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顾北煤矿综采工作面全采全充免沉降开采设计进行阐述,指出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地表煤矸石似膏体制备与输送系统,通过专用充填支架实现矸石似膏体胶结充填工作面,在保护地表重要建构筑物不受破坏或少受破坏的情况下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回收;该设计为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控制地面塌陷和生态破坏、消除煤矸石堆放带来的占地和污染环境问题,实现矿山安全清洁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千年前,苏轼在《上两制书》中曰:“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煤炭——工业粮食,经济命脉。现代煤矿人因其利而兴之。矿山——矸石堆积、环境污染。现代煤矿人因其患而捍之。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就是刘建功的事业,在幽深的矿井和黛绿的青山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3.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煤矸石的污染、以煤矸石作骨料进行充填式开采,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消灭矸石山,解决因矸石山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矿井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恢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炭、矸石识别技术是目前普通工科院校,特别是煤炭院校的热门课题,也是国际前沿课题。鉴于此,开发一套红、黄、蓝三色光源视觉的煤矸识别教学和科研综合实验平台,由推杆机构、落煤装置、实验支架、视觉相机、计算机和光源等组成。该平台能模拟煤矿开采、放煤过程,实现煤炭和矸石图像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探究不同图像识别方法在煤矸识别上的应用。通过该平台学习,学生可增加对综放工作面的感性认识、熟悉多种传感器的使用、掌握多种模式识别方法和编程软件,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的附属品,大多数煤矿只能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占用农田。目前全国历年累计堆放的煤矸石约45亿吨,规模较大的矸石山有1600多座,占用土地约1.5万公顷,而且堆积量每年还以1.5亿~2亿吨的速度增加。"矸石山是煤矿的地理坐标。哪里有矸石山,那里肯定有一座煤矿。"冀中能源邢台矿的石晨介绍道,"不过很快,这个地理坐标在冀中能源所属邯郸、邢台等6个矿区将越发不明显。通过矸石充填采煤工艺,地面的矸石山将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2月1日,春寒料峭,  相似文献   

6.
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顶板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顶板控制的效果和力学机制,基于龙湖煤矿南二采区急倾斜煤层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和离散元数值计算,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顶板岩梁的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了充填开采对顶板岩梁破断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可以有效降低顶板岩梁内的法向应力、切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布,阻止在顶板岩梁内产生受拉、切向整体滑移和剪切破断,进而限制上覆岩层的形变空间和抑制覆岩导水裂隙的向上扩展发育,确保上覆岩层覆水条件下急倾斜煤层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开滦唐山矿业公司T3281N充填工作面设备情况的分析,针对充填工作面实际工作特点提出集中运输、洗选系统控制要求,设计集中控制方案。充填运输集中控制系统投入后,达到地面视频监测、集中控制,能够实现单机、联机及检修状况下设备启动的目的。煤矿充填运输集中控制系统控制合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矿井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根据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开采要求,设计了综采工作衙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和功能,设计了电液控制阀,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综采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能达到加快移动速度、提高支架操作灵活性目的.可实现综采液压支架远程控制及综采工作面少人或无人操作,有效改善工作面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可为煤炭的高效安全开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煤炭开采工业进入现代化,一方面开采技术向着机械自动化、集中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煤炭这种化石能源的紧缺和国家对回采率的要求等,迫使煤炭企业不得不开采地质条件较差的煤层;为了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煤矿的开采技术正是其核心问题。如何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新方法和高新技术,解决煤矿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解决采矿科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结合,是当今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孙村煤矿是一座百年老矿,资源减少和如何解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矸石成为制约矿井发展的难题;通过实施以矸挟煤工程。停运了矸石山,实现了矸石不上山,减少了矸石占地费用和环境污染,又实现了矿井煤柱的合理回收,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11.
吕矿公司井田煤层露头比较小,地面村庄稠密,村庄下压煤严重,搬迁村庄开采选址十分困难.采用当今国内外最先进的“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技术,对吕家坨矿业分公司部分采区稳沉采煤塌陷地进行矸石充填复垦,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用于搬迁村庄的新村址.解决了村庄搬迁占用耕地问题,切实保护耕地,同时,减小搬迁距离,不影响搬迁村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也为综合治理塌陷区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河北地处京畿之地,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历来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大局。河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河北,因煤炭开采而崛起的城市不乏其例。唐山因开平、滦洲采煤而建市,邯郸因有煤而建起钢厂,蔚县亦因煤田的开发正在改变着地方经济的落后面貌。煤炭开采业的兴起带动了煤矿机械、煤炭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应运而生。因此,煤矿是劳动就业的吸纳地。兴建煤矿对于改变城乡人口结构,促进省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明显的益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某煤矿为例,论述了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对矿区居民生活造成的危害.详细阐述了某煤矿的地质灾害现状及地质灾害类型,对矿区内的地面塌陷、房屋塌陷、地裂缝以及煤矸石所造成的潜在威胁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治理地质灾害的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14.
沿空留巷实现了无煤柱开采,是煤矿生产中的重大技术改革。整体浇注巷旁充填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研究和应用的先进巷旁支护技术。为了保持正常生产,就必须保证巷旁充填墙体稳定性。应用现场观测法,根据沿空留巷围岩应力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下区段煤体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充填墙体稳定性。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4种不同宽度时的充填墙体稳定性,研究表明,墙体宽度大于或等于2m时,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明显减小,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鸡西市煤炭开采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开采的环境问题涉及加工、储运和燃烧使用的全过程。寻找各种途径解决由于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试从煤炭开采的环境问题出发,分析鸡西市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煤炭开采、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以及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影响的薄弱点,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约占70%;煤炭工业在中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中国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采煤方法和技术是煤矿生产能力的中心环节和决定性因素。在煤炭生产的主要环节中,采煤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矿井的生产技术面貌,堪称"煤矿生产的心脏"。从传统时代到现代,中国的采煤方法和技术大体经历了手工开采、放炮开采、机器开采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不同地质条件的煤矿又因地制宜采用各具特色的采煤技术与方法。采煤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演进及采煤设备的不断更新,推动了整个煤炭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促进了煤炭产量的不断增长,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17.
伴随煤炭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在煤炭经济健康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发现由于地方政府在政绩考核、监管机制、官员素质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造成了地方政府对煤矿开采市场的整顿不力、法制建设不力、安全监督和投入不足以及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政策不力。为此,政府应从加大整治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监管,优化政府沟通渠道和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方面努力,切实地解决地方政府在煤炭开采中的角色缺位,进而促进煤炭开采的健康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某些油井难以实施砾石充填防砂、同时需要控水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多功能预充填筛管,能够同时实现预充填和控水防砂。预充填筛管是一种在筛管内部预置砾石层的筛管,常应用于防砂层段长、浅层大位移、地层非均质等难以实施砾石充填作业的油井。该新型多功能预充填筛管,在结构设计上,采用金属网布作为筛管过滤层,采用轻质陶粒作为砾石过滤层,采用轻质亲油疏水颗粒、ICD或AICD控水阀实现控水功能。经过地面试验验证:新型多功能预充填筛管结构强度高,抗内压约9 Mpa、抗外压约32 Mpa、骨架抗拉大于205 kN,同排量同介质条件下不同型号ICD控水阀节流压差超过3倍。  相似文献   

19.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当前,矿山开采,特别是我国的井工煤矿开采因重大事故频发、从业人员总体知识水平低下已经成为"低技术"的象征。本文以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借鉴,以钱鸣高院士提出的"绿色采矿,科学采矿"理念为指导,对煤炭科研院所教学、科研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实现诸如数字煤矿、智慧煤矿、无人采矿等高科技采矿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结合教材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煤炭类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在开展煤矿开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认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