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和语言是实施教学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开展文学教育,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文学作品基本的写作思路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文学常识、文学阅读以及文学欣赏。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内容入手,探讨了文学教育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学教育应该和语文教学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通常是被割裂的,出现轻视文学教育、重视语文教学的现象,此种做法既影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也削弱学生语文能力。假如将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能更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强语文教学水平。基于目前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让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潘涌 《教书育人》2000,(21):16-17
文学教育的缺席长期以来成为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遗憾。它使语文教育内涵贫瘠、审美品位下降;人文精神流失,以致近年来人们不断感叹现行的语文教育是“文学的悲哀”和“学生的桎梏”。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其配套教材充分吸纳了语文教育界的新观念和新思维,力矫此弊,重还语文教育以鲜明的文学性特色,从而成为教育转型、世纪转换之际文学教育的一个崭新的起点。 第一,关于文学教育的基本目的。新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很明确地强调了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又因为文学鉴赏的基本对象是充满高雅情趣、诗化语言和拔俗理念的…  相似文献   

4.
试析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简要辨析流行诸说对文学教育内涵理解的基础上试图概括出文学教育的科学内涵 ,即文学教育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为基点 ,以文学接受为形式 ,以高效、顺畅的状态系统为标志 ,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以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建构的整合为目标和归宿的一种教育思想和行为。并简析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改进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措施。学生学习语文的技巧和习惯的培养有赖于文学教育,其文学修养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是与其分不开的。高中阶段将文学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积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文学教育在现今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一情形急需转变。笔者以多种视角论述了将文学教育融入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作  相似文献   

6.
张太平 《成才之路》2010,(22):I0007-I0008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部分来实施的。在语文教学的多项任务中,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实施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学阅读、文学欣赏等方面。文章从以上几个方面指出:语文教育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可能在文学教育中得以实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教育,使之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离不开文学教育。开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文学教育。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丰富,我们需要对文学教育予以更高的重视。但是随着高考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往往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因而忽略了文学教育的渗透。实际上,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渗透文学教育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语文教育中,关乎学生的人格教育、情感教育的文学教育仍然是一种严重而明显的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大的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的匮乏,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文学教育,并通过加强修养、广泛阅读、勤于写作等渠道强化自己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现代作家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将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文学教育的策略选择上,他们提出了坚持阅读主体性和综合性感受的主张,并告诫我们要处理好欣赏能力与文学知识、文学教育与语言文字、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关系.现代作家的文学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文学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育(上)》2008,(3):F0003-F0003
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文学教育理念已获得语文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还是重语文应试而轻文学教育,对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学教育没有科学而明析的思路。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具有更丰富的文学性与人文性?文学教育对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什么积极影响?文学教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决定在2008年举办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征文大赛。  相似文献   

11.
前一时期.有人批评小学语文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了文学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个问题呢?首先应该弄清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否失落?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体现文学教育?文学的功能是什么?语文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如何体现等问题。今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学习要重视其工具性作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但是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亦不可忽视。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能力。由此,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视文学教育,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多元解读作品、鼓励课外阅读等方面,探讨了高中语文学习中文学教育如何提高高中生文学素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对高中语文课程不受到重视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不断冲击的影响,学生对于语文文学的学习逐步地失去的兴趣,这个问题的存在需要引起社会教育领域的关注。本文就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的现状以及高中语文教育中加强文学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总有人批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只强调语言文字学习而忽视文学教育的现象。造成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教材编纂未能完全体现儿童文学化;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文学素养欠缺等。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观念中的文学教育问题,是个长期引起争议的学术论题,文学教育在基础教育的语文教育观念中,与语言教育一样,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当代语文教育普遍认同的文学观念,是狭义的纯文学观,适合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胡适广义的文学观念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的文学专业课程目标、方法、学习水平比较,启蒙才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6.
《文学教育(上)》2008,(1):F0003-F0003
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文学教育理念已获得语文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还是重语文应试而轻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文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语文教育缺失了文学性就失去了灵气.文学启蒙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智能、学习方式等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文学启蒙教育有丰富多彩的形式,而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是有效实施文学启蒙教育、优化语文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工作者对重视文学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修订的课标也强调了文学教育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的重要性。基于此,须认真分析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现状,思考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及其内涵,以便能更好地重塑文学教育的理念,从而理性地完成操作策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为语文教育增添几分色彩。语文教学贯穿每个教学阶段,尤其是大学阶段对语文的研究更透彻,充分证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各大院校设置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展开的,对语文教育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从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性入手,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基于此,从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两方面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对两者对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