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看了清冈卓行先生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觉得实在有许多话想要说,在此写点字谈谈自己的浅薄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眼中,维纳斯因偶然“遗忘”双臂而意外获得了非凡的美学价值。清冈卓行是从雕塑艺术角度欣赏维纳斯,还是从人生角度来探讨人生的残缺与完美,让人浮想联翩。于是,读过清冈卓行的散文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读者对其及其文章的赞美与批评也就同时产生。  相似文献   

3.
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一出土,它的残缺式的完美便震惊了艺术界。艺术家们一方面对它的美不遗余力地推崇着,另一方面也为它的断臂进行着元休止的猜测和努力而无助的补救假设,但最终所有的复原企图都成了画蛇添足。日本的清冈卓行就对这些复原企图表示了愤怒,并且用的是艺术的名义。细读《米洛斯的维纳斯》,不难发觉清冈卓行只不过是借之阐释自己的美学观念罢了,他对维纳斯雕像断臂不可复原的理由并不足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4.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座令人销魂动魄的雕像。“抚摸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罗丹艺术论》P28,下文凡括号中带数字的皆出此书)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中的独特审美,又把我们带进了另一番视野开阔的艺术空间。他抓住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有一个艺随笔单元,选录了朱光潜的《咬嚼字》、林庚的《说“木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等章。艺随笔的选人体现了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素养的指导思想。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艺随笔教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提起断臂的维纳斯,有些人认为她是“残缺美”的代表。《断臂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李钟淮)讲:“在当时众多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中,大都首先强调的是感官上的美,而米洛斯的维纳斯,却把她提高到古典理想美的高度,使形象具有一种崇高的内在精神美。”《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清冈卓行)言:“她是  相似文献   

7.
尹薇 《教育文汇》2003,(10):37-37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幅著名的石雕像,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文章中认为“米洛斯的维纳斯双臂残缺,不但不对此感到遗憾,相反,认为它‘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艺术观点,我先布置了以下几个思考  相似文献   

8.
提起断臂的维纳斯,有些人认为是“残缺美”的代表。《断臂的维纳斯》一文的作者李钟淮讲:“在当时众多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中,大都首先强调的是感观上的美,而米洛斯的维纳斯,却把它提高到古典理想美的高度,使形象具有一种崇高的内在精神美。”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言:“她是为了自己的丽姿,无意识地隐藏了那两条玉臂,为了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为了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说实在的,这些言论总让人感到有点玄。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家清冈卓行,他的美学随笔写得富有诗意亦富有哲理。比如《米洛斯的维纳斯》,诗意中让人浮想维纳斯的美艳,哲理中又发人深思——他在本文中想要为人们塑造出一个怎样的美女形象,又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审美意识呢?  相似文献   

10.
方克明 《语文知识》2003,(10):31-31
清冈卓行《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作为自读课文编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它的观点是: “维纳斯双臂残缺,反倒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想象成这样,也可以想象成那样,有无穷无尽的美感。”由于文章在表述上带有一定的理论性,因而显得有些深奥难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文章难点,把理论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说清楚。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习惯于惊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那夺人心魄的神秘美感,而扼腕叹息她因为失去双臂所留下的遗憾时,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却大声告诉人们:“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谈美学理论的“至理”美文。作者清冈卓行从出土的古希腊美神阿佛洛狄特①的断臂谈起,阐发了一番有关“缺憾的美感”的美学道理。其理论精髓是:“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这是一种有别于自古希腊直至…  相似文献   

12.
阅读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可以一气呵成,但思考的目光却可以一直驻留于作者用情感挥洒成的文字中;驻留于作者留给我们二度创作的想像空间中;驻留于作者对断臂维纳斯缺憾思绪的旋涡中。  相似文献   

13.
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以下简称《米》)选人高中课本第二册.大家对断臂女神缺憾美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细细品读《米》作,反复斟酌众人的解说、举证,发现了一些让人糊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是一尊将古典理想美和崇高精神美完美结合的惊世之作,人们在由衷赞叹的同时,也会为她没有双臂形成的不完整而感慨万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应该是赞叹和遗憾的千万欣赏者之一,可是他为什么偏偏又说"她必须失去双臂",如果有真正的原形他也会毫不留情地否定掉吗?什么是美,什么是清冈卓行眼中的美,清冈卓行的美学观能被众人认同吗?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般娇羞,遮遮掩掩;那么,我要说日本作家清冈卓行手下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更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那般朦胧,百看不透,令人浮想联翩,意兴盎然。作者一开篇就这样写道:“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一个奇怪地念头忽地攫住我的心。”这里作者着  相似文献   

16.
教罢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我颇受启发:维纳斯之所以秀丽迷人,就是因为她失去了双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缺憾之美”,从而激起人们丰富美  相似文献   

17.
清冈卓行的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对一个举世闻名的审美之谜,提供了一种有趣而又富于启发性的解释。其独特的见解,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就一般而言,美是讲究整体性和有序性的。可是,米洛斯的维纳斯这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二册)《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出自日本作家清冈卓行之手。观点新颖精辟,语言生动富于思辨。可能由于翻译的缘故,有些语句存在着语病和不合乎汉语规范的现象。现仅从汉语表达规范要求的角度,试对课文中一些语句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虽说美学的命名,公认是自鲍姆嘉登1750年提出Aesthetics始,可是从古至今,这都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领域。大凡什么事只要一和Aesthetics攀扯上便麻烦多多。手边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文章很短,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时间也不长,可是那笔墨官司竞一直未曾了断,这令人想起柏拉图的那一声千年浩叹:美是难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教材第二册有一篇日本诗人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行文优美,激情漫溢。但这篇课文却难倒了语文老师。大部分语文老师采用一种简单的解读法,在教师用书的引导下,去肯定作者的观点,但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