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珂 《文教资料》2010,(31):28-30
表示“红”含义的颜色词有很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使用频率高低不同,利用语料库,作者探究了“红”族词中“赤”、“红”、“绯”、“朱”和“丹”的使用情况.并从传统色彩观、科技发展、词语的组合能力、词语的意义等角度来分析造成不同时期各个词语使用频率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色彩学将人们通常看到的各种物体的色彩称为“物体色”。当人们将形成“物体色”的要素之一:“物体本身”作为命名色彩的根据时,便产生了我们所谓的“物色词”。在动态的言语活动中,为了快捷而又准确地创造出符合语境的言语色彩词,不同的言语主体往往会不约而同地采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明方法,从而使具有不同色彩特征的客观事物成为了言语主体说明某种特定色彩的最直观、最便捷、最形象的工具,最终使“物色词”成为色彩词随机造词活动中最常见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作品中语句的散文化倾向进行了探讨。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辛词的语句作定量分析,指出辛词在词汇的使用与语句的组织上都突破了词的传统,大量使用散文中的常用词汇、长句、叙述句,从而改变了词的传统语言风格,使词的语句带上了浓厚的散文色彩。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市井”色彩,老舍小说创作中的“京味”和幽默,较为典型地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通俗”倾向。他们的这种倾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拨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的低级“媚俗”之趋,而且也代表和展示着中国现代非通俗小说创作雅俗相化的两种基本方式——即在脱俗中通俗和在通俗中脱俗。  相似文献   

5.
元代散曲在语体特色、语句使用、整体布局、创造手段、修辞风格等五个方面有着与唐诗、宋词不同的修辞特色。在修辞风格上,它有通俗化倾向;在语体特色上,它有口语化倾向;在语句使用上,它有自由化倾向;在整体布局上,它有精巧化倾向;在创造手段上,它有具体化倾向。它的整体修辞特色表现为一种“精细的通俗”的审美色彩。它以一种近“俗”的修辞艺术来记录普通人民的喜怒哀乐,从而改变了诗词所具有的“一本正经”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会感到诧异:学英语的人还有不认识“fat”的吗?事实上在实际运用中,fat很少作为“胖的”这个词义来使用。这是因为fat作为这个词义,在英语中含有明显的贬义,因此在交往中应注意避免使用,必须表达这一概念时,可以使用(a little)overweight或large,在美语中还可以使用heavy,这些都是比较委婉、礼貌的表达法。例如:  相似文献   

7.
某干部下乡视察,一知识青年见而好奇:“这个人真肥!”干部还敬:“你会说就说我富态,不会说就说我胖,怎么能说肥呢?”这是我教《词的不同色彩》一文时开头讲的一则故事。学生听完,不禁发笑。“富态、胖、肥”都有人体内含脂肪多、体态大的意思,是一组同义词,可是为什么用“肥“来形容一个大腹便便的人,他会不高兴呢?由此我引导学生了解同义词之间具有感情色彩的差异。随之转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讨论。人是有感情的,人们对事物都有一定的看法、认识,或赞扬、喜爱、同情,  相似文献   

8.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提出“词有穆之一境”,这是一种富有生命意识的词境理论,它以“静”为外貌,以“厚、重、大”为血肉,以“真”为“词骨”,是理想化的艺术境地,涌动着生命的意识,颇具传统士大夫之审美倾向和理想色彩,使词境理论达到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积极心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内驱力,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积极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0.
色彩词是一类用颜色来描写客观事物性状、情态的词语.本文从色彩词在刻画人物、描绘景物、表达情感上所呈现出来的修辞特点,来论述色彩词所具有“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描绘景物,景象鲜明”、“表达情感,情感浓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将古诗词中出现的色彩词汇分为非修辞性色彩词与修辞性色彩词,然后结合许渊冲先生的译诗“三关”论来探讨它们在英译中的处理。对于非修辞性色彩词,一般直译,但需注意色彩的变幻性和模糊性。而对于含特殊文化内涵的非修辞性色彩词,不应想当然地译为英语中相对应的色彩,而应采用意译,以求更忠实原文。还有一类词,虽本身不含特殊文化内涵,却也要采取意译,以使译文尽可能体现原诗的意关、音美和形关。对于修辞性色彩词,作者分别从借代、双关、比喻这三个角度出发,阐明英译时应体现该修辞的手法,这样才能使译文保持原汁原味。此外,对于一些非修辞性色彩词,翻译时如果能适当地运用修辞格,将使译文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4.
趣谈Fat     
美国人不愿听到别人说自己胖,尤其是fat这个词,最好少用,除非你有意丑化别人,因为这个单词更像我们汉语中的“肥”。如果你实在想说别人胖,最好用婉转一点的说法。例如:Y ou can lose a few pounds.其实,胖胖的小孩看上去更可爱一些,很多孩子小时候很胖,这在美式英语里叫做baby fat,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则把这叫puppy fat,这种胖随着孩子长大就消失了,所以大家说到baby fat时并没有恶意。如果你听到人说I’m really fat now.这里的fat用的是其引申的意思“有钱,有油水”。有一个短语:live off the fat of theland(过着极其富裕的生活),其中…  相似文献   

15.
漫话 色彩词     
在阅读文言文时,会遇到很多表示颜色的词。如《陌上桑》中“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裙”、“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为人洁白皙”等描写,其中加点的词都是表示色彩的。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语言的选词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华 《学语文》2007,(2):31-33
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先掌握具体的词,然后随着概括能力的发展,再掌握抽象的词”。因此儿童文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选词上具有与成人文学明显不同的特点,即运用大量的音响词、色彩词、口语词,同时在词性的选择上,多使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实体词。下面将结合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以及具体作品来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中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中的科技英语论文为对象,建立了两个大小相当、学科接近的语料库,利用索引分析软件,对其词块在结构和功能使用方面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词块使用的种类方面相似度较高,并均倾向于在科技英语学术论文中使用名词词块、动词词块和介词词块。但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词块的使用上存在过度的倾向,而介词词块的使用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有各种各样的汉语接尾辞。其中,接尾辞“的”即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与之相对,汉语中助词“的”的使用频率也超过了“了”、“是”、“一”等常用汉字,居第一位。同样的汉字符号,给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带来了语言学习上的便利,同时,由于母语的影响也给我们使用和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只有对接尾辞“的”进行具体的考察、分析,才能在今后的日语学习中正确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色论”是词论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它萌芽于晚唐五代时期,“词为艳料”是这一时期“本色论”的重要内涵,北宋后期的李清照,在《词论》中是一家的“论点,阐述了词的特性,从而使”本色论”具有了一定的理论色彩,“别是一家”标准志着这一论题的正形式,南宋时期的“本色论”在“别是一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其主要倾向表现为推崇“雅正”。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界的所谓“外来词”,值得调研。如“卫生”,古籍里就有,但后来又确实受外来事物影响。至于“西方字母词”只能算外语的词语缩写(或代称)。但用汉字书写的“拜拜”又无疑是外来词,因为跟“再见”在词的风格色彩上显然中外有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