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素梅 《成才之路》2009,(14):38-39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着“乱、浅、缺、和”几个方面的问题。“乱”就是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缺乏条理;“浅”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究;“缺”就是只会从问题到答案,缺少分析过程;“和”就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其病根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前,总观学生的课堂问答,其通病是说话吞吞吐吐,语无论次,缺乏条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深究;只会从问题到答案,缺少分析过程: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其病根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关。 那么,怎样克服其通病,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呢?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要克服课堂语言表达的“乱”,首先应克服思路的乱;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有条理,首先思维要有条理性,即思路要清晰。 要使学生的思路清晰,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  相似文献   

3.
文科教材建设工作要上新台阶杨志坚目前文科教材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浮”、“差”、“乱”。所谓“浮”,就是一些教材编者,不愿做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工作,把自己一些尚不成熟的理论观点,写进教材;或是由于对教育规律,学生水平和具体教学要求了解不够,缺乏教材意...  相似文献   

4.
张亚 《青年教师》2010,(9):29-30
乱班,乱在哪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班级学生人心涣散,缺少组织性和纪律性,不良小团体在班级发挥很大的负面作用。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品德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样的班级,我摸索出这样四条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比较忽视“写”这一环节的有效训练。很多教师英语教学疲于赶进度,无暇顾及写作这一费时费力的教学活动,直到面临中考、高考之际才重视起来。写作训练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写作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缺少任务的真实性;学生缺乏写作动机和自我观点的表达;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集中在语言的准确性方面。与此相应的是,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不高。其表现在:语言知识较差,语法不通,词汇、句法错误层出不穷;语言连贯性差,如句与句之间缺少衔接,缺少逻辑关系,缺少语言变换;立意差,往往对自己要表达什么和怎么表达没有清晰的思维,而对想表达的又词不达意;篇章结构差,  相似文献   

6.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给学生自主思维的权利,让学生真正经历自主建构的过程。然而,综观现实中的一些常态课堂,存在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生命因子——思维的“意义流淌”,即师生交往活动的思维含量不高。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原因何在?现依据一些典型案例,从“教”的角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提出 中学地理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以文释图”时,对地理事物表达不清或表述不到位;不善于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以图释文”时,脑中无图或难以将图形进行迁移与转换。这些都是学生缺乏地理思维能力的表现,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多元思维及思维转换训练,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直致力于《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多次的课题研讨,观摩了多位同仁的课堂教学,总观学生的课堂提问,我们发现其通病是乱、浅、缺、和四个字。乱就是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缺乏条理;浅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究;缺就是只会从问题到答案,缺少分析过程;和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是指运用过去已有的经验,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种心理现象.鉴于化学知识的“散”、“乱”、“杂”的特点,在知识的整理,特别是在综合复习及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均有形、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着思维定势的影响.正确的思维定势可使学生在解题时表现出习惯化  相似文献   

10.
余革 《黑河教育》2012,(12):49-49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学的无效性,其表现为:只注重表象,忽视思维的深层次,缺少发散、收敛性的思维,缺少对数学本质的揭示;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批判性的观点,不太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  相似文献   

11.
培养观察、记忆、思维、实验、自学五大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思维能力是五大能力的核心及基础.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也就是人的智力差异的表现.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也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学生思维品质常见的缺陷表现,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生思维品质通常的缺陷表现一缺乏“四度”优、中、差不同类型的学生思维品质的表现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学生其思维品质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从面向全体学生而言,一般学生应是一个研究重点,他们的思维品质缺…  相似文献   

12.
有些学生数学成绩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较差。苏联学者奥加涅相说:“数学思维经常表现为所谓数学能力。”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是由数学思维的优劣来决定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仔细分析了他们思维上存在的问题: 1.不善于确定思维的方向,遇到问题往往不知从何处开始分析思考。另外,他们的思维也显得太呆板。如学会了相遇问题的解答方  相似文献   

13.
张会贤 《考试周刊》2012,(41):30-30
1.语文课应该富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深刻起来。 有思维容量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以前的语文课,只有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做听众,被批判为“满堂灌”;后来的语文课,变成了教师不断地问,学生不停地答,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提问不下于40个,课堂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匆匆而过,被批判为“满堂问”;再后来,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然后让学生不断地说读懂了什么,而教师自己从来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被批判为“满堂读”;现在,又流行“满堂悟”,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感悟,就是不说怎样去感悟,要感悟些什么。这些语文课堂的“流行曲”,之所以受到批判,是因为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况,一是缺少有内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核心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质疑问难,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激奋状态,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人云亦云,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的作文普遍缺少创意。这是由于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难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找出症结,针对问题开展全方位的作文教学革新,使中学作文教学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学生习作中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的“乱”。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乱”,并不是指教师的组织管理不力而引起的学生课堂纪律的涣散,而是指课堂秩序良好,学生学习热情也不差、甚至还是比较好的情况下,由于教师教学处理的不当而产生的教学性混乱。  相似文献   

17.
“数学最重要的是教会人们思考。”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能型”、“智慧型”转变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新理念。“学成于思、思源于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疑惑、好奇是发现问题的根源;探索、交流是思考问题的根基;追本溯源、返璞归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过程,反思问题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陈建宏 《考试周刊》2012,(11):183-183
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但由于学生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存在个体差异。尤其九年级后学生的个体差异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表现为“优”者愈“优”,“差”者愈“差”。  相似文献   

19.
创设问题情境 ,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总是以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为主。这样 ,学生的思维活动容易局限在教师预设的提问中 ,难得见到学生可以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也就是缺少了课堂教学中的“质疑”。这里所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 ,简单地说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倡学生质疑 ,是促进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1.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是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信息传递只是教师向学生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补,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