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1月9日,由国际奥委会宣传部和北京奥 组委新闻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与北京 2008”国际媒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 主席刘敬民、蒋效愚,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凯文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两会”的闭幕,喧嚣热闹的媒体大战也暂时告一段落。作为一名第二次参加新华社“两会”报道的年轻人,笔不但对这个每年例行的政治活动的新闻报道加深了理解,对于如何将“两会”英报道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引入日常的新闻实践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感受。草录如下,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3.
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已于5月18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一场新闻大战的硝烟也已渐渐散去。作为将《财富》论坛引进中国并再度成为此次论坛的协办方,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赋予了论坛“财富与文化互动”理念的同时,也以他们精心细致的组织工作和良好的传播效果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那么这次论坛给媒体带来了什么?又给传播界带来什么?媒体将在论坛之后感受一个怎样的财富中国?经济与文化结合下的中国要向世界展示什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负责此次论坛协办工作的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钱小芊和国务院新闻办国际局局长江伟强、副局长徐英。以下是采访中的答问。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本文作者参加了以色列“莫沙夫”项目“针对社会变化的媒体战略”培训。该培训共有来自非西方和非阿拉伯的亚、非、东欧16国27名资深媒体人士参加。期间参观了以色列外交部,并与以色列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一位中国媒体人,感受作为世界焦点的以色列,他们新闻发言人如何面对媒体,如何看待媒体,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7,(3):14-15
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两会”本来是中国国内的会议.但已为世界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境外媒体竞相来华报道“两会”,其中很多外国记者在华时间不长.中文不算流利,却是新闻业界的“老手”,捕捉中国新闻的敏感度很高,提问犀利老到。随着传媒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境外媒体向所在国总部发稿也更加便捷。面对重大新闻他们的发稿速度也毫不逊于中国媒体。那么,外国媒体记者在“两会”报道中有何难忘的经历?他们对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有何期待?他们惯用何种方式捕捉“两会”的新闻线索?这些都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即将开幕之际,我们走访了两家外国媒体驻京记者。下面刊发的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两会”。  相似文献   

6.
以“印象·北京”为主题的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双年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100位女美术家,近200件中国画、油画、水彩、素描、雕塑等作品,构成一个美丽的多棱镜,引导着人们用特有的审美视角感受北京这个城市。色彩浓烈的油画京剧人物、邻里话家常的泥塑人物,还有北京公园的晨曦、在奥运五环旗下放飞的和平鸽,一件件作品都表达着女美术家对“2008奥运”的衷心祝福,同时也在唤醒着人们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施乐生这些天成了北京追逐奥运赞助商新闻的那些媒体的焦点,麦当劳的活动一个接一个,作为这家公司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他也依次次亮相.  相似文献   

8.
刘景 《对外大传播》2013,(12):44-46
2013年两会以后,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两会”的同时,也对“中国梦”进行了详尽阐释,从“中国梦”的人文内涵、实现途径、现实意义,到“中国梦”在经济层面的机遇和挑战,并以此来分析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预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判断中国的改革路径与面临的风险。比之欧美媒体,俄罗斯媒体对于“中国梦”的解读更趋客观和理性。尤其要着重指出的是,俄罗斯也有重新振兴国家的梦想,许多专家都认为,两国在实现各自发展梦想的同时有着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担当发言人的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这是他自2005年8月上任后第二次在这里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推进,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对外大传播》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感受了蔡武主任与中外记者近距离展开的答问和交流。记者们尤其是境外记者提问踊跃,会场气氛如同2005年年终蔡武主任履新后第一次亮相新闻发布会时一样热烈和活跃。在用了8分钟左右的时间简要作了介绍后,他将一个多小时留给记者提问。散会后他还在台下与上前围住的记者们继续交流了10分钟,他说:“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媒体更直接地沟通,也是我的愿望,我一直在推动。”记者们都笑了。  相似文献   

10.
章于炎博士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此次外文局财经报道培训班的美方合作方。 在网上查询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媒介融合”的倡导者,几年以来他在中外媒体交流上不断地搭桥牵线,力求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让中国新闻工作者看到大西洋彼岸的新闻视野,同时也让美国新闻同行了解中国新闻人的追求与困惑。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次的“两会”是各家媒体的必争之地,也是记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两会”报道有两个特点:最大的现场性报道和最大的程序性报道。一方面,“两会”信息海量,新闻不断;一方面“两会”突发情况少,新闻难出彩。这要求记能从细节中发现魔鬼。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两会”历来都是亿万人关注的焦点,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全国“两会”见证着中国的发展进程。2006年三月,一年一度“两会”的召开,为首都北京增添了春的气息。有人说,今年的“两会”是中国人用智慧决策未来,用爱心规划家园,用责任拥抱世界。它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它给信息传递者——媒体,提供了一场“盛筵”。“两会”上,海内外数百家媒体、2000多名记者,齐聚北京,媒体之间的竞争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两会”的声音通过媒体传遍世界各地。记者的身影闪现在会场内外,构成了“两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结束了夜以继日的紧张采访,还带有一身的征尘,但谈起十多天的所见所闻,许多记者还沉浸在感奋中。我们向新华社对外部、《中国日报》、新华社上海分社、《今日中国》、中国网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媒体的上会记者们约稿,请他们谈谈是如何报道“两会”的,“两会”报道中涌现出哪些新的形式和内容,他们是如何在媒体大战中挖掘独家新闻的,他们在“两会”中的感受以及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难忘经历。我们把这些一一汇集起来,便有了这一组关于“两会”体会的文章。也许他们记下的并非都是重大事件的全部,有些不过是点点荧光。但正是这点点荧光,汇集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灿烂星河。同时他们的经验中也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希望能给在外宣领域中的工作者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8日,是距离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整整两周年的日子。此前,据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惠介绍,国外已经有很多媒体纷纷申请在北京的主要地方设置他们的直播点,向全球进行倒计时两周年的直播。而在这一天,境外媒体驻京记者和中国各路媒体记者近150人,走进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发布厅,参加介绍北京奥运筹备工作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从“三鹿”毒奶粉到“双汇”瘦肉精,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着一次又一次拷问,社会公众、媒体、政府监管部门都关注着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这些问题激起了社会各界对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对其利益相关者不负责任行为的严厉声讨,民众对企业出现了的信任危机。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更多思考。相关利益者对企业是否能有效地承担其社会责任带着期许的同时也承担着监督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两会”都是海内外媒体密切关注的大事。“两会”议题均关乎国计民生,信息量大,富有新闻价值。但在“两会”报道中,《中国日报》既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也要与境外媒体竞争;既要面临同类媒体的竞争,也要与异质媒体竞争,这就对我们的“两会”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新闻界公认的一年一度的“新闻大战”,海内外上百家媒体到会采访,无论是对上会记者还是对新闻单位,都是一次组织策划报道、采写新闻精品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国家电台的传播优势,创新“两会”新闻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2011年2月21日至23日,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办了大规模的“全国首届党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中央领导亲临培训班会见学员,并发表重要讲话。此举,引发了包括各方媒体在内的全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23日~27日,第100届“广交会”如火如荼,10月31日开幕的珠海“航展”也紧锣密鼓地在筹备之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选择了相对平静的中山市,举办了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广东的新闻官们齐集于此,练就内功,广东省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各地级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助理,主管新闻发布工作的各地级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共约200人,参加了迄今为止广东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一次新闻发言人培训。《对外大传播》作为特邀媒体,对这次历时一周的培训班进行了全程采访,切实感受到广东新闻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两会”多年来为国外媒体所关注。2007年,根据新近实施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外国记者在“两会”新闻中心报名后便可直接上会采访,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要办理烦琐的手续,此举大大便利了国外媒体的采访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世界135家新闻机构的560名外国记者采访了今年的“两会”,共发表报道3331篇。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综述近年来印度主流媒体涉华报道量不断攀升,国内众多学者对印度媒体的研究也随之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在知网上以“印度媒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200余篇研究文章,主题集中在“中国形象”“一带一路”“媒体发展”和“中印关系”等方面,而聚焦印媒对中印双边外交事件报道的研究文献还较少。在推进中印关系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领导人会晤和战略沟通起到把舵定向的重要作用,是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事件节点。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在各种场合下已有过十余次会面,2018年4月武汉举行的中印领导人首次非正式会晤,更是开创了两国领导人交往的新模式。而印媒相关报道直接影响印度民众的对华情感乃至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因此,当前围绕印度主流媒体对于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报道开展深入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