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吕国英 《军事记者》2002,(10):24-26
几乎所有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这就是:写新闻易,写好新闻难,写有影响力的新闻更难。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登报检讨济人作者简介:李承部,笔名济人。新华日报高级编辑。山东济南人。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有多篇作品获奖,所写评论文章《舍孔雀而取凤尾》,曾于1991年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进入80年代后,在从事新闻工作实践的同时,注意新闻理论的研究,曾...  相似文献   

3.
新闻要真实是从事传媒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行业的基本常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新闻真实性出毛病,乃至犯错误的并不少见。可见,新闻真实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赵敏 《新闻实践》2011,(9):36-38
在社会对媒体人要求不断提高、压力日增的今天,媒体人的生存现状值得关注。有调查显示,上海新闻从业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平均年限为10年。而尽管媒体人的平均工资收入不低,却仍有一些新闻从业者对于是否还要继续从事新闻工作产生了动摇。  相似文献   

5.
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平时十分重视生活素材的积累,生活对他们永远是丰富多采的。忘记生活,脱离生活,本领再大的作家恐怕亦难写出富有感染力、号召力、战斗力的“活’的作品来。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要不要进行新闻素材的积累?这个问题看法就不完全一致。有的同志认为,新闻在于“新”,只要捕捉到新事物就行。殊不知,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联系的;了解了旧事物才能发现新事物,有旧事物作衬托,新事物才更光辉照人。根据我个人10多年新闻工作的实践,搞新闻  相似文献   

6.
现在,各行各业都提出创新;新闻摄影也不例外。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会感到现在新闻摄影要出好作品越来越难,特别是地方党报的摄影记者更是难了!客观上讲是摄影记者工作的地域和设备限制,以及竞争激烈。那么,有没有办法使新闻摄影向前发展?有,那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是新闻摄影发展的希望。 新闻摄影的创新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据的,没有新闻事实就无法进行摄影,更谈不上创新。新闻摄影本身有非事件性新闻摄影和事件性新闻摄影的区别。非事件性新闻摄影在新闻事件的延续时间、采拍时间和报道时间上都有一定的宽容度,它可根据新闻…  相似文献   

7.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2):86-87
要求从事采编播的同志出手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精品,那是不现实的。不要说我们,就是那些著名的大作家,也做不到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事实上,做新闻工作的尤其是做广播新闻工作的,出精品更难。因为他们的工作讲时效,要快。“慢工出细活儿”对他们不适用。他们需要“快手出细活儿”。活儿要做得又快又好,还得精,这能不难吗?因此可以说,日常播出的那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大路货”。  相似文献   

8.
李晓莹 《记者摇篮》2005,(12):44-44
刚从事新闻的研究时,看书和听前辈教诲,我知道我们国家的新闻是党的喉舌。是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工具。从事新闻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坚定不移地与中央保持一致,为党而宣传、为国家而工作。也许是由于新闻的这些要素约束,我们国家从事新闻工作的很多人自觉不自觉的都会忘记新闻的中性原则,片面地、主观地将新闻报道成政文、论文等。  相似文献   

9.
周谧 《视听纵横》2009,(6):115-116
好新闻难抓,好的新闻标题更是难取。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抓住听众、观众和读者的注意力,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了。新闻教科书上说,新闻的吸引力,来自于导语的精彩度。——而导语所承担的"吸引眼球"的这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写短稿难;写短而好的稿子更难;写得又快又短又好,那就难上加难了。笔者常常为此而苦恼,总想写短而精的文章,但总是写得又长又平淡。特别是刚当企业报记者那阵子,一篇消息动辄洋洋千言,经编辑改来改去,才勉强见诸报端。一度时期,我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25年,其中近10年来主要从事报纸的编务以及值班总编审稿、审样工作,感受最深的是办报难,要办好办活地方党报要闻版更难。笔者认为,办好要闻版的关键足,注重把握导向、准确定位、选好头条、加强言论、注重特色等几个环节。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2.
宋弢 《青年记者》2007,(23):51-52
刚刚从事新闻工作时,写新闻稿件特别是综述性稿件时,最深的体会就是难写。常常握笔踌躇,一两天写不出一句有用的话,当时的痛苦现在想起来还很真切。而且写出来的稿子,自己不满意,别人不爱看。当时很深切的感觉是:你自已觉着好写、像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稿子,读者看起来也会觉着好看;如果写起来很难、感觉下了大工夫的稿子,通常读者也会觉得难读。但具体为什么,一时也想不明白。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新闻写作看得很容易,也有人把新闻写作看得很神秘,这都很正常。就如翟志刚在太空行走,一般人以为不敢想象,而翟志刚却始终胸有成竹。所以说做任何事难、易都是相对的。你掌握了技巧,就容易;你没掌握技巧,就艰难。事情就是这样。我从事新闻工作十七八年,大小奖项拿过上百项,还是全省的"十佳记  相似文献   

14.
大新闻教育:教育适应实践的难点与突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裘正义博士长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最近几年又进入新闻采编第一线,对新闻教育如何适应实践的需要?难在哪里?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这篇文章分析得深中肯綮,其改革设想也颇有可行性,值得一读。谨向读者诸君推荐。  相似文献   

15.
说长道短     
说长道短做好说不难也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看似简单,但要长期坚持做下去却又十分艰难的事情,我们做新闻工作,也经常碰到一些说不难也难的事。就拿编辑、记者接待读者、作者这件小事来说,新闻工作的方针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都要求编辑记者要热情诚恳地对待作者...  相似文献   

16.
两翼的快乐     
文字和摄影,被称为报纸宣传的两翼,所谓"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倘缺其一,便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报纸。而我为能在湖北日报先后从事"两翼"的工作而自豪。 1980年,我从湖北广播电视学校新闻专业毕业分配到湖北日报当摄影记者,一干就是20多年。2001年,又从摄影记者岗位转为文字记者,一晃又3年。细想此段新闻历程,转换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我们面前的客观世界是五彩纷呈、瞬息万变的,倘若沿用陈旧的、僵化的、单一的传统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采写实践活动,就会捉襟见肘、缺乏活力、难见亮色。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一种创新性思维,而  相似文献   

18.
许多基层通讯员朋友认为,在乡镇、工厂、机关、学校等从事业余报道工作有两难:新闻难找.稿件难上.觉得自己那个地方经济不发达,工作没特点,摘报道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小单位、小天地,每天就那么一些小事情,没什么新闻可抓;觉得自己成天面对的是家乡的山和水、人和事,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就是有新闻,也是“睁眼瞎”;还有的觉得地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传播手段落后,就是新闻也成了旧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记者、通讯员,如何采写到有价值的新闻稿,如何给自己的稿件取一个响亮而又耐人寻味的标题,如何在新闻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挖掘到好的新闻,如何去接触、采访各地各样的人物……庄电一,一位在光明日报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的记者,在这本书里叙《记者的天空》@新文  相似文献   

20.
新闻写作的道路是曲折的,在这条路上,不仅有阳光鲜花,而且有布满荆棘的坎坷。我是一个在新闻战线上度过了15个春秋的部队新闻工作者,1984年转业到地方后,继续从事文字工作。1988年底,我撰写的《新闻写作艺术》由山西书海出版社出版后,许多同志惊奇地问我:“在当前写书难、出版难、征订难的情况下,你是怎样写出这本书的?”希望我能披露点“经验”。凭心而论,对新闻写作艺术的研究,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