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学校德育积淀和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西方各国与时俱进,为学校德育纵深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表现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与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对象观、道德观和交往实践观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首先要确立科学的德育观,在德育对象观上克服抽象主义,坚持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在德育课程观上克服唯知识化,坚持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落脚点;在德育路径观上克服简单说教,坚持以人的交往实践为着力点,在现实生活情景和主体交往实践中实现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先行的理念,使德育教育在校园中得以深入,在实践中得以延伸,让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得到有机统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一、让德育在校园中得以深入1.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先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  相似文献   

4.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涉及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有许多新的启示,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在研究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与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学校德育,正确认识道德与人、道德与生活、道德与情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和注重情感体验,使学校德育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德育要以人为本“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先行的理念,使德育教育在校园中得以深入,在实践中得以延伸,让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得到有机统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先行的理念,使德育教育在校园中得以深入,在实践中得以延伸,让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得到有机统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德育实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同时提出更新观念,关爱学生,构建情景化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德育载体和方法的多样化等拓展德育实施的途径,突破学校德育的封闭性,整合社会、家庭德育力量,尽最大可能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德育的实效,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培养少年儿童具有以真实化人格品质为特征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学校德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坚持“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发展,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德育是人本理念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延伸和体现.它强调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以激活人的内因为突破口,实现对人的德育教育化.以人为本的德育的关键在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品位决定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的品位.  相似文献   

10.
金颖 《中国教师》2020,(2):92-95
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学校发挥道德与法治在学校德育中的"主心骨"作用,构建一体化的校本德育实施体系,切实破解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德育课程与德育工作"两张皮""两套体系"难题,探索了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新样态。  相似文献   

11.
正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充实德育内容,才能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结合本校实际,逐渐形成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德育工作方法。一、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构筑德育根基"德是为师之魂,是育人之本。"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首位,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断加强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和德育队伍建设,丰富德育载体,努力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学校成为人才成长的温馨摇篮,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快乐天地,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特色,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7,(12):25-26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思想倾向,探索中职学生的心理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有针对性地坚持和谐德育、以生为本、道德能力、德育效果的理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首位,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断加强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和德育队伍建设,丰富德育载体,努力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学校成为人才成长的温馨摇篮,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快乐天地,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特色,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对青少年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同时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数字化环境.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更要以人为本.网络带来一个全新的德育环境:网络是自由的、虚拟的,容易使人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网络又是开放的、隐匿的,任何思想观点可以在此公布;而参与其中的人是现实的.一些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成为其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传统道德建设中,很多学校德育工作只重视个别榜样的作用,忽视制度建设,即使有德育制度也大都忽视学生在德育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深入人心,难以见成效。要改变学校德育工作被动的局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德育制度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学生参与的原则即通过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等民主管理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学校德育制度的选择或制定。学校德育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金点子”有奖活动、德育热点讨论、各种科学理论宣传等等德育活动,充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17.
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把人放到德育工作之中,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建立终极关怀。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为德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依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德育原则,体现新课改精神,树立德育新理念,寻求德育新方法,探索德育新途径。一、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实践相结合首先,学生对道德的认识要经过一定的理论学  相似文献   

19.
闫梅 《宁夏教育》2009,(7):37-39
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那么小学德育工作应该以怎样的理念来行动?怎样的德育过程才能真正在人的内心建立起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意识,支配人的道德行为,从而养成自觉自愿的行动呢?我校的德育实践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考,坚持。  相似文献   

20.
余运武 《湖北教育》2002,(18):29-30
学校德育是对人的塑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追求共性转向注重个性发展的新要求,学校德育的观念、方法、途径等方面必将产生新的变革。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从道德形成过程方面而言,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和体会。坚持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