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正面教育一样,惩戒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多维困境中的教育惩戒,需要坚持"法-理-情"立法逻辑与"情-理-法"实践诉求相统一,做到情理法三尽,确保教育惩戒合情、合理、合法,以回应社会的道德期待与公众的伦理要求,实现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的教育惩戒.  相似文献   

2.
冯梦龙提出“情教”的理论命题,主要缘于三方面的思想认识:一是“情”一元论的世界观;二是“情为理之维”的“情”、“理”观;三是“六经皆以情教也”的经典体认。这三方面的思想认识共同构成了冯梦龙“情教”思想确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把情、理、行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从情、理、行三者的统一,来探讨老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者为了使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与党的奋斗目标、政策、策略等相一致,进而付诸行动、为实现党的目标努力奋斗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是"理""情"交融,教育者必须认清责任,不负使命,加强学习研究,以真情对理,懂理精道,掌握论证技巧,融情于理,理中带情,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理情教育是以RET为基础,强调个体学会自我接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实施理性情绪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这几年来国内也有不少关于理情教育在我国的应用研究,大多数研究都表明理情教育适合应用于我国学校的心理辅导实践,也取得一定的效果。有关理性情绪教育应用于中学的功效已得到支持,而且从以上研究结果似乎可间接推论:理性情绪教育可应用于我国的中学。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21):43-44
情智教育走进了我们安图二小。它是适应新的教育要求的及时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作为人们的一种现代病,已越来越突出,并且多角度地折射到了孩子们的身上。这与时代对孩子们的要求——成为情智双馨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应运而生,出现在小学的课程中。并且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以情智教育提升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让生命因情智教育而不断丰润,让情智教育因生命成长而光彩绽放,情智双修、和谐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把心理健康课程的一些内容与作文课程进行整合,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学生情智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共情能力,笔者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途径设计适用于45人以上的共情训练方案,选取了广西某独立学院经管系3个班级学生作为实验组,3个班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以班级为单位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共情训练内容;对照组合班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授课过程中未加入共情训练内容。学期结束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共情能力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1班大学生的观点采择、想象、同情关心和共情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个人痛苦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2班大学生共情因子分和共情总均分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3班大学生的想象和共情总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点采择、同情关心、个人痛苦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途径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但共情干预方案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会出现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不能完全说明某些现实.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或者说不具说服力了,而是中国国情决定了有些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新问题,理论尚未涉及.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要时刻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时刻从国家、民族、社会的长远的利害关系着眼."以理化情"中的"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的"理性理论",也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教师要始终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善于运用中国国情,以理化情.  相似文献   

9.
共情源于德语美学领域,最早由铁钦纳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共情是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致于有如亲身体验的了解;当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感受自己的一样时,就产生了共情。共情是心理咨询中影响咨询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咨询的基本特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共情对于活动课的开展和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三个核心环节 ,并分别对情、理、行的操作要素进行解析 ,因而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理"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理"的爱情。从某种程度上看,即是对儒家文化传统的复归。  相似文献   

12.
吴趼人在其独立创作的三部写情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棣华、婉贞、阿男等三位女性形象,从而生动地阐释了“情为理之根、理乃情之果”这一情理关系。也就是说情是先天存在、自然发生的,如果个人把握得合理,就能升华为社会伦理道德;如果个人把握得不好,就会沦为“魔”“欲”。  相似文献   

13.
论诗理     
本论述了诗理的特殊性,诗主情,不以理性,但诗中亦有理,为含情之理,有象之理,其理活而不死,歧而不一。  相似文献   

14.
在班主任工作中,将情理结合,用真心换学生真情,以情育人,用自己的汗水换取学生的认可,以理建班。以情育人、以理建班和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矛盾的,是把硬的规章制度和软的思想工作紧密起来,大道理砌墙,小道理添缝。  相似文献   

15.
情智教育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培育情感为先导,通过以情萌智、以情育情的方式让受教育者的智能和情感可以互相融合、协调发展。幼儿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情智教育策略,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本文就如何基于情智教育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将学校校情教育这一重要课程资源作为课程媒介来开发和构建校本课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开发了学校德育教育新途径;弘扬了学校特色;反映了新的课改理念。  相似文献   

17.
冯云 《陕西教育》2011,(4):32-32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优化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相似文献   

18.
情理交融以达到情通理达,是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灵活机智地把握其中的情理,乃是正确运用这一方法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一定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周忠新 《文教资料》2011,(22):193-19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集中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种渠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一种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把隐性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简述隐性课程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概括、分析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利用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叶燮在其诗歌理论批评著作《原诗》中提出了他的诗歌意象特征论——理、事、情,认为三者在诗中构成不可或缺的诗歌意象,揭示了诗歌的内容特征。本文从诗歌艺术本质出发,分析“理、事、情”三者的意义所在,提出对诗歌创作美学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