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续教育服务老龄群体灵活就业既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继续教育服务老龄群体灵活就业的现实需要,发现我国继续教育在服务老年群体灵活就业过程中存在顶层制度保障缺位、高校继续教育对老年个体的赋能尚不充分、老年大学课程资源与“老有所为”契合度低、老龄群体封闭思想亟待转变等多重困境,并从“完善继续教育政策内核”“推动高校继续教育与‘老有所为’有机融合”“重构老年大学课程结构,兼顾‘所乐’与‘所为’”“转变老年个体观念,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等方面入手,试图为继续教育服务我国老龄群体的灵活就业问题找寻中国式现代化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对学校来讲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首先是办学现念的现代化,“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3.
颜耀忠 《班主任》2003,(5):27-28
班级群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群体心理良好,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优化;一个“乱班”,其班级群体心理有问题,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劣化。所以,优化班级群体心理,可以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观念现代化的探讨魏旦成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个重大课题,内容十分丰富。“三个面向”既包括了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又包括了教育手段和教育观念等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则是教育观念。如果教育观念不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观念”的认知,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在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群体还是个体仍然有诸多陈旧、落后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属性的“教职观”,被动、他主的“发展观”,僵化、静态的“角色观”,本文着重从以上三个角度探讨制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观念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观念在近代的演变。文章认为,原始社会的“公天下”的群体观念,进入私有制社会后,出现了质的演变,产生了“家天下”的群体观念,并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主干。这一观念与西方最迟在古希腊时代就已产生的重视个体的政治文化迥然不同。进入近代后,尤其是从戊戌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用西方的自然权利学说对“家天下”的群体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清算。这一清算虽然未能建立起个人主义观念体系,但却使传统的群体观念发生变化,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以“民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即强调整体的“民权”。这与以君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有着质的区别,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观念在近代的演变。文章认为,原始社会的“公天下”的群体观念,进入私有制社会后,出现了质的演变,产生了“家天下”的群体观念,并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主干。这一观念与西方最迟在古希腊时代就已产生的重视个体的政治文化迥然不同。进入近代后,尤其是从戊戌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用西方的自然权利学说对“家天下”的群体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清算。这一清算虽然未能建立起个人主义观念体系,但却使传统的群体观念发生变化,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以“民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即强调整体的“民权”。这与以君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有着质的区别,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实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工程。教育现代化至少具有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以及办学条件(包括校舍、设备、技术手段方面)的现代化;二是教育在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三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等方面的现代化。显然,教育现代化包含教育“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而后者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和深层目标的“软件”,则更为重要。我们在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时候,首先要把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现代化教育观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必须确立如下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是教育现代化的最基本问题 .转变陈旧的观念 ,树立和倡导先进的观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课程现代化的标志是创建面向 2 1世纪的“整合”课程 .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包括标准参照、标准特色、标准主体、标准构建原则和标准内容等五个方面 .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经验给河南省教育现代化的思路和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我们迎来的是一个“群体时代”,群体的作用从未如此凸显。然而个体却在群体现象普遍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无意识”状况,由此使得群体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承载负面价值的危险。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更好地适应群体时代,我们必须把握住影响群体性观念的重要因素。从文化层面对个体生活世界的认同对于个体在群体中发挥作用具有积极意义,进而群体层面观念的表达也获得了实现其正向价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观念转变中的“观念传授”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教育观念转变问题上,强调“传授观念”的模式值得探究。杜威的分析和梁漱溟的经历表明,观念的转变不是通过“传授观念”完成的,而是个体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单纯强调“传授观念”模式可能使教育改革出现“局外人”现象,从而妨碍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现代化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语文“双基”内容要与时俱进,语文素质教育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建立多元的、立体的语文素质教育体。唯此,语文教育才能健步迈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是教育现代化的最基本问题,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和倡导先进的观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课程现代化的标志是创建面向21世纪的“整合”课程,教育现代的化的标准包括标准参照,标准特色,标准主体,标准构建原则和标准内容等五个方面,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经验给河南省教育现代化的思路和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团队精神是个体与群体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的融合,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产生互动互补的“共振效应”。教师个体劳动质量高,群体又能拧成一股绳,教育质量就高,就能创制教师个体亮丽的“人生名片”。故团队精神之于教师,犹如大川之于高山,不可或缺。而要营造教师良好的团队精神必须把握好“三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生活世界中,教师文化是教师参与教育生活的样式。教师个体文化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生活风格和独特“面孔”,教师群体文化是教师个体间在共存、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家族相似”特征的文化样态。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它是在教师的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间的互依互动关系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富有变化的群体,每一届学生,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个群体中的个体也是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个体与个体干差万别是很正常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因材施教。学生是“脚”,教育是“鞋”,教师就是造鞋人。造鞋人如果不了解“脚”的大小、形状,怎么能造出适合“脚”的“鞋”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素质教育与语文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就是实现从传统的旧的教育思想到新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两个重要问题是语文素质教育和语文教育现代化。要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现代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现代化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语文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质指的是什么呢?根据现代社会的知识内涵分析,知识可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微课程是针对个体、较小的群体,以及群体中某些微小的生命教育现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实施的微课程。可利用微课程“短”“小”“灵”“快”等特点,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活着、活好、活出价值三维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感。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类生命体是由个体生命体、家庭生命体、群体生命体三元构成的生命体,教育应该划分为由个体意志主导的个体自我教育、由家庭意志主导的家庭教育和由群体意志主导的群体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给予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智慧,即建构个体灵魂的雏形或树立个体生活的最初立场,它不但使个体认识到“我”是什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我”之外的一切,而且培养个体完善的心灵。人类家庭教育的行为,内在地实现着人类对后代的生命之爱、后代的独立生存、家庭生命体的利益和家庭的精神追求,外在地构成了教育大厦的基础,制约着个体人生的教育成败和事业成败,进而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结构和发展。家庭教育的亲和性、内在性和先在性,决定了不能以辅流教育来界定其存在,它也不是社会教育向人生早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怎样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通行证”。但中国传统教育的“划一性”“封闭性”和“机械性”导致了个性化教育的重大缺失。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和完善物质条件是获得这一“通行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