串”组成的识字课文。课文写在夏天的夜晚,小丁丁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庭院里纳凉,巧妙地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要求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极富生活气息和童趣。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捞铁牛》是五年制六册教材第二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是“练习给课文分段”,是小语教材中第一个明确出现的训练重点。它是五册教材“读懂自然段”的进一步拓展,又是“归纳段落大意”“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层次”的奠基性训练,还与“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按一定顺序写”等训练要求有一定联系。教学本组教材应紧扣这一重点扎实训练,为中高年级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捞铁牛》作为第一篇讲读课文在本组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以前面的学习为起点,在课文理解中向学生渗透给课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