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欣 《中国广播》2011,(7):55-57
以奥普拉·温弗瑞名字命名的脱口秀节目吸引了全球1260万观众,可以说是传媒界的一个神话。她的节目带动了一系列产业,奥普拉效应对于如何制作优秀的广播节目也有很多启示。本文从奥普拉的节目主持、《奥普拉秀》节目的编排以及节目的品牌效应三方面,论述了奥普拉效应的成功原因,以及带给广播节目制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话轮"研究是关于语言会话转化规律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会话中的话轮转换,我们能够对会话内容的传播价值以及会话中的主客双方话语地位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以话轮转换理论为视点,选取美国的《奥普拉脱口秀》和中国的《鲁豫有约》为研究对象,从"话轮保持"、"话轮索取"和"话轮放弃"三个方面比较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策略,分析两个节目在风格上的不同之处,从而探寻提高改进谈话节目主持人谈话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韩秀娟 《东南传播》2012,(11):171-173
从综艺节目《快乐蓝天下》的子栏目脱颖而出,升级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影响力的节目,2011年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也开启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梦想"、"幸福"和"公益"时代;2012年,第三季《中国梦想秀》节目全新改版出炉,在节目构成上与前两季呈现出很大不同,从"大型公益圆梦惊喜秀"的品牌树立到"大型公益慈善圆梦秀"的品牌升级,《中国梦想秀》节目的创意与设计在多个方面完成了转换。本文拟从选手构建、才艺表演、游戏规则、节目节奏、情感表达、意义升级等细微之处比较和分析其改版前后的节目构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之窗》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广播为各省市自治区和单列市设立的一个窗口,节目由他们提供。1998年有57个节目参加首届《中国彩虹奖》评选。从总体来看,这些节目比往年的参评节目有较大近步。无论从选材、对外角度的把握、内容表达还是节目制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下面侧重从对外意识和客观报道意识两个方面谈谈这次参评节目的特色和不足。一、增强对外意识,提高节目质量对外广播稿的写作,在选题、选材、报道角度、内容取舍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考虑对外报道的需要和听众的需要,摆脱对内宣传的影响。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录…  相似文献   

5.
2011年,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也开启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梦想"、"幸福"和"公益"时代;2012年,第三季节目全新改版出炉,在节目构成上与前两季呈现出很大不同,从"大型公益圆梦惊喜秀"的品牌树立到"大型公益慈善圆梦秀"的品牌升级,《中国梦想秀》节目的创意与设计在多个方面完成了转换。本文拟从选手构建、才艺表演、游戏规则、节目节奏、情感表达、意义升级等细微之处比较和分析其改版前后的节目构成。  相似文献   

6.
《现代传播》2003,(2):85-87
本文以《实话实说》和《对话》两个节目对同一位嘉宾的采访为范例,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从节目出台背景、节目的定位、运作方式以及观众收视期待几个方面,探讨了谈话节目不同风格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CCTV的《东方时空》和CBS的《60分钟》是中西两种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本文从节目场景、叙事手法和选题偏向三个方面来对两个节目进行比较,展现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8.
许多电视观众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每晚7:40左右,在《新闻联播》节目之后的黄金时间里:推出的《广而告之》节目,北京的观众也多看过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节目。这两个节目的内容,说起来都算是“社会公德广告”,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然而,这类节目却不是中国“特产”。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广而告之》”节目,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9.
周敏 《传媒观察》2011,(2):47-49
电视节目的时尚风潮不断变化,当选秀节目风潮渐退,第二轮婚恋交友节目开始主导高收视率的时候,曾经风靡一时的谈话节目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2009年9月26日,国内第一档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播出最后一期节目;而《实话实说》的模仿对象——《奥普拉秀》也宣布将于热播25年后的2011年9月9日告别荧屏。  相似文献   

10.
翟延峰 《青年记者》2007,(20):45-46
《文涛拍案》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档法制节目。在节目中,凤凰名嘴窦文涛以亲民的视野、新颖的说书人风格为观众演说号称"大案、要案、奇案、公案"的社会传奇,将一个法制节目办成了一个说书场。节目在形式上综合运用各种影视手段起承转合,丰富了情境,强化了感染力,被称为"新派电视评书体"。可以说,这档有点"另类"的节目有很多值得内地传媒机构和电视工作者借鉴的个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11.
柴静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她在采访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试图结合央视专题节目《看见》中的案例,从尊重采访对象和注重情感交流这两个方面,分析柴静在《看见》节目中的采访特点。  相似文献   

12.
"谈话类节目"是现今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从西方的《奥普拉脱口秀》到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谈话类节目的特点就是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主持风格,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而国内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中《鲁豫有约》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谈话节目,其主持人的谈话语言风格,便是它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针对《鲁豫有约》和《艺术人生》两档访谈类节目,从主持人风格、采访嘉宾的选择以及节目形式与内容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的异同之处,同时分析由这些不同点所带来的效果和影响力,旨在对访谈类节目做一个更透彻的了解来呈现于文案。  相似文献   

14.
乔智慧 《今传媒》2011,(7):90-91
2011年3月18日,2010年度"中国电视榜"榜单揭晓,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捧得2010年度电视节目、最佳生活类节目两项殊荣。《非诚勿扰》缘何成为婚恋交友节目中的佼佼者?本文主要从全覆盖的网络、热议的话题、巧妙的悬念、穿插的冲突、精彩的笑点和持续性互动六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使人们对《非诚勿扰》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希望能够对相亲交友类节目今后的策划与营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陈于 《视听界》2011,(5):100-100
《实话实说》是央视于1996年3月16日播出的一档谈话类节目,比美国王牌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晚了10年。在《实话实说》红火的10年间,谈话类节目呈爆发式增长。然而,2009年9月26日,《实话实说》告别了观众。这样一档金牌节目,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先锋,缘何仅仅存活了13个春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一经播出就深受青年人的喜爱,这与主持人撒贝宁的精彩表现密不可分。本文从理性、睿智、饱含人文关怀、传递正能量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撒贝宁在《开讲啦》节目中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7.
杨洋 《中国广播》2012,(4):57-60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的《一路畅通》节目创办已有12年的时间了。本文通过该节目不断刘匕的历程,提出广播节目制作从策划到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节目形态和主持人语言表达方式,而这两方面又存在着诸多联系。一个节目只有在这两方面达到了良好互动,节目才能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视觉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电视选秀节目要想在扎堆出现的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不但要有好的内容作支撑,视觉上的美感也不容忽视.本文以《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最强音》两档同类型音乐选秀节目为例,从LOGO、片头、VCR、字幕、色彩、舞台场景几个方面,分析电视选秀节目中视觉样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成为了媒体和受众的热门话题后,易中天等从《百家讲坛》节目走出来的一批学者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上升,促使我们研究《百家讲坛》节目从低谷走向成功的原因。《百家讲坛》节目如何从被淘汰的边缘坐上了品牌节目的宝座,本文从节目定位、受众定位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的前后期转变出发,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背后隐藏的问题,试图为同类型的其他电视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中国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一开播,以1.1的节目收视率,夺得同一时段的收视冠军。而后,该节目又以势不可挡的姿势不断攀登收视高峰,在一期的节目中,创造了5.30的收视成绩。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吸引了很多电视观众和电视从业者的目光,从它的策划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其创新性,试图找出其节目收视成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