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韩语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语专业作为国内近几年兴起的热门外语专业,专业应用人才相对匮乏,就业面相对较窄,其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和迫切。笔者以徐州工程学院2008级56名韩语专业在校生为对象,对韩语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方案的创新、课程设置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条件的改善等五大韩语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块。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加强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需要既懂得外语、又懂得园艺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ESP课程能够培养具备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开设ESP课程过程中,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河南省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外语专业布局缺乏统筹安排;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和相关知识类课程课时不足;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教学评价单一落后;人才培养质量同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我省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通过调整专业布局,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外语+专业双重特长的实用型外语人才;强化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外语师资培养,引进相关专业的外籍教师;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等措施提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单一外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要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建设方面,高校要改革课程结构、革新课程实施方式、注重教材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经贸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对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文章试图从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人手,探讨复合型经贸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高职文秘教育改革应以企业需求为方向标。现代企业对秘书工作逐渐要求职业化,且需要复合型的秘书人才。当前的高职院校因为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和实践教学落后等原因,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秘书人才。高职文秘教育应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改进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情商教育,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秘书人才。  相似文献   

7.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对高校外语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国际化复合外语人才应具有的能力框架入手,从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初级软件服务外包人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级外包人才首先要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经过3-5初级岗位经验的累积可以发展为中级人才.能否升为中级,关键看是否具有用外语顺利交流的能力.基于上述分析,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应定位在培养"适用性、国际性、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初级服务外包人才";课程设置应加大计算机专业课程、某一专业方向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融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通过全真企业项目案例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浸入式双语教学,培养外语沟通能力,校企实体合作是有效的培养途径;建立多主体参与、多种评价方式并行的科学评价体系;加强外包人才培养所需的软硬环境建设.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持、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现状,以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开展校企合作,突出社会实践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理论加实践的培养方式全面提高人才在当今社会竞争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黄清 《成才之路》2009,(22):72-72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时代需要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修理人员,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专业只有进行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实训建设和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复合性外语人才培养已成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其中课程体系改革是这一改革中的重点。本文结合我院应用俄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和设想,认为课程改革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交通复合型人才的支撑。从当前交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出发,从拓展专业内涵、调整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七个方面。论述了交通职业院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交通复合型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保定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急需大量“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而目前保定市高校所培养的多是单一的“语言型”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课程设置、教材甄选、教学模式变革、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型评价机制设立五方面入手,建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提高都市农业建设成果,在农业国际化视域下,涉农外语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形势下至关重要的步骤,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外语人才的实践能力。本文在地区范围内对涉农外语人才供求关系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涉农外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以及实践能力评估策略,为缓解高校人才培养与涉农外语人才社会需要的供求矛盾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医学院校培养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当符合岗位胜任力的特征要求,由于单一的语言技能课无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本研究认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可以通过设置和实施课程体系加以贯彻落实,包括设置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工学结合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经验,提出课程设置上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多资格”的柔性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上推行专业技能建设,激发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外语人才的培养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而双外语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外语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思想,勇于探索实践,还要求对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其中,课程设置是这一系列改革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培养复合型双外语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广西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培养思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就业实习等方面探讨了广西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祝然 《华章》2013,(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基础英语课是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此课程旨在为学生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专业基础,全面提高其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技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批判式思维,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应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现代化技术辅助,教材建设等各方面予以加强,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通识型英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