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1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选择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7例)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3.5±0.4)min与对照组(6.7±1.9)min比较明显较短,各个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较低,两组镇痛起效时间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起效时间短,效果好,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1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选择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7例)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3.5±0.4)min与对照组(6.7±1.9)min比较明显较短,各个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较低,两组镇痛起效时间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起效时间短,效果好,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2%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0例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随机分成两组,R组(0.2%罗哌卡因)和B组(0.15%布比卡因),每组100例.用针刺法测量感觉阻滞平面;记录术中BP、HR及SpO2的变化;评估术中麻醉质量;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的麻醉质量均良好,感觉阻滞平面和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R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0.2%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用于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劣不同.方法:择期行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女性病人50例随机分成气管内佥麻组(G组)与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25例.G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C组选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监测两组患者BP、HR、SpO2、PET-CO2,分别于麻醉前(T0)、CO2气腹前5min(T1)、CO2气腹后10min(T2)、20min(T3)、术毕5min(T4)和术后120min (T5)记录各组数据.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完全清醒时间(min).结果:两组患者BP、HR、SpO2变化不大,充气后两组PETCO2均明显增高,G组较C组在术后120min(T5)增高、且G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min)也显著延长.结论:只要加强对呼吸的观察和管理,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苗荷香 《考试周刊》2015,(19):132-133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行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疗效差异。方法 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苏醒时间。结果 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行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保证术中血压、心率的稳定性,加快患者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M(咪达唑仑)组、G(格拉斯琼)组和NS组,手术结束时分别静注咪迭唑仑2mg,格拉斯琼3rag和生理盐水3ml,10min后开始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病人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和镇静情况。结果NS组患者恶心呕吐总发生率(56.7%)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M组(32.3%)和G组(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时M组镇静程度高于C组和NS组(P〈0.05),但Ramsay评分均未超过3分;4h时3组病人镇静程度相近。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其效果和格拉斯琼3mg相似,且未表现出明显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30例需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麻醉前30min内按晶胶比2:1快速输入液体300~400ml,患者取手术体位,选择L2-3或L3-4穿刺,腰麻注入0.25%罗比哌卡因8~12mg.结果:蛛网膜下隙注药后3min内出现麻醉平面,20min麻醉平面固定,麻醉效果确切,阻滞平面最高达T 10.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微,Spo2均高于麻醉前,麻醉前、中、后的SBP、DBP、HR变化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是一种效果确切且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阐述腰麻硬膜外麻醉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其麻醉管理相对复杂。分析其临床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一些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麻醉方式对人工流产术的影响 [方法〗将行人工流产术的291例孕妇分为三组:Ⅰ组采用静脉麻醉142例,Ⅱ组采用宫颈局部麻醉并用安定阿托品95例,Ⅲ组为对照组未采用任何药物54例,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Ⅰ、Ⅱ组的镇痛效果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但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静脉麻醉及宫颈局部麻醉结合安定、阿托品的使用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人流并发症的发生,对人工流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严重问题,孕妇也不例外。这类患者在分娩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及出现异常情况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大大超出体重正常范围内增加的产妇。文章对肥胖产妇行剖宫产术时麻醉的病理生理改变、麻醉方式的选择、围术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全面探讨此类产妇的剖宫产麻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碘伏纱布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近10年来我院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采用宫腔碘伏纱布填塞治疗的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出血病人中,成功24例,总有效率96%,失败1例,为胎盘早剥所致子宫胎盘卒中引起凝血机制障碍行子宫全切除术。所有病人预后良好,未发生宫腔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术后给予2%催产素维持静脉点滴,24h去除纱布。结论:宫腔填塞碘伏纱布是一种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效果好见效快,安全可靠的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大出血的方法。成功率高,既控制了出血,又保留了子宫,避免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2.
超大断面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变截面的设计,其施工的要求较高。超大断面的构成主要由合修过渡到分修依次扩大断面构成的。超大断面隧道与普通隧道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体现在开挖作业、断面高、变截面等方面的难度较大。本文以我国的某项超大断面隧道工程中变截面段的施工进行分析,总结了变截面施工的难点与技术的要点,旨在提高超大断面隧道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7,(14):89-90
书法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内涵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探究书法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婴幼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20例),Ⅱ组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HR、MAP、RR、SPO2并分别记录,观察患儿苏醒时间及有无并发症.结果:Ⅰ组患儿切皮时、手术5min、10min及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相比元明显变化(P>0.05),术中未出现低氧血症,呼吸道分泌物少,苏醒后有1例哭闹,余醒时平稳;与Ⅰ组相比,Ⅱ组切皮时、手术5min、10min及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增高,与诱导前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术中有1例出现呼吸抑制,经面罩吸氧后缓解,有4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所有患儿苏醒时间均长于Ⅰ组,且有哭闹现象.结论: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应用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种根管长度测量方法在不同牙髓状态下的相关性和有效率。方法随机选择患者有效根管170个,其中活髓根管94个,死髓根管76个。运用手感法、电测法及X线法分别进行根管长度测量。运用统计学相关函数对它们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管牙髓在什么状态下,电测法与X线法的相关系数r都是1.0。且电测法与X线法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达88.24%。结论临床运用电测法和X线法相结合的方法是进行根管长度测量最为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对患者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F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R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HR)、无创血压(SBP、DBP和M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记录入室后(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min(T2)和5min(T3)时患者的HR、SBP、MBP、DBP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诱导前后自身比较,在插管后1min时,F组患者的HR、SBP、MBP、DBP各数值均显著上升,同时R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R组患者T1、T2、L时的HR、SBP、MBP、DBP均显著低于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芬太尼,瑞芬太尼可显著抑制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层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en组)。分别测定诱导前即刻(T0)、插管后5min(T1)、切皮后5min(T2)、术中20min(T3)、拔管前即刻(T4)、拔管后5min(T5)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Fen组T4时点各指标均高于T0,且均高于Su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更稳定,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深度静脉麻醉胃镜检查术后患者不适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9月-2010年10月某院深度镇静麻醉胃镜检查术受检者270名,术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记录受检者术中术后多项指标,分析深度镇静麻醉胃镜检查术术后患者不适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不适的影响因素有年龄、BMI、是否患有冠心病、是否曾经做过胃镜检查、术前心理是否紧张、术中是否出现呛咳和躁动、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结论对于年龄较大、肥胖、患有冠心病、以往从未做过胃镜检查、术前紧张、术中出现呛咳躁动、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长的受检者应在术中密切观察其呼吸、循环受抑制情况,并在术后延长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