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平健身球     
“揉球健身法”,是运用生物场、意识场和自然调节场对自己或他人进行身心调节的一种健身方法。 心平健身球是心平健康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心平健康学调治方法之一。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调治方法(如:写病法、对镜法、规律法等)结合使用。在学习心平健康学理论的同时,配合使用心平健身球进行调整,对疾病的调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以悟治病     
学习心平健康学对社会能起到平衡、稳定的效应,它与一般的治病方法不一样,需要自己能进入治病的状态。有的人说我想了那么多事,为什么病没好?因而对心平健康学产生失望情绪,又去找新的方法。心平健康学是一个新的学科,也有逐步深入的过程,需坦然地面对。不足的地方要继续研究、不断完善。我们最初治病时以参事为主,大家把引起自己着急、生气、害怕的各种事写出来,有的人想到后病好了,也有的人想到了,但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事虽然想  相似文献   

3.
【心平健康学讲座】心平健康学系列讲座刊登后,有很多读者来电反映,在运用这种理论给自己调病时,在反思当中把引发不平心理的事物及不自然的观点找到了,却不知如何想开,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将在下面的讲座中以自然平衡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重点谈一谈如何想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平健康学的理论能解决人的痛苦,使人明白不平的心理可对身体造成影响,心理状态平和的人不容易得病,既使得病也不用害怕,都是由于自己过去不平静的心理所致,只要改变观念,把当年不平的心理去掉,不但病能治愈,而且心性也能得到提高。有些学员在听磁带时由于治病心切,往往不注意理论的接受,常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听磁带首先不要带有各种欲望,静静地听就是在接受一套想得开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一套想得开的  相似文献   

5.
心平健康学除了有系统的理论学习,还有专项学习。在心理调治心脏专项病学习班中,经过心理调治,许多学员在心脏病好转的同时,膝盖的病症也有所缓解。如:有的学员原来有下蹲、行走困难症状,经过心脏调治后自然减轻。而在心理调治膝盖专项病的学习班中,许多学员在膝盖病变好转的同时,原有的心脏病症也得到改善。通过研究疾病的心理规律,发现心脏和膝盖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有共同的心理规律。心脏的最主要功能是:为人体提供传输物质时所需的动力,人体由心脏向全身传输物质时,心脏提供初始的动力,而由全身向心脏传输物质时,则要靠膝…  相似文献   

6.
对镜反思法是心平健康学病因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是通过得病规律,研究病因的方法。此种方法是心平健康学查病、调病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通过万事万物的比类,把人们犯病的规律当作镜子,找出得病的缘由,以便有效地解决它,这种方法对那些有规律的犯病和因某种事物作用能够产生轻重变化的疾病的调治,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心平健康学”,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人的一切都与自然息息相关,人对自然平衡的不理解,在生活中产生过激亢奋的心情,都会受到自然力平衡规律的约束,给自己的身心带来痛苦。现在我明白了“病由心生”、“病须心解”的道理,我要以“心平理论”为武器,把过  相似文献   

8.
腿痛怎么办?     
读者常打热线电话说:心平健康学的理论很好,很想学会这种方法,但自己能学会吗?为便于读者用这种方法给自己治病,我以后要多写一些给患者咨询时的病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再参照《心灵的潜能》一书中的治病规律,运用心平健康学给自己治病。  相似文献   

9.
王中平 《健身科学》2005,(11):16-17
阴阳是中医辨证的总纲,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失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调整的方法有内治和外治,而阴阳平衡是调治的目标。我经过多年对中医内因理论的研究,延伸、发展出一套消除内因,达到内治的理论和方法。我们称它为“心平健康学”。“心平学说”认为:人受制于心,心法于自然;  相似文献   

10.
心平健康学是一种以自我心理调整、自我疾病调治为主的保健方法。所以学习心平健康学,首先要同自己结合。同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同自己的疾病结合;同自己的弱点结合;同自己的逻辑观点结合;同自己的性格、秉性结合;最根本的是要同自己那颗心结合。  相似文献   

11.
学习心平健康学使我们知道了,人患病是所存信息作用的结果,若想祛除疾病、心身健康,就要对自己原有不合于自然的观点、逻辑进行一次变革。使自己那颗心趋向坦然、合于自然、回归平常。心平健康学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心平健康学的实践者。下面我们对如何学习心平健康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探讨,愿它成为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2.
对镜反思是我们调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平健康学查病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比类,使我们把过去时空中有关的残留信息,从这面镜子当中反映出来,用自然平静的心情,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把残留信息(病)去掉。下面我们继续根据对镜反思的中心内容,给大家谈场地对镜法、颜色对镜法和比类对镜法。一、场地对镜反思法什么是场地对镜法呢?是指有  相似文献   

13.
心平健康学的参悟,是以心平健康学的五条基础理论为核心,以自然力平衡论为主导来进行的。从人体患病的根源讲,前三条理论是人体患病的因素与来源。针对前者,第五条理论则是祛除疾病根源的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差别。这和我们每个人的悟性,也就是参悟深度和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考和醒悟的意思。反参的本意是将过去事物中不自然的想法、不平衡的观点,用现在平静的心情去想开。用现在的想法回忆过去,能反过来想、辩证地想、自然地想,目的是将残留在体内的不良信息,也就是病祛除。有些人…  相似文献   

14.
心平健康学讲座 想开理论很重要、很关键,不仅对调病,对整个人生都有影响。静下来想-想,人生每一次亢奋后边都伴随着一个倒霉,你把-个事想得特好,后面的结果不会满足你,不可能会心想事成,假如你把家庭、婚姻想得特好,结婚后你会很失望。对孩子想得特好,孩子会磨你,把你磨凉了,把你磨得无所谓了,才可能有好结果。你总在激动的状态下干事情,磨难就会来平衡你。这是自然平衡的规律、这是法  相似文献   

15.
有些学员学习了心平健康学理论以后,按照规律进行反思治疗,时而有效时而无效,不知是为什么?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下回答。我们在用心平规律进行治疗时,首先要在平静的状态下,按照"想准、想对、想开"的三个原则进行,才能有很好的效果。平静治疗状态:一个是治疗时的整体状态,另一个是想到某事物时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是我们几千年文明古国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有很多同志为发扬祖国的中医事业而勤奋地钻研,这里我和大家一样也正在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长期以来,我们所研究的心平健康学,提倡的是心理健康。即病从心起,心理影响生理,因而人的每一种不良情绪、每一个执著的观点和各种不自然的想法,都将导致人体内气血的不良运转,以至于给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带来病变。由此看来,人体内气血的运行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关于这一点,心平健康学理论和中医理论提出的百病皆由心生的观点,颇有相同之处。但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学习心平健康学教材和听王中平老师的录音带讲座之后,我在思想认识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认识到了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全息宇宙的缩影,人的一切都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自己以前由于不知道自然力和平衡论的规律,在喜、怒、哀、乐等情感方面的不自然观点和不平静的心情,给自己的身心都造成了灾难,“百病皆由心生”是言之有理的。找到了得病的根源之后,再用心平健康学理论的第4条,在平静的心态下,用合于自然的观点反作用人体内的存留信息,可将存留信息(病)祛除掉。这就是要重新认识自己,改变旧的观念,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多理解他人,反参自己…  相似文献   

18.
自心平健康学讲座刊登以来,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他们对“病由心生,病由心解”的理论很感兴趣,有的读者又购买了讲课磁带与《心灵的潜能》一书,进行系统学习。常有人来信或来电,咨询怎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大家要多看理论篇中自然力平衡论的理念,多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以往的经历相联系,今后遇事要用平衡的心态去把握,把自己当年遇到的挫折、不顺,用自然平衡的理念再重新处理一遍,疾病就能得到缓解。以后我会多给大家讲一些实际病例,以便大家能从中得到启示,希望大家多学习,能运用心理规律进行自我调整,当好自己的保建医生。  相似文献   

19.
心平百问     
咨询热线:010-84482076一问:学习心平健康学有什么益处?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了,所以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疾病多种多样。有病就要上医院,但医生能治好你身体上的病,却无法告诉你致病的深层心理问题,打不开心中的结,执“迷”不悟,你就无法彻底摆脱病魔的威胁。反复出现、纠缠不断的疾病令患者苦不堪言,学习心平健康学后,你就能掌握“心平气和”地想开疾病的方法,从而为自己开辟出一条通往健康之所的捷径。第一,您自己就是大夫,就可以开“药方”。身体什么部位出现不舒服症状,用定向规律来查找病因并进行自…  相似文献   

20.
认识自己     
人们常说:人生最难的就是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的前提是要认识自己,我认为认识自己也是很难的,学习心平健康学,并用心平理论给自己调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发现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但通常人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观点和状态,就像两个人相对擦玻璃一样,双方只看见对方不干净的地方,很难发现自己这一面脏的地方。这时可通过看别人的状态,回来找自己,想想自己是否也有相类似的状态。过去的事忘了怎么办?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反映出来,通过这些事提醒你,这就是对你存有这类信号的平衡。当你看不惯什么人、什么事时,你就很容易碰上这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