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速,网络等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党报副刊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困境:各种生活资讯专刊应运而生,成为报纸参与媒体竞争的生力军,在一片"减幅"声中,党报副刊版面相对萎缩,影响力日渐下降。另一方面文学进入多媒体时代,有了更多的出路,它与电视结合,产生电视散文;它与网络结合,  相似文献   

2.
潘虹 《新闻实践》2014,(6):78-79
在网媒兴盛、文化娱乐新闻日益泛滥的时代,如何办好报纸副刊?在实践中,我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本土文化,精耕细作,使得《文化周刊》成为温州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来自读者的一片叫好之声,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温州日报文化副刊多年来立足本土的办报理念的肯定,上级领导、主管部门也多次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经济活动作为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常常能多方面的体现文化传统,与文化密切相关.因而,经济报道在某种程度上看,要考虑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或者说要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经济现象.文化内涵决定了经济报道的丰富性,文化因素以它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更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文化力"的内核已注入到经济结构中,这促使传媒人员要用全球意识去报道微观经济,其中除了从生产、管理、技术等视角人手外,也可以从文化视角人手报道,以拓展经济报道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赵玉君 《青年记者》2012,(35):34-35
高校校报副刊是校报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版面一起,共同承担着舆论宣传和文化传播的职能,正所谓"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一份好的副刊,会给人回味悠长的感觉,让人有收藏的欲望。校报副刊在昂扬向上的主题之下,要兼顾内容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龙应台有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社  相似文献   

5.
——“休闲”掩护下的文化轻浮。副刊的有用性和可读性必须坚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现在有些副刊在“休闲”的掩护下,泛滥文化轻浮。什么“美腿”、“丰唇”、“扮靓”,什么“美食”、“时尚”、“健身”都出版在副刊版面上。这些所谓的服务性文章,满足的只是少数人的感观需求,看不到副刊应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档案社会宣传的文化视角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贞 《北京档案》2011,(8):25-26
本文主要探讨档案部门在开展社会宣传工作中,如何从文化的角度选择宣传视角,以使社会公众更能从文化思维的范畴加强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建议以介绍档案中丰厚的历史底蕴、档案信息的原始性、重要性,挖掘档案中的休闲文化、介绍档案文化活动、展示视觉听觉文化和展现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信息的融合、中外档案信息文化的交流融合为切入视角,做好宣传。  相似文献   

7.
追求真实、揭示真相,这是新闻传播内在的、规律性的要求,也是档案行业报副刊最吸引读者眼球的所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档案的历史真实优势,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文艺副刊是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政治方向、读者对象、风格上与正刊保持一致。在内容上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作为地市报文艺副刊,更要在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才能受到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挖掘地方独有的文化底蕴 地方特色是地市报文艺副刊的一个亮点。要凸现鲜明的地域性,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本地区的文化风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南京日报》全新改版,副刊按照报社"责任铸就形象"的总要求,突出"以和谐理念打造和谐副刊",推出了一些全新的副刊版面,得到社会好评,很好地发挥了党报副刊在体现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中应起的作用。我们将这次尝试归纳为以下三点。"以人为本",根据读者需求设置副刊版面,体现和谐文化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0.
西南交大初始于唐山,与唐山这个中国近代工业重镇同生共长。其"唐院四少"之朱泰信是交大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他爱国亲民、以校为家、传道授业、学术造诣深厚。梳理他的历史资料,有利于我们深入挖掘交大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交大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报纸副刊,尤其是在文化多元、新媒体挑战强劲的形势下,党报副刊到底该坚持什么,弘扬什么,倡导什么,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笔者认为从事党报副刊工作的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董保纲 《新闻窗》2013,(1):75-75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报纸专副刊也离不开自己生存的地域。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历史传承、生活习惯、发展水平不可能与其他地方完全相同,地市级报纸专副刊更要立足本地所独有的文化氛围,下大力去挖掘整理本地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既是媒体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更是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赵阳 《新闻战线》2012,(8):102-103
副刊编辑要独辟蹊径、深入开掘,通过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新闻事件,探寻新闻背后的文化元素,将内容的新闻性与人文性进行融合,从而彰显人文情怀。当今社会,新闻策划早已成为各类媒体竞争的有力武器。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通过优秀的策划来提升内容的  相似文献   

14.
地方报纸副刊应将传承地方文化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努力方向,自觉担当起地域文化发掘、弘扬的重任。应深度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积极扶持地方的文艺创作,弘扬本地区的民风民俗等文化土特产,努力将副刊打造成为地区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由于报纸副刊的版而减少或在文化事件报道、对所在城市人文历史、城市地理、本土文化资源挖掘等方面的弱化等因素,使报纸副刊的作用在读者眼里越来越淡化,报纸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更是被逼向一个日益逼仄的空间里,这就需要报纸文化类专副刊的编辑在策划、选题、编稿等方面能够发挥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意识也随之增强,而报纸的文化副刊顺应这一变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培养文学新人为主的文学副刊,到二十一世纪初以新闻性和服务性见长的综合性副刊,再到今天大量涌现挖掘整理地方传统文化,全面介绍地方文明史的文化性副刊,在副刊中开辟专门的版面系统整理和介绍地方文化,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前所未有地展露,并发挥着它的力量.副刊报人应该认识到这种力量,并把它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展露纳入我们的视野去报道和推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看待文化的力量,副刊就不再是单纯地迎合社会热点和宣传热点,报道的视野会更广,目标也更远.本文从文化视角、精神寻根、文学坚守、策划深耕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副刊对文化力量的关注与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纸,从本世纪初就存在着两个相互依赖的最初表现形式,一是报纸的新闻性,二是报纸的娱乐性。而后者常常又起着相当大的迫你式的阅读作用。21世纪初,中国报纸副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其种类之多、花样之新、包容量之大、批评讽刺之尖锐,是历史上任何文化兴盛时期都无法相比的。报纸副刊不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它的基本属性没有丢,就是副刊内容的文化和生活互相包容。这类副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文学副刊普遍存在格调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在情感观念上的起伏变迁视而不见,认为小小的副刊无法担此重任-而对生活中的小情调、小情感,却极尽铺张与渲染.这显然是文学副刊的误区,要让文学副刊真正成为反映社会文化思想的标尺,就要求编辑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副刊,在革新求变中为它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0.
刘少雄 《新闻战线》2015,(5):107-109
在互联网时代,纸质媒体受到冲击,地方报纸副刊如何稳住阵脚并保持长盛不衰的魅力?闽西日报副刊把"挖掘本地文化,彰显闽西特色"作为办好副刊的重要抓手,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老树发出新枝、开出新花,使报纸副刊保持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快速崛起,纸质媒体受到强烈冲击,不少地方报纸的副刊纷纷改弦易辙,抛弃本土文化,以片面追逐"时尚""流行"来取悦读者,其结果就像今天的房地产热,表面上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