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创始于20世界六十年代的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其理论中的"期待视野"理论,则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牛坤 《现代语文》2014,(9):108-109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发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接受美学与探究性阅读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并使这一新的理论成为当今世界颇有影响的一种美学理论。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沟通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观念,也因此引起了我国语文界的关注。从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来看,绝大部分的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与作者一起创造的,并提出文学作品具有“空白”和“未定点”的观点,总结出读者的阅读期待视界与作品之间具有一定审美距离的规律,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接受理论对语文教学也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尤其对语文课文的读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小军 《现代语文》2007,8(4):34-35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价值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文新课改也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最后完成有赖于学生的阅读、欣赏和批评,或者说有赖于学生的接受。由于语文阅读教学所依赖的文本常常是“形象大于思想”,  相似文献   

6.
林丹明 《考试周刊》2023,(13):18-2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接受美学提出的期待视野和对话交流,对阅读教学能有着基础性的指导意义。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学习、借鉴接受美学理论,通过对话交流、教师直接提问或是查找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答疑解惑,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少求  刘艳军 《教育艺术》2006,(2):13-15,12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研究、接受理论,是由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20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对我国美学理论及美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它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接受为依据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将接受美学的理论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就意味着一种思路的转换,即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  相似文献   

8.
从接受美学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颁布的高中语文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0年3月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说明”指出“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近十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出现频繁,分值渐增。可见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文学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最大难点(甚至是盲点)之一”(刘真福)。那么,如何高效优质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本文试结合接受美学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由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所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这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常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认为,期待视野是读者对作品的某种“先入之见”,即阅读前已经存在的意向。这种意向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也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读者因为生活的和文学的期待视野不同,必然…  相似文献   

10.
强化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现代接受美学“走向读者”“空白论”等重要的理论支点,为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实践现代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启示。基于此,我们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理论思考。“走向学生”,确立主体意识接受美学与其他各美学流派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把读者提升到突出重要的地位,确立了读者主体性原则。接受美学的奠基者前西德的姚斯认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当代文本解读的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即由“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读者中心”。“读者中心说”强调读者对于文本解读的主导性作用,消解了作品原初的本意。在这一理论的支撑下,有人认为,阅读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凡阅读必是一种创造,没有不附带创造的阅读,一时之间,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的呼声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所注重的是阅读者具有主观的积极能动作用,其将读者位于阅读的核心位置。应用接受美学指导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开展个性化阅读。文章主要阐述接受美学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研究重点的接受美学理论,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发轫以来,已经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而广阔的影响。正是接受美学的创立,才导致了文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即由过去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和完成的。读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鉴赏和批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对“文本”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所以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称自己的文学研究理论为接受研究、接受理论或接受美学。接受美学由于其研究重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变动不居的过程,课堂教学取向必须实现由忠实到创生的转变。接受美学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创生提供了诸多启示:从阅读心理学角度阐述读者的期待视界、突出读者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也对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系统进行论述。结合阅读教学常规过程,从兴趣与期待、同情与移情、多元与开放、体验与建构、维持与迁移等五方面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创生策略。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是由作者自己创作,而且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和完成的。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阅读环境和不同的阅读时间都会为作品付予了不同的含义,使文学作品不断的丰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借鉴和引用接受美学理论,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为语文素质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极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以“文本中心论”、“作家中心论”为理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主张注入接受式教学,极大地遏制了学生的主体性阅读,禁锢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接受美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给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笔者试图以接受美学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主体性阅读教学,重视学生自主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作为生产者、创造者进行主体性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成授昌 《考试周刊》2008,(8):138-140
以接受美学为理论背景,研究中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再创造特质.分析阅读主体的素质,从而增进对于教学主体创造潜质的认识;剖析文学接受的过程,提出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凸显文学接受中阅读主体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有太多的问题.语文教育这十话题极为沉重,语文教育不能自我封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艺学、语言学.文章学有益于教师理解文本的内涵.而教育学和心理学则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文本.对其剪辑加工。本文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接受美学“的角度.谈读萁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并探讨实践中容易产生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激活触摸拓展--接受美学对职校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的文本理论、召唤结构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给职校的阅读教学以观念的更新.在对职校阅读教学的弊病进行剖析后,本文从激活阅读主体意识、激励学生触摸文本、拓展期待视野三个方面探讨了接受美学给职校阅读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它首次发现并肯定读的阅读主体地位,强调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与作一起创造的,提出学作品的语言具有“空白点”和“未定性”的观点,总结出读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具有一定审美距离的规律。这些理论对徘徊在高砂低效尴尬处境中的中小学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