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次阐述了邓演达提出的“我们的使命是代表民众谋利益”的光辉思想, 并科学地深刻地分析了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 这一思想的提出, 是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标志; 他一生为革命英勇而献身的实践活动, 是他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理想的具体体现。据此, 作者推翻了长期以来学术界确认邓演达是一位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结论, 认为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众谋利益奋斗终生的伟大的、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是忠实地执行国民党“一大”宣言、贯彻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派别,它的杰出代表是廖仲恺、何香凝、宋庆龄、柳亚子、邓演达等人。这一派别主要代表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的利益。在国民党“一大”前后,它与右派作过多次斗争,为维护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的向前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邓演达是中国杰出的小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家,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革命思想,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一、孙中山“耕者有其四”思想的提出  相似文献   

4.
作为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邓演达, 其基本的文化观包括: 一方面反“孔教”、反士大夫文化, 倡导平民文化; 另一方面则对中国文化的衰落和重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当然, 由于其职业革命家身份, 他的文化观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5.
邓演达不仅是一位出色政治活动家,也是一位笔走龙蛇的政治理论家,在创建第三党前后,他起草了一系列文件、宣言并撰写文章,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诸种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以“平民革命”思想为内核的小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政治纲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往何处去,中国革命往何处去,这是一切进步政党无法回避的问题。邓演达“平民革命”理论正是围绕和企图解决这一问题的产物。“平民革命”理论大体有如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 一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家。大革命时期,他担任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委兼农民部长,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等职。他是当时国民党内旗帜鲜明,始终如一支持农民革命斗争的人。在这期间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发表大量文章、讲话和演说,对农民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激进的小资产阶级农民革命理论。(一)“中国的国民革命,可以说是农民革命。”邓演达对中国社会从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受封建势力  相似文献   

7.
《外国文学研究》八○年第一期刊登了董星南同志的《项链三题》一文,认为我国解放后关于《项链》主题(“讽刺小市民或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的一般看法不够正确,应该是“对小资产阶级中少数人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思想作了深刻的揭露,客观上反映出了他们的经济地位极端脆弱不稳,在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下,终究逃不脱破产的结局。”我认为这种观点仍然不够准确,不尽全面。《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普通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社会环境和她的社会地  相似文献   

8.
茅盾有自己独特的“为小资产阶级写作”的文学观;其小说突出营造了一个都市新社群生活,即新知识青年群体的公共话语空间;他将对于“时代”的宏大认知注入到血肉丰满、生命勃发的女性身体中,创造出一系列小资产阶级时代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邓演达堪称是一位卓越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历经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积极从事反蒋军事政治斗争。作为国民党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领袖,他站在革命立场上,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军事民主主张,并形成了思想,在我国现代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概括起来,邓演达的军事民主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邓演达的农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民党左派著名人物,邓演达非常重视农民问题。他认为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关键,井提出了实行“耕者有其田”的解决方案。为此他支持农民运动,主张开展农民教育,以促进农村发展。邓演达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至情至理     
写文章企望有“至情至理”,这是每一个爱好舞文弄墨者追求的共同目标。然而,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朱自清的《背影》,有人认为表达了父子情深,而曾经有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誉的康生则认为体现了小资产阶级情调。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左派著名领袖邓演达先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小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家。他在大革命时期以及嗣后的几年里,突出的贡献就是在于重视农运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并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观点和主张。他的农民问题与策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传统理论界对莫伯桑的小说《项链》的理解、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认识,依旧是三十年前的“标签”——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认为“(项链)这是个追求虚荣的糊涂女子的悲剧。”。是“通过玛蒂尔德追求奢华而遭受的不幸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将“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在虚荣心支使下表现山来的卑俗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认为主人公玛蒂尔德身f:“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是其性格的第。内涵”。这砦评论表现…传统理论界对主人公性格和行为的不屑、蔑视,甚至厌恶之情!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七年武汉时期是“北伐时代的最高峰”。①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这一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武汉政府的重心”、②“有力的支柱”。③为了排除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干扰、坚持国共合作、反击蒋介石的个人军事独裁、推动国民革命深入发展,邓演达高举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旗帜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在大革命的关键时刻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机关对邓演达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高度赞扬、争取合作演变为不信任、疏远、断绝关系,到出现对抗态势。原因有三个重要方面: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左”倾错误指导;中共处在幼年时期,领导机关未能完全掌握住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并出现三次“左”倾错误;邓演达及以他为首的第三党对中共和中国革命一些问题存在错误的认识。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才对邓演达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经对资产阶级人权观进行了批判,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的人权思想集中表现在:首先必须反对侵略和压迫,以获得人民的生存权;二是必须反对封建专制,以争得人民广泛的政治权利;三是必须反对统治者的掠夺专断,主张平民享有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四是必须反对资产阶级民主,主张建立平民政权,以获得人民真正的民主。然而,他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错误地认为不必经过中共的领导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只有他所领导的第三党才能获得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民主。实践证明这是无法实现的。这是邓演达先生人权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极其广大的国家。广大的小资产阶级,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曾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中,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同样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这些小资产阶级作家走向革命的途径和历程虽不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创作道路反复证明了如下的真理:仅凭先进的创作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进步的世界观,才能不断地克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写出跳动着时代脉搏的作品。作为“五四”新文学战线的老战士的叶圣陶正是如此。他的短篇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便显示了这种前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邓演达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离不开邓演达本人的生活和革命实践。文章遵循其思想发展规律,以时间为序,认为邓演达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大师莫泊桑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玛蒂尔德这一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始终是读关注、争论的一个焦点。在常规教学中,一般对她的评价认为她是一个庸俗鄙陋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不安现状,爱慕虚荣,所以才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命运,并对她的虚荣心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以致玛蒂尔德其人竟也成了“虚荣”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论邓演达的平民政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演达是民主革命的坚强斗士,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的代表人物。他坚持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组织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同盟,通过平民革命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其平民政权观涉及实现途径、组织体制、运作原则、性质作用、政权维护等诸多层面,是系统化的思想体系,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