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繁忙工作中最沉重的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学校改不完带回家里改。然而,传统的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改变不了学生对作文的厌倦情绪,学生的作文能力仍难以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一直尝试、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一项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任务,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煞费苦心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虽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认真指导,在批改作文时也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形式、语言、卷面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标注,但这些工作却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学生往往在作文本到手后,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搁置一旁。教师的评价似乎对提升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乃至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笔者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避免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应尽可能地把作文看作是师生关系的连接纽带,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如此,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问题,因为作文批改最为费时、费力,甚至有些语文教师一听说批改作文就心有余悸,然而作文是我们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人人皆知,所以,不容忽视,更不容逃避。如何轻松、有效地批改作文,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了一种轻松批改作文的方法,学生易于接受,并且作文水平提高较快,特提出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常常感叹:“教语文要是不用批改作文,那就轻松多了。”的确,批改作文是令所有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以前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对文章大动干戈,直到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遗感的是,学生对教师不辞辛苦的行为根本无动于衷。批改好的作文发下去,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所写的批语认真思考,更不要说去找教师探讨。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出现倒退趋势。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之难毋庸置疑,将之称为语文教学的"瓶颈"也并不为过。而作文批改之累,更是尽人皆知,它消耗了一代又一代语文教师的智慧与汗水。过去,我一直勤勤恳恳地履行着一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批改学生的作文:每次批改作文都是非常精细,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作文教学应尝试一种比较人性化的批改方法,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作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把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我结合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尝试了一套作文批改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爱华 《学周刊C版》2011,(9):177-177
许久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软叻.而作文改评又是最让语文教师头疼的环节.不论教师批改多么努力.批语写得多么精彩.讲评多么卖力.到最后却只得到学生的草草一瞥!如何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讲评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自觉地进行写作训练.是我从教十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黄春香 《考试周刊》2012,(35):59-59
人们称赞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恰如其分。然而在这辛勤群体当中,最辛劳的非语文教师莫属。每个语文教师似乎总是忙于批改作文。而打开一本本作文本,无一不是红字满篇,"遍体鳞伤";细看改正之处,大到布局谋篇,小到别字、标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作文批改学生同样也应是主体、是主人。我们不要丢开主体,把学生自己能修改的方面也包办代替了,从而加重了自己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对学生作文全批全改,然后针对存在问题集中讲评的通病。这样,教师工作量大,批改与讲评脱节,且收效不佳。我认为把批改与讲评融为一体,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批改与讲评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堂结构,既可减轻教师工作量,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第一步,讲评前,要先讲清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与标准,使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把衡量作文的“尺子”。这一点尤为重要。 1.是否切合题意。即内容是否与题目相符。能否正确理解题意是衡量一个人独立作文能力高低的一把尺子。如:题…  相似文献   

10.
陈英 《文教资料》2010,(5):85-8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的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的作文批改方法绝不是传统的教师的全批全改.而应该是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而且可以把教师从沉重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教师了解作文教学取得怎样效果的重要判断之一,可它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一般做法就是全批全改。由于学生增多,作文批改量加大,结果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即使老师精批细改、呕心沥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批改学生的作文,可是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对当时作文的印象已经淡薄了,多数学生连看都不看,更不认真仔细地研究,教师再进行评讲,劳而无功。这种由教师单向作精批细改的传统方式,收效低微,还增加了教师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文批改的有效性呢?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作文教改实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琳 《语文天地》2009,(5):30-31
“语文难教.作文难改”.说明了语文教学难在作文的批改。学生一直误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写完了便完事。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而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并不能认真体会教师批改的意图。因而。造成了作文批改劳而少功、写作兴趣索然的现象。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变单一为多样,化被动为主动.做到“百家争鸣”.既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又可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3.
批改作文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搞好语文教学提高写作水平.批改作文是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老师常常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详改”,这样给老师增添工作量。当老师把批改好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多数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或是评价等级。因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的并不明显,教师为批改作文感到烦恼、困惑。怎样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4.
王春霞 《黑河教育》2013,(12):26-27
长期以来,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一。批改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要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和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进而实现“教师—作文一学生”一体化,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下三种方法对提高作文批改效果、加强师生情感是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难题,而作文批改更是一件头疼之事。多数教师千篇一律的作文批改方法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面对一大堆的作文本,改来改去,改得是头昏眼花。批改后发给学生,学生却不屑  相似文献   

16.
刘劲松 《湖南教育》2003,(21):42-42
对于怎样批改作文,语文教师有不同的意见和主张,归纳起来,不外乎几种做法:一是全面精心批改,二是详略批改相结合,三是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相结合,四是学生自己批改。但不管怎样,这些做法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缺陷,集中到一点,就是教师费时费力多,学生受益少。因此,如何改革作文批改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实际效果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在批改作文的实践中认识到:朗读法批改作文是解决教师批改作文难的一条良好途径。第一步,每次作文收上来以后,根据本次作文写作的要求,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拿到课堂上,由习作者自己朗读。朗…  相似文献   

17.
作文批改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树立新的观念教学理念,把作文批改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教师把更多宝贵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作文教学的研究中去,学生通过在相互批改中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秦彩芳 《成才之路》2012,(23):87-87
当前,作文批改似乎成了压在语文教师肩上的一座大山。怎样才能把老师肩上的这座山搬走,不仅要发扬愚公精神,还得另辟蹊径——引导、发动学生互批作文,就能批出一片新天地。一、下放"民间"——批改"平民化"批改作文一直是老师的"专利",如果批改作文能从"庙堂"进入"民间",学生自己也能品尝为人师的滋味,孩子们怎能不喜悦,不激动呢?但学生的语文功底参差不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新平 《课外阅读》2011,(7):294-294,300
作为语文教师,批改作文向来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之事;不仅如此,作文批改的详细与否、次数多寡,也一直是对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考评的一项重内容。  相似文献   

20.
陈芳春 《文教资料》2013,(22):41-4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作文批改应另辟蹊径,走出作文批改的困境。改变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应变教师全包大揽的“独唱”为学生互评、学生自改、家长参与的多声部“重唱”,这样才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作文批改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