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玉能,男,1943年8月出生于武汉市,祖籍江苏南京。196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美学家蒋孔阳,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到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1994年评聘为教授,1999年任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1996-199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造型艺术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师从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奥托·安东尼亚·格拉夫教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指导组组长。主要著作有:《美学要义》《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席勒的审美人类学》《西方文论思潮》《西方美学思潮》《西方美学通史》第4-5卷。主要译著有:《德国古典美学》《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美学文集》《席勒散文选》。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  相似文献   

2.
在百花齐放的中国当代美学园地中,实践美学这朵花开得格外耀眼,而躬身这个园地,辛勤耕耘的人中有一位不得不提,他就是新实践美学的领军人物——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张玉能教授。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点为基础的美学,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的阶段是实践美学的确立时期,  相似文献   

3.
将接受美学运用到文学审美教育领域,意味着文学审美教育思路的一种转换,即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运用接受美学观,以审美期待作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以审美经验为文学审美教育的着力点,以“师生参与”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互动点,以“第二文本”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反馈点,探讨和研究文学审美教育接受者的接受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问者(苏子琦,以下同):刘老师,您好!您作为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和文学评论家,又长期在文学教育一线工作.一定对教育的本质有自已的思考。首先请谈谈您对教育的基本理解,好吗?  相似文献   

5.
李书生 《山东教育》2000,(29):30-32
培根曾说:“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具有比成人更强的可塑性,他们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的天性是出自人类自然本性的冲动。如果用美的观念去诱导、启发、涵濡他,就能使其确立美的观念意识,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淀为理性的东西,指导其人生向美的方向发展。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和总结的艺术规律,去启发和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灵,使其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灵的陶冶,增强其审美感受力和审美理解力,以提高其审美创造力,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引导其智力和品…  相似文献   

6.
论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把实践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三个部分,突出物质生产的中心和基础地位。他认为物质生产制约着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审美活动就是在它们之中超越出来的。他重视实践对感觉的价值,重视实践作为思维的根源和标准,并从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超越了费尔巴哈式的直观性,对自由问题尤其重视,强调实践的自由性。在蒋孔阳教授的影响下,他认为实践是一个多层累、开放的概念,至少包含三个层累: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和价值评估层。这三个层累又分别包涵着自己的内在系统。美和审美是动态的。审美本身是人类的一种超越方式,因而是超越二元对立的。他提出从价值维度来发展实践美学,并特别强调了精神价值,主张实践美学与后现代美学是同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中学语教学应走出传统教学误区,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贯穿于学作品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杨佳莉 《考试周刊》2015,(12):155-156
本文分析独立学院文学教育本质特性和人才培养特点,发现文学层面的精神探索与现实层面的职业规划之间的断裂,提出审美实践的教学模式,回归文学本身,减少功利性教学,以审美为教学目标,以求更好地培养文学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0):122-125,140
针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诘难,张玉能提出要“重树实践美学话语威信”,完善实践美学的范畴体系,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新实践美学思想,对实践美学作出了现代性诠释和建构,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整个美学界对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思想的研究还比较零散。按照其新实践美学发展的动态逻辑历程,张玉能的实践美学从纵向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对实践本体地位的捍卫,对实践范畴现代性内涵的初步阐释,对实践范畴体系的多层次展开;从横向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实践的多层累性与美,实践的类型与审美,实践的过程与美、美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的文学观是对文学的新认识,更是对读者的发现。文学教育是以教育为目的,以文学为本质,对文学阅读、接受和传递的一种特殊形式。接受美学可以为文学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念支撑。从而探讨文学教育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审美人类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本性和特质,人生论美学则是从人的本性和特质出发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新实践美学立足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历史地来到了将人的自身生产从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统一起来进行透视的交汇点上.新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实践唯物主义,为新实践美学统一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来阐述人的自身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实践美学紧扣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个关键环节,从审美关系出发去研究人的自身生产,把人的本质研究和人的审美活动的研究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统一.新实践美学的现实目的--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对于人的自身生产的研究走向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美学与审美教育学的对象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美学与审美教育在研究对象关系上含混不清,导致学科建设基础不稳。通过分析美和美育的本质意义,来探讨教育美学和审美教育学的对象及其异同: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以“美的教育”为对象,即美育活动及其意识现象;不同之处是,审美教育学中的“美的教育”即审美教育,教育美学的对象则还包括“美学的教育”和“教育的美”。  相似文献   

13.
胡根林:杨老师,您好。为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您觉得当前文学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杨剑龙:从中小学情况来看,现在盛行的应试教育冲淡了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零碎化、机械化、知识化把文学教育的整体性、形象性、情感性都给异化了。  相似文献   

14.
选入现行教材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不仅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而且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规范,适合教学,体现了新教材编写和修订的指导思想。在现行教材中,每一册上都有一定数量的书法作品,这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暗示。在围绕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特质所固有的怡情  相似文献   

15.
实践美学与审美形式性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中国当代所有反对和否定实践美学的美学观点都异口同声地指责实践美学忽视美和审美的形式性。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和曲解。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并不忽视美和审美的形式性,而是强调在社会实践之中形式性与内容性的统一所实现的实践的自由。无论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还是话语实践,都是形式性与内容性的统一。它们表现为形式性,但是离不开内容性。美及审美的形式性和内容性,在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之中高度统一而显现为形象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徐健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2):147-149
以美的观点来审视和观照编辑实践,“美”存在于编辑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可谓编辑活动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因此客观上需要编辑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并应用于编辑实践的审美创造中,为社会提供具有审美价值和意义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7.
问者:洪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们知道,您曾获得过全国首届冯牧文学奖&;#183;青年批评家奖、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最近,我们又听说您获得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应该说,您是一位很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同时您又创作了好多散文、随笔等作品,也是一位作家。因此,我想首先请您谈谈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前面两期文章中,我们先后讨论了当代文艺美学对于“物”的审美关系,对“历史”的审美姿态。今天,我们的讨论话题是,20世纪中国文学对“人”自身的审美新发现。人们常说:“文学是人学。”但是,稍微比较一下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人”的审美把握,就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别。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指戏剧、小说类的叙事文学)多着重于对人的外在行  相似文献   

19.
文学理论与文学教育的关系十分紧密,它是文学教育的理论依据,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欣赏文学,在理解、欣赏中实现既定的语文学习目标.事实上,我们也根本不可能脱离文学理论来进行文学教学.文学教育中,对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形象等的分析都是吸收了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李晓明(下文简称李):胡教授,非常感谢您来到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您长期从事汉魏六朝文学文论的教学与研究,但您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桂学研究”首席专家,“桂学研究”岗广西特聘专家,我想请您谈谈“桂学”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