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嘉哲 《教师》2011,(17):125-126
王国维被人们称作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但丁。《人间词话》终结了传统文论,而《红楼梦评论》又开启了现代文论。《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以"真"为审美标准,以自李白至近代词人的著名词作、词论为依托,将自己的美学标准和美学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罗钢教授的"《人间词话》学案研究"对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中国古代意境说"提出质疑,认为王国维"境界"是德国古典美学的横向移植,与中国古代美学无涉。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性,同时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逻辑缺陷。"《人间词话》学案研究"带给我们的困惑根源在于中国学者面临"失语"的文化困局,仍旧遵循着中国传统学术话语模式下以经验型的方式阐述特定概念的思维,遮蔽了《人间词话》作为新旧交汇之际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代名的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必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是: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4.
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词学方面拥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词学思想渗透在他的词学创作《人间词》及词学理论创作《人间词话》中。《人间词话》可以说是《人间词》实践创作经验的总结,它们共同见证了王国维在清末词学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11则关于秦观词的评论.本文以这11则词话为基本材料,并将其大致归纳为三个部分,力求全面系统地探求《人间词话》对秦观词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的“境界论”并非中国传统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中西化的碰撞中,王国维接受了西方哲学思潮的熏陶,将中国传统意境理论改造为他的境界论,从《人间词话》等述的讨论来看,境界这一概念是现代的、颇具西方理论话语色彩。在倡导理论话语本土性的当今,王国维的得失无疑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五则词话是针对李煜及其词作的。他紧紧把握住李煜词情感底蕴与哲理内涵,挖掘其深广的抒情境界、艺术魅力、根源、成因。从王国维的这种视角来看,李煜词的悲剧意识更为明显,这一切使李煜在中国词坛上具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王国维与李清照在词学思想、评判标准、审美取向等方面的不同。从理论与创作两方面入手,探讨李清照词作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与王国维要求的不同。探究王国维《人间词话》不提及李清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简介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现代学贯中西的大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幼年时接受私塾教育,青年时受到康有为思想影响,曾在梁启超的《时务报》中工作。后来到日本留学,回国后从事美学、文学理论和戏曲艺术史的研究工作。著有《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等。辛亥革命后东渡日本,埋头著述。1923年成为溥仪的文学侍从。1925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从事史学和古文字研究。内容梗概《人间词话》分上下两卷,主要是王国维对词及词人的评价。第一部分是对词的评价。首先,王国维提出著名的“境界”说,他认为,境界是判断词高下优…  相似文献   

10.
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台学的三种境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相似文献   

11.
未读<诗经>,已闻其名.当学生真的有一天面对<诗经>时,他们想得到些什么?我们又能帮助做些什么?何以引导他们走进这一文学世界,触摸这一中国文学的源头?现结合<关雎><蒹葭>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国学大师王国维融贯中西,通释古今。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自己的"出入说",综合全面分析影响王氏"出入说"的各种因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他的"出入说"及其它美学和文学思想,也有利于对其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作出更加客观、公平和公正的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对待思维是一种全面考察事物两端相互对立情况的朴素的辩证思维。王国维《人间词话》对待思想模式充分体现在其诗学本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发展论的一系列范畴之中。王国维在长期的诗词创作实践中 ,在接受传统诗学理论影响时 ,将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哲学渊源的对待思维模式内化为自己的运思方式。这种运思方式在接受西方美学思想影响时不仅没有被消解 ,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14.
"境界"是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是王国维后期文艺理论的核心。《人间词话》代表了王氏诗学的最高成就,"境界说"是他倾尽全力精心构建的灵魂之所。  相似文献   

15.
一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之交建树卓异的文化巨人,其在中国古代历史、甲骨文、文学、文艺理论方面的突出成就尤为学界称颂。近人缪钺在1943年撰写的《王静安与叔本华》中说:“海宁王静安先生为近世中国学术史上之奇才。学无专师,自辟户牖,生平治经史、古文字、古器物之学,兼及文学史、文学批评,均有深诣创获,而能开新风气,诗词骈散文亦无不精工。其心中如具灵光,各种学术,经此灵光所照,即生异彩。论其方面之广博,识解之莹彻,方法之谨密,文辞之精洁,一人而兼具数美,求诸近三百年,殆罕其匹。”[1]而王国维在文艺领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立国 《考试周刊》2011,(78):24-25
王国雏发展和完善了我国传统文论“境界”说。王氏境界说实则建立在其天才观基础之上,天才乃是探讨其境界理论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为证明这一问题,他引用、举例、道理、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作为己用,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中“境界”一词非王国维先生首创,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一词确是独具韵致和深意。与严沧浪“兴趣”说以及阮亭之“神韵”说不同,王国维之“境界”实指词之特质,是词作者心灵本质的纯粹表露,是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真实显观。同时,词的“境界”还是评判词作优劣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人间词话》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赞誉,鲜有批评的声音。文章主要从微观角度,列举了《词话》在具体观点、具体例证和对历代词人品评等方面的一些缺失和错误,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研究者对《词话》缺陷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代学者王国维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与文学思想来剖析中国古典丈论,从而使中国文论步上了现代丈论的发展之路。本文旨在从其《红楼梦评论》中关于叔本华悲剧理论的运用与(认间词话》中对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改造与具体内涵的阐释来简要论述他的丈艺美学观,作为认识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万宏辉 《华章》2011,13(1):1-1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