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亮 《军事记者》2006,(1):34-35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点33分.在太空遨游了77圈共115个小时的神舟六号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主着陆场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飞船返回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作为中央台派往着陆场采访的一名记,我有幸见证并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2.
3.
今年1月5号,我国"神舟"四号飞船成功着陆,对于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我们的记者有幸采写到许多有价值的幕后新闻。在本期"记者亲历"中,我们集中选发了3篇文章,《"神舟"飞天记》是专讲发射的,而《茫茫雪野追神舟》是专讲回收经过的,在《"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背后的新闻》中,记者披露了"神舟"4次发射过程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11月至今,我国“神舟”飞船三年四次翱翔太空,充分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神舟”飞天,举国欢腾,举世瞩目。围绕“神舟”飞船历次发射,国内外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国内媒体争先恐后,相继展开新闻报道战役。本文作者作为解放军报记者,在现场目击了“神舟”飞船3次发射的壮观瞬间,采写了大量亲历式报道。本文记叙了作者在采写“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其中对采访如何事先精心策划,报道时如何将规定内容做好做足,将自选内容突出特色等体会,都讲得具体、实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5号,我国"神舟"四号飞船成功着陆,对于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我们的记者有幸采写到许多有价值的幕后新闻。在本期"记者亲历"中,我们集中选发了3篇文章,《"神舟"飞天记》是专讲发射的,而《茫茫雪野追神舟》是专讲回收经过的,在《"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背后的新闻》中,记者披露了"神舟"4次发射过程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杨连元 《新闻三昧》2003,(11):12-13
10月15日、16日两天,我有幸进驻了北京航天城,参加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的相关报道。一般而言,干新闻的,撞上了重大的新闻事件,任务完成得不错.总得侃侃自己怎么“不容易”云云。但是,这里我想介绍的,却是其他媒体的一些记者采访时引起我的诸多新感触、新发现,即先  相似文献   

7.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6天零18小时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四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08圈,完成预定空间科学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准确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作为新华社唯一一名获准进入回收现场采访的记者,我记录报道了这次回收的全过程;在一线发回的图片和文稿,被海内外媒体连续三天广泛采用。 今天,不惜版面刊载“神舟”四号  相似文献   

8.
9.
10.
10月12日上午9时,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乘飞船在太空遨游5天,圆满完成“多人多天绕地球飞行”的任务后,顺利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对这次举世瞩目的航天壮举,国内各大主要媒体派出的强大采访阵容前所未有。中央电视台打破时空和版块限制,首次对“神六”发射、飞行以及着陆全程进行了直播;新华社则动用了“百人报道团”,“井喷式”发稿,10月12日“神六”发射当天就发稿220多条,创历史记录。 在这次新闻“大战”中,我们钱江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扬长避短主动参与。从10月7日飞船“转场”开始,到12日发射,直至17日凌晨“神六”顺利着陆,我和杨晓轩作为特派记者,一路  相似文献   

11.
解放日报。1999年11月20日晚8时。和往常一样,夜班编辑开始编发当日新闻稿件。但是,今天又和往日不同。一两天前已经有消息传来:中国第一艘航天飞船近日升空。今天是否赶得上发新闻呢? 下午刚从北京回到上海的总编辑赵凯走进编辑部,揭开了谜底:今日凌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预计飞船ZI日凌晨3时40分左右降落在内蒙古某地。 编辑大厅沸腾了。大家兴奋地谈论着:如果飞船成功返回,我们一定要争取把这条大新闻抢出来。 然而,新华社没有按惯例播发重大新闻的预告消息。致电人民日报,他们也…  相似文献   

12.
靖季  万璇  徐云 《新闻前哨》2022,(1):69-70
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科技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科技报道往往因专业性、学术性较强难以被读者接受.如何贴近受众,做令读者喜闻乐见的科技报道,是科技新闻能否真正发挥促进全面科技作用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载人航天报道为例,从策划、内容和形式分析报纸如何在科技报道中求新求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07,(4):38-39
[总片花 神舟飞天,铸就登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惊世伟业; 问鼎苍穹,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直播节目:再探苍穹。  相似文献   

14.
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眼目睹“神舟”四号升空,我是全国惟一的地方媒体记者;而新民晚报也是参与此盛事报道的惟一地方媒体。这中间的过程,颇多曲折。如今回味起来,这次采访,也是我不长的记者经历中颇为幸运的一次。被“总装”拒绝,暗下决心“硬”闯最初我得到的消息是,“神舟”四号将在今年1月底之前升空,可具体时间却一直被视为“最高机密”,甚至有些被采访对象和我提到飞船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用上“隐语”,免得让别人听到,以为他们在“泄露国家机密”。11月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中国航天报的采访部主任告诉我,他们报社派出的记者,已…  相似文献   

15.
公元 2001年 1月 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此次发射的“神舟二号”尽管没有载人,但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是载人飞船应用系统第一次全系统执行在轨飞行试验任务,并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发射时,“长征二号 F”喷出强烈火焰,向上攀升,我不停地按动快门。火光映红了整个夜空,箭体吐着火舌,穿云破雾,直上云霄。我追着火光拍摄,直至火光消失在茫茫天际。这时,时针指向北京时间 1月 10…  相似文献   

16.
张雷 《军事记者》2001,(3):42-42
公元2001年1月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相似文献   

17.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是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也是中央电视台今年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报道任务之一。从10月12日飞船发射到lO月17日飞船返回,6天时间里,CCTV—1和CCTV—新闻并机直播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环宇的全过程,第一时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CCTV—4、CCTV—9也对“神六”飞天作了全方位的直播。 “神舟六号”直播期间,这4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16.11%,比上一周提高了5个百分点,较“神州五号”直播期间的收视份额(14.02%)提高2.09个百分点。而在10月12日发射当天,中央电视台十五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到43.31%,仅次于今年2月8日除夕的收视份额(44.31%)。 直播:开创多个历史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19.
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围绕这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电视媒体全天候现场直播: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新闻网站纷纷推出神六专题报道,现场新闻滚动播出。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这种现场直播式报道,给以出“隔日”新闻为主的平面媒体带来空前压力。面对“神六报道”的严峻形势,我们潜下心来精心准备,《新晚报》在”神六飞天”成功当日出了6个新闻版,外加一个32版的“神六号外”,“神六“顺利返回又出了6个新闻版,这次报道无论从质到量都赢得了读者的认可。总结这次”神六报道”的经验,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地方报纸的时事报道同样能“出彩儿”。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1日下午4时22分,新华社播发授权公告:"新华社神六快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负责人通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2日上午发射."新华社发稿中心连通各地媒体的电话机铃声顿时此起彼伏.这条快讯,扣响了中国新闻界神六报道的发令枪,一场蓄势已久的新闻大赛由此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