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钓鱼》杂志社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自2000年订阅《钓鱼专刊》以来,我从中学到不少钓技新知识、了解了钓坛新动态和各种新钓具,真是受益匪浅。《钓鱼专刊》改为周刊,今年又从周刊升级改版为《钓鱼》杂志。告广大读者,订阅《钓鱼》杂志,可加入读者俱乐部,并免费赠送钓鱼背心一件。在订阅杂志前,我心里还在想,送钓鱼背心,怕是不可能的事,全国订阅杂志的读者成千上万人,送得了那么多?可万万没想到,最近我就收到了贵社寄来的钓鱼背心,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我也成为读者俱乐部的一员了。当我第一次穿上钓鱼背心去钓鱼时,那种…  相似文献   

2.
王善勇  范宁 《钓鱼》2004,(18):6-8
本着“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的钓鱼理念,《钓鱼》杂志社发起了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并精心给《钓鱼》杂志读者和广大钓鱼爱好者精心策划了一个钓鱼盛会——“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让遍布各地的读者都能一品这个钓鱼大餐的美妙滋味。这是我们《钓鱼》杂志读者自己的盛会,也是《钓鱼》杂志给关注杂志成长的广大读者最好的回报!3月底4月初.我们在江苏连云港举办的“读者杯”首战告捷.宜征读者大聚会也收效明显。炎热的夏季刚刚过去,秋意悄悄降临的时候.我们又连续在辽宁沈阳、内蒙古呼和浩特、吉林长春成功举办了这三场大型的比赛,而几乎每场比赛都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许多热心的读者和钓鱼爱好者,点燃了他们钓鱼的激情。更推动了当地钓鱼活动的开展!笔者每参加一场比赛,都会感动于赛场上洋溢着的欢乐和激情。所有参赛者凭着对钓鱼活动的满腔热爱参与到这个赛事中来,其实最终的名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互动,能够让编者读者面对面地交流,为共同喜爱的《钓鱼》杂志献计献策,更能有机会和文幸中的钓鱼高手直接交流,切磋技艺,畅谈垂钓感受。《钓鱼》杂志以自己的方式和广大读者见面,这是一种联系读者的积极方式.也是一种尝试。广大读者和竞技垂钓可以零距离接触.同时也是编读之间的互动,读者们在钓场角逐中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检测,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钓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温馨的见面会中感受来自钓鱼的喜悦。我们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参与到咱们读者自己的钓鱼比赛中来,一起把我们的比赛办好.办大。九月到十月.又有多场比赛将会和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河南、浙江、安徽、陕西、山西、广西的读者见面。届时.我们将会把这些地区的比赛如实快速地报道给广大读者。我们不难想象这些赛事的宏大和读者的热情。读者朋友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参加《钓鱼》杂志读者自己的垂钓大赛吧!  相似文献   

3.
王华良 《钓鱼》2007,(10S):5-5
我是一个钓鱼痴迷者,是《钓鱼》杂志的热心读者,也是部分钓鱼刊物的业余作者,借填写“读者问卷调查表”之机,我要和《钓鱼》说几句心里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笔耕情缘     
贺建成 《钓鱼》2013,(19):14-15
至2013年,《钓鱼》杂志已创办二十周年,可喜可贺。二十年来,《钓鱼》以生动活泼的版面、内容丰富的栏目、超前一步的思维、朴实无华的文字、服务钓友的宗旨而获得国内众多钓友的青睐。作为《钓鱼》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在长时间学习钓鱼知识和写作钓鱼文章的过程中,我既是《钓鱼》的铁杆粉丝,又是实实在在的受益人,我几乎是伴随《钓鱼》的发展进步而成长的。《钓鱼》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钓鱼知识和钓鱼思考,我能在钓鱼领域笔耕多年且获得丰收,并出版两本书,这些都与《钓鱼》的沁心润泽是分不开的。我当然也不会忘记感谢编辑们对我的帮助,同时祝贺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7,(19)
我是一个钓鱼痴迷者,是《钓鱼》杂志的热心读者,也是部分钓鱼刊物的业余作者,借填写"读者问卷调查表"之机,我要和《钓鱼》说几句心里话。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将它做好,其次还要将它做大,办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我既是个钓鱼迷,也是个《中国钓鱼》杂志的热心读者。当我看了《中国钓鱼》杂志2000年第12期卷首语《读者办刊》对我感触很大,我觉得你们“广开言路”不断创新的办刊思路很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垂钓活动越来  相似文献   

7.
李寒停 《钓鱼》2009,(14):6-7
一场席卷全国各地的《钓鱼》杂志“读者杯”钓鱼比赛,已将“我钓鱼、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所到之处引起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为延续“读者杯”在全国的热潮,2009年6月21日由《钓鱼》杂志、上海雨生渔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青岛市钓鱼协会淡钓委员会协办、青岛市友谊渔具承办的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比赛“雨生杯”青岛分站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北宅淡钓基地开赛,来自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的120名钓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相似文献   

8.
张莉 《钓鱼》2005,(11):6-8,10
2004年新春伊始,本刊发出了中国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神州大地钓鱼人的心,点燃了钓友们参与钓鱼活动的热情。“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本刊亲力亲为,举办《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以回报读者的厚爱、钓鱼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罗有年 《钓鱼》2013,(6):21-21
我有一件T恤和一件钓鱼背心,两件都是《钓鱼》杂志寄给我的纪念品,都以大红色印着"《钓鱼》杂志读者俱乐部"。已记不得是哪年哪月了,只记得先得到的是钓鱼背心,后得到的是T恤。自得到那天起,我就把它们视为重要的纪念品,是《钓鱼》杂志给我的鼓励,很长时间都珍藏着舍不得穿。直到自己那件钓鱼背心穿烂,才拿出杂志社  相似文献   

10.
致谢读者:24期《钓鱼》杂志,千余份读者调查回函单,整齐码放在编辑案头的珍贵资料,见证了《钓鱼》的2011,而在年终岁末,如果有人问起:《钓鱼》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所有的《钓鱼》人都会说,这就是我们劳碌一年的成果,更是始终厚爱我们的读者。  相似文献   

11.
十年风风雨雨的历程,铸就了《钓鱼》杂志这个著名的品牌,无论是她曾有过的灿烂,还是她今日的辉煌,无不凝聚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爱与呵护。作为编者,我也真诚地希望与作者读者一道一如既往地努力,共同雕琢《钓鱼》杂志这块瑰丽的宝石,使她更加绚丽多彩,光照钓坛。成功是以付出作为代价的,这是一条哲理,若想永远捍卫《钓鱼》杂志这个品牌,保持钓鱼技术的含金量,仅靠编者的力量是有限的,得需要更多读者、作者的支持。因此,我希望所有的作者在给本刊撰稿时,能留下一个联系电话,以便沟通与交流。有很多作者因没在来稿中留下电话号码,以致无法联…  相似文献   

12.
张新龙  任重摄影 《钓鱼》2013,(16):12-13
我是一名《钓鱼》杂志的老读者,九几年,偶然从朋友那里看到一份《体育时报·钓鱼专刊》小报,然后就一直爱不释手了,从此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以忠实读者的身份见证了《钓鱼专刊》从一份小小的报纸,成长为《钓鱼》杂志,到现在中国月发行量最大的钓鱼类期刊,深切地感受到《钓鱼》在广大钓友心目中的分量!2002年底,一个亲戚在深圳开了一家布艺公司,我因为以前在服装厂做过技术员,布艺缝制也算半个内行,亲戚力邀我去帮忙打理。临行前,将订阅了多年的《钓鱼专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钓鱼》2007,(6)
渔人美食能否简单点?我是《钓鱼》的老读者,每篇文章都看,甚至连广告都看得很仔细,因为我在里面也能发现新信息。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10岁开始就喜欢上钓鱼了,今年上高中了。在这7年里我课余时间总会去河边钓鱼,比如在北京三环路附近的昆玉河、北郊的小汤山钓场等等,凡是我能到达的地方,我总是会去的,可能因为爸爸是一个钓鱼迷的缘故吧。就这样,7年来我钓到的鱼就无数了,最大的一条是在昆玉河钓到的4千克鲤鱼,虽然比不上一些钓友钓的数十千克大鱼大,但我很满足了。2003年8月,我偶然在报亭上看到一本《中国钓鱼》杂志,便买了一本看,翻开后就立即吸引了我,各种谈经说技让我爱不释手。从这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逢月必买,买后必看,到今年已经5年了,这5年中我从没有中断过。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中,在安徽华亭湖举办的首届“世界钓法”培训班及第五十届世界钓鱼锦标赛(淡水)国内选拔赛期间,北京沃尔德公司负责人嘱我将该公司翻译的大厚本《世界钓鱼锦标赛比赛规则》中的主要部分压缩在一张纸上,以便此次选拔赛之用。 9月,我与李开君、阎景泉作为参加第五十届世界钓鱼锦标赛中国代表团先遣队成员,专程就华亭湖时大家提出的《关于世界钓鱼比赛规则》方面的疑问向世界钓鱼联盟的技术官员进行了咨询。回国后,北京沃尔德公司及我刊同仁都认为我应该将《世界钓鱼锦标赛的比赛规则》介绍给读者。于是,我仿全国钓鱼比赛规则和“光威钓王杯”竞赛章程,将《世界钓鱼锦标赛比赛规则》中的主要内容缩改为《世界钓鱼锦标赛(淡水)简明竞赛章程》,并就我所知所见,对这些内容向读者加以解析,希望能对有志以这个规则组织比赛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钓鱼》杂志的老读者,九几年,偶然从朋友那里看到一份《体育时报·钓鱼专刊》小报,然后就一直爱不释手了,从此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以忠实读者的身份见证了《钓鱼专刊》从一份小小的报纸,成长为《钓鱼》杂志,到现在中国月发行量最大的钓鱼类期刊,深切地感受到《钓鱼》在广大钓友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7.
吴世雄 《钓鱼》2004,(24):10-10
深秋的小城,秋风萧瑟。寒意并没有减弱《钓鱼》读者与钓鱼爱好者那火一般的参赛热情。”2004钓鱼推广年”的激情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八闽大地的钓鱼人也随之沸腾,期盼许久的“读者杯”全国巡回赛之盛事终于在11月28日姗姗而来。在三明市钓鱼协会、南平红叶钓具行的精心筹备下,福州、南平、泉州、三明、龙岩等县市的140名热心的读者与钓鱼爱好者,将以“读者杯”为平台,叙友情、磋技艺、增友谊、赛风格,共倡“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钓鱼是一项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的群众性活动。回顾我20多年的垂钓经历,体会不少,垂钓既健身心,又助工作。我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中国钓鱼》创刊以来,我是一个忠实的订阅者。每期收到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李茶 《钓鱼》2007,(3X):5-5
渔人美食能否简单点? 我是《钓鱼》的老读者,每篇文章都看,甚至连广告都看得很仔细,因为我在里面也能发现新信息。  相似文献   

20.
徐锐 《垂钓》2009,(9):53-53
我的养生经验是钓鱼。我是一个退休职工,已72岁。退休前体弱多病,食欲不好:退休后参加了钓鱼协会,学习钓鱼,由于参加钓鱼活动,饭量增加了,晚上能安睡,也不容易患伤风感冒了。我觉得垂钓的确能健身,想跟老年朋友们聊一聊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