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音乐电视的音画关系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电视在我国已经进入迅猛发展时期,为充分发挥音乐电视的音画结合优势,形成全新的艺术效果。这里从音画同步、音画平行、音画对立三个方面,阐述了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听觉艺术,是抽象、不可造型的艺术。而美术是一门空间艺术、视觉艺术,相对于音乐而言,比较直观形象,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更喜欢上美术课。如何让学生也喜欢上音乐课呢?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尝试着为学生开辟音画空间,让学生带着画笔走进音乐课堂,巧妙地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在音画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其无穷的潜力与创造力,借画笔下的美景来理解音乐,并通过画笔表达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从而感受音乐的美妙,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无穷享受。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音乐语言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声像音画,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从而激发起想象力、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教材:人音版新课程八年级第四单元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理念:音乐是一种文化,本节课是以交响音画为主要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与体验交响音画的音乐风格及相关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交响音画的艺术内涵,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用开放的心态了解各国音乐。本节课让学生围绕“什么是交响音画”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就交响音画的风格、流派、演奏乐器和形式、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这不仅能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充分…  相似文献   

5.
以电影《立春》为例探微电影音乐中声乐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外电影发展史中,电影音乐功不可没。中国著名导演顾长卫在其电影作品《立春》中,匠心独具地将中西方声乐经典置溶于电影音乐之中,以音画同步、音画逆行的艺术手法将声乐作品音乐形象与影片故事情节巧妙糅合,彰显了声乐的艺术魅力,推动、提升了影片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深度,同时,赋予了影片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朱翎瑜 《考试周刊》2024,(13):151-154
文章旨在探讨传统文化背景下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的实践方式,并分析其发展和面临的挑战。首先,通过分析传统绘画和音乐的特点,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方式的影响。其次,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的运用和表现,以及对当代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方式的启示和影响。最后,对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方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发展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方式的建议和措施。本研究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图谱以其具象化、可视化、直观化等特点,在幼儿园音乐学习活动中具有实现抽象音乐元素可视化、助推幼儿情感体验与情绪表达、为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搭建支架等重要功能。当前幼儿园音乐学习活动中的图谱应用存在幼儿参与度不足、图谱应用目的不明确、图谱误用与滥用等现实问题。可从适当引入与适时撤离、留白想象空间、设计递增性挑战任务三个维度,在幼儿园音乐学习活动中有效运用图谱。  相似文献   

8.
张艺谋与黑泽明都有一两位长期合作、分外默契的电影音乐作者,电影音乐的使用都有民族化的风格。黑泽明电影音乐的使用区分电影题材,古代题材多使用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当代题材则多使用西方乐器和西方音乐,甚至直接挪用西方音乐家的名曲;张艺谋电影音乐的使用不分电影题材,早期当代题材作品只使用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后来的作品却混杂使用中外乐器和音乐,但张艺谋电影并不直接挪用成型音乐。张艺谋电影音乐的使用方法主要以音画对比为主,黑泽明电影音乐的使用方法主要以音画对立为主。  相似文献   

9.
音乐表现中的非语义性或非"音画"性是经常被强调的,这类音乐观念影响到了音乐家在音乐与文字的比较中所持的看法,也直接导致了音乐表现非语义性与音乐释义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应源于音乐表达的情感性及语言表达的符号性。  相似文献   

10.
《音画练习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极丰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钢琴演奏者的青睐和喜爱.本文从音画练习曲的体裁特征入手,主要对第二套音画练习曲Op.39的音乐内涵和演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代仿真技术可有力促进职教发展.在数码产品和互联网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的时代背景下,结合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提出虚拟仿真技术将是职业教育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而仿真建模对象则是职业教育中的抽象知识或动态过程.分析论证了虚拟仿真技术是展现抽象知识或动态过程的理想工具,探讨抽象知识虚拟仿真建模的共性技术,深入分析了动态可视化技术以及实现方法.这有助于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优质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音乐和绘画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和艺术共性。音画结合,是实施学科贯通、融合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一条可行之路。通过音画结合的教学手段,营造浑然和谐的艺术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知觉,陶冶学生的综合艺术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春的音画》是我国青年作曲家刘丁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在思想内涵、音乐形式和创作手法上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才华。本文通过对《春的音画》的曲式结构、旋律形态、词曲结合、和声技法、钢琴伴奏等方面的分析,对其创作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是晚唐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经刘欢作曲、姚贝娜演绎后成为电视剧《甄嬛传》的插曲之一。在《甄嬛传》中该曲的音乐与画面相结合,将美学效果展现的淋漓尽致。"音画美"主要从"辞藻美"、"音乐美"及"音画结合之美"来剖析,从而体会其人物情节及音乐意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画是相通的。小学生不但喜欢唱歌,也喜欢绘画。通过绘画所创造的音乐艺术形象,无论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描绘,还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只要造型、色彩鲜艳的画面,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研究探讨音画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时光倒流七十年》音乐堪称经典,它采用了音乐蒙太奇和音画同步的形式,抒发人物情感,渲染环境气氛,加强作品艺术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门集文学、哲学、绘画、语言、逻辑、数学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以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滋润着他们纯洁的心灵,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那么怎样去发现音乐中的“美”呢?歌唱是人们表达和体验音乐的一种常用艺术手段.而且与人类文化生活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即使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也有歌唱的欲望。在歌唱过程中,美妙的嗓音、优美的语言、动听的旋律都能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如何去选择和鉴赏呢?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音画结合,加深印象。由于很多人的音乐基础不太好,对音乐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较差,在听乐曲.特别是欣赏一些难度较大的音乐作品时觉得很抽象,理解不了乐曲所表达的内容。这时。如果配以适当的画面,就能将抽象的音乐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有助于乐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它能使人充满激情和幻想,使人的情绪随之而起伏不定,甚至达到高涨澎湃的状态,催促着人的思维闪烁出一阵阵不可思议的灵感。因此,欣赏音乐的时候,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容许一定的脱离现实,并随着乐曲的展开,将人引入想像活动的高峰,人们一旦进入如此的想像空间,便可以尽情翱翔,不受拘束。本文从李斯特的钢琴音画入手,分析钢琴音画所能带来的联想感受。  相似文献   

19.
电影音频这种影像与声音“化合生成”已是一种新兴电影音乐形式,而川剧《变脸》电影版作为基于民族文化之上的视听结合、音画统一的新兴产物,在音频制作中,对人声唱腔录制,音频音量、均衡、延迟、混响、声相、力度、动态等混音技术的处理,以及切入主题的歌曲选材,为《变脸》影片音频效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学以音乐教学为主的"艺术课",把音乐教学融入美术素养的培养,使音乐教育有美术修养的有机融入,能让音画并茂,使二者合作的课堂充满快乐。让视频画面呈现音乐情景。也能使音乐诠释画面灵魂。"艺术课"用美术图谱化解音乐节奏的难度,促进美术意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