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斗争与和谐,传统与马克思主义钱逊宇宙万物的发展,既有斗争,又有和谐,由这两个方面构成。怎样全面认识和把握这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大课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思想中也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批判地继承吸取的内容。人们常说,重和谐是中...  相似文献   

2.
尚贤和尚同是墨子政治思想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尚贤,一般学者的观点没有什么分歧,是说治理国家要任用贤能的人,被认为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代表了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平民的愿望。但在尚同这点上不同学者则有不同观点,成为人们对墨子思想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尚同的提出是针对社会秩序的,大意是要求人们逐级上同,而就在这点上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这是墨子专政思想的体现,有的则认为这正体现了其保护平民利益的特点。对于尚贤与尚同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产生了分歧。那些认为“尚同”会导致专政极权的学者对尚同、尚贤之间关系的理解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3.
善待文物     
“人类文化是继承的”。四年前,我曾在《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4期上讲过这样一句大白话,因为我认为这实际上好像是一个问题。我现在试着再讲两个问题,以向专家们求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50年前发表《共产党宣言》,其中讲了两个“决裂”,常令我们文物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余冰 《寻根》2014,(5):122-127
1934年6月,施蛰存创办了《文艺风景》月刊,自任主编。这时他还在负责《现代》的编务。为什么又要支撑起一个新杂志的局面?他在《(文艺风景〉创刊之告白》中将两个杂志比作两个不相同的路径,这样做,为的是“多一个追逐理想的路径”:倘若我以《现代》为官道,则《文艺风景》将是一条林荫下的小路。我们有驱车疾驰于官道的时候,也有策文闲行于小径上的时候。我们不能给这两条路作一个轻重贵贱的评判,因为我们在生活上既然有严肃的时候,也有燕嬉的时候;有紧张的时候,也有闲散的时候;则在文艺的赏鉴和制作上,也当然可以有严重和轻倚这两方面的。因为这样的见解,所以《文艺风景》与《现代》将是姊妹交的两个文学月刊。  相似文献   

5.
郝岚 《世界文化》2013,(12):36-39
Capuano就在我们所住的房子过去两个街区,走路6分钟。这是J上学的地方。他快6岁了,在这所学校上K级(相当于我们的学前班),全免费。这所学校在小城萨莫维尔属于模范校,设施簇新,学校有一个露天游乐场,全年免费开放给公众。  相似文献   

6.
让美丽长存     
莫斯科郊区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建筑优美的古迹和古老的花园和庄园,贝科沃庄园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庄园和两位杰出的俄国建筑师的名字有密切联系。一位是米哈伊尔·卡扎科夫,他被认为是建筑宏伟的贝科沃庄园的创建人,另一位是瓦西里·巴热诺夫,他于1789年曾在那里负责建造哥特式的白石结构弗拉基米尔斯卡亚教堂。今天,这座由18世纪流传下来、建造在一座小山上的住宅只剩下了带楼梯扶手和柱基的前门,与房子相连的是一个花园,有条两侧栽着菩提树的小径,还有两个池塘,其中一个还在池中心建造一个小岛,上面设有凉亭。这些都保存至今。在19世纪中叶,又建造了一座新的庄园住宅,  相似文献   

7.
《寻根》2017,(1)
正如果你读过近代驻外使领人员的出使日记,你会发现当时的伦敦、巴黎在他们的笔下是何等的繁华,彼得堡又是何等的肮脏和落后;如果你读过一些沙俄侵华史,并且对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有一点点的了解,你就会发现,在吃人肉的哥萨克和同处一个阵营的"老大哥"之间,很难画上等号。这固然不免有想象的成分。但即便如此,有这两个印象横亘脑际,你就不得不去思考:近代中国人对俄国的看法何以变化如此之大?要解释这个问题,"近代中国人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论中关于有形语言的局限性问题、语言的有限与诗的意境之无限的矛盾问题都有十分独到的见地和深刻的论述。西方当代解构语言论彻底反叛了传统语言观中的逻辑中心主义 ,并以永变不定的认识观、思维观观照语言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 ,中国传统的诗语言观和解构的语言观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对于在新的层面上思考诗歌审美价值与诗语言之关系 ,思考诗歌审美价值的深层内涵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对董仲舒的义利观,或以义利两有,或以言义不讲利来概括.结合他的哲学、人性论来认识,董仲舒的义利观实际上包括这两种观念.他的义利两有,是与哲学上的自然之天及人有贪仁之性的人性论相联系的;而言义不讲利则与哲学上的有意志的道德之天,及其只有仁义才是人的本质的人性论相联系.但他的两种义利观又是相互补充的,既看到了义利的对立一面,又认识到了义利的统一一面,是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总结,并有重大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0.
霞帔在宋明时期作为一项重要的命服制度,对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和服饰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其形制由两条罗带构成,两条罗带在一端裁成斜边缝合,使之呈尖状,并在尖上坠有霞帔坠子,另一端则短且平直。这一形制自宋代沿用至明代,从此与“凤冠”齐名,成为古代妇女权力和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正踏遍岁月深处,很少有哪一个王朝和另一个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着几乎同样的经历,以及执政策略。可是,翻开泛黄的史书,坐在灯下,只要稍微读上那么几段文字,在芭蕉细雨声中,你就会突然发现,几乎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的两个王朝,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相通之处。这两个王朝,一个是中原的大宋朝,而另一个则是西南一角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论中关于有形语言的局限性问题、语言的有限与诗的意境之无限的矛盾问题都有十分独到的见地和深刻的论述。西方当代解构语言论彻底反叛了传统语言观中的逻辑中心主义,并以永变不定的认识观、思维观观照语言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诗语言观和解构的语言观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对于在新的层面上思考诗歌审美价值与诗语言之关系,思考诗歌审美价值的深层内涵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许多国家逐步开始了社会福利化进程。对广大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值得庆贺的好事。然而,亚洲国家的福利化过于追求广度和速度,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普通民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冈特梅卡尔村,两岁的小男孩阿古斯·库尼亚万穿着一件卡通猫T恤衫,正依偎在母亲的腿上。然而,人们很难看到T恤上那只俏皮的猫,因为库尼亚万发育畸形,无法挺  相似文献   

14.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失乐园》自从1995年9月1日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发表长篇连载开始,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在1997年出版单行本,继而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在接下来的两年间,《失乐园》被介绍到了中国,也波及和影响了西方文坛。“失乐园热”的原因究竟何在?对于这一问题,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从日本文化中对“家”的认同感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失乐园》的内涵所在及其畅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从世界经济的层面上来看,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几乎是谁也离不开谁,然而近年来美国的某些政客却提出了美中两国产业脱钩论。这是为何?美国的产业能否与中国的产业脱钩?这不仅是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未来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关系问题,而且也是世人极为关注的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及其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一、近年来美国的某些政客提出美中两国产业脱钩论自从2018年开始美国不断对华制造经贸摩擦并发动了多次大规模贸易战之后,美国的某些政客就不断发  相似文献   

16.
印度大乘佛教的唯识学派在译解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由于思想发展和传承不同,渐次分成三大系统:地论师、摄论师和唯识宗。本对地、摄两派与唯识宗在有关前六识、第七、八两识等问题上的差异之处作了叙述和解释,有助于人们理解唯识学说新译和旧译何以不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走近菩提     
读书看报,常常会遇到“菩提”二字。我看到这两个字就像看到一片风景,绿树红花掩映着辉煌的殿宇,灿烂的阳光溢满了天地。我感到奇怪,仅仅是书报上的两个字而已,怎么会让我生出如此的幻象?我把这种幻象描述给朋友,朋友说在大理州府以北的鹤庆县境内,有一处景观和我描述的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8.
朱磊 《世界文化》2001,(4):10-11
如果比较文化差异的话,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两个国家比美国和中国更具可比性了。今天,提到中美文化差异,几乎会让每一个人自然地联想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确,作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美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因此在人们有关东西方文化的探讨中,中国和美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东方和西方的代表。一种文化通过生活在这一文化辐射范围之内的人们的处世原则、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具体行为体现出来,构成了创造和拥有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所以,不同的文化必然产生不同的民族性格,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迥异的…  相似文献   

19.
又回故乡     
又回故乡,这是怎样一种心绪.在隆冬的静默里我悄悄地回来了,正如我悄悄地走.南方冬天的山村看到的是真正的秋景,有一棵两棵柿子树挺立在村头,树梢上挂满稀稀落落的红;凋零的黄叶,如金色的请柬,如岁月的风铃,见证和述说着山里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赵会会 《寻根》2011,(5):37-38
在一些地区的丧葬风俗中有一撒灰习俗。在死者尸体火化或埋葬之前,只要死者的尸体路过谁家门口,那户人家就要在门口两边点上两把火,象征两座山,然后撒上一道灰,象征一堵墙,用来防路过的死者鬼魂串门,此灰人们叫做“拦门灰”。这只是各地以灰驱鬼避邪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