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关是指文字作品中以写实为主的文章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普通文章与新闻文、应用文、学术文等专业文章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感文等变体文章所体现的美。文章作品的境界关中的意旨美、事料美和情感美之间既有区别,更有联系,它们都是文章作品的有机组成要素,如果其意旨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达不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和认识深度,就难以给人启迪;如果其事料不是足够的和必要的,或者不是最准确的和最恰当的,就难以让人信服;如果其情感淡漠暧昧,该爱不敢爱,该憎不敢憎,对真善美无动于衷,对假恶丑漠然置之,就难以使人感动。只有正确、深刻、鲜明的意旨关和真实、典型、新颖的事料美及健康、尚质、适量的情感美三者组成和谐的统一体,才有可能使文章作品臻于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带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可谓独具一格.他的词作多为描写市井风光和歌妓生活,以赋来突出意境之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绵绵韵味无不传达出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审美因素和美感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美学欣赏的角度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把知识的吸取和美感享受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文章作品虽然一直在质朴、藻饰与返朴之争中徘徊,但是讲究语言声韵的美丽,始终是许多文章作者所追求的,同时也是许多文章读者所期望的.人们普遍追求和期望的是一种“出水芙蓉,天然艳丽”的美学效应.“写气图貌”、“属采附声”既是达物的需要,也是达意的需要,更是达情的需要.声韵美是文章作品的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作品的音义兼美、情文并茂的结晶,是文章作品的和谐的声调、鲜明的节奏、悠扬的旋律等音律美和协调匀称的句式、自然协和的韵脚、参差错落的音节等韵律美以及深长的情韵、无穷的意韵、生动的气韵等神韵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巴渝舞是巴族音乐的主要形态,对土家族摆手舞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巴渝舞的音乐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音乐传播与接受的“乐之传播及整体形式”,二是音乐表达的“线的艺术与表现美”。  相似文献   

6.
用美学的眼光探讨英语词汇中所体现的美学规律,挖掘英语词汇的潜在的美学构成,通过对其规律的总结,以一种较为独特的方式学习英语词汇,从而使英语词汇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美文。儿童散文更是以美的内在特质带给读者以美的陶冶和熏陶。吴然的儿童散文更是具有独特的气韵,用浓郁的乡情和纯净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一组组云南的风土人情画,透彻而明净。他以童心的世界、诚挚的情感来还原生活,关照自然,以丰富的想象来幻化自然,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生命和精神。因此,吴然的儿童散文无不充溢着美的纯真世界,体现出情感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8.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但是,很多同学却不知道结尾的力度来源于哪里,在追求力度的时候往往只知道呼吁号召,貌似有力,实则外强中干。怎样增强结尾的力度?笔者以为,赋予结尾以美学意蕴,是增强结尾力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经典小说的基本构件是人物、情节、环境三大元素。细致地塑造人物是经典小说的中心任务、应有价值和特有功能,巧妙地设置情节是其文体特性、独特追求和重心所在,生动地描绘环境是其特殊要求、基本品格、根本目的。这些方面基本上体现了经典小说三大元素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话语转向吐故纳新的时代。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蕴涵着鲜明的特质,在理论厚度中体现话语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在实践向度中彰显话语的导向性和前瞻性,在世界高度中闪现话语的引领性和原创性。新时代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表明中国作为话语权的"迟来者"正日益走近世界话语舞台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美学的视阀中,教育之美无处不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学言语应该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审美特征。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学言语本身的美学潜能,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自由而美的境界,给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美学的视阀中,教育之美无处不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学言语应该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审美特征。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学言语本身的美学潜能,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自由而美的境界,给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相似文献   

13.
报告文学的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报告文学文本的现实美来源于现实生活,表现在直接的无功利与间接隐伏着的功利性上;形象美在文本结构的巧妙安排、合理的想象和文学语言的运用等艺术感性形式中得以实现;新颖美要求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感染美既来自文本内容的真实,又来自文本具体生动的艺术形式,是文本真实的内容和完美、和谐的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儿童母语审美教育的课堂实践表现出“瘦、漏、透、皱”的审美意趣和审美追求,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美学特质。“瘦”指审美课堂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都非常集中,围绕这一目标的达成,展开层层递进的审美实践活动。“漏”指审美活动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保持着自然的通畅性。“透”指带领儿童进入文本情境或教学情境后进行审美鉴赏活动,以达到妙悟的目的。“皱”指引领儿童通过不断深入、回环往复的涵泳诵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享受柳暗花明的成功喜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介了声乐演唱中音色的基本含义,并对音色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音色的美学特质以及不同音色的运用,会使不同地域的歌曲产生鲜明的地域风格,演唱者通过分析音色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和美学特质,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和底蕴,更好地赋予作品应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作为一代世纪伟人 ,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非常重视和关心党的新闻工作 ,有力地指导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实践 ,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 ,同时 ,也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轼,集诗、词、文、赋、书、画等才能于一身,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他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的经历使其在山水诗这一领域建树颇多,此类诗作内容以自然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读者的美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刻哲理,因此含有深刻的美学特质。此文就苏轼山水诗的美学特质展开简单的论述,以体会其隐含诗文中的真情。  相似文献   

18.
毛艺 《语文天地》2015,(8):25-27
本文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为例,论述语文课文中所蕴涵的美学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从而通过风流蕴藉的文采、醇厚朴质的人情,陶冶学生心灵中的诸种审美因素在语文教材选文中的体现,以显示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的作用。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规律与原则的科学。而语文作为传授祖国语文文字的基础性学科,在人文学科中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从艺术美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内容直接隶属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虚实相生关系,可以拓开十分广阔的创造空间——从物理空间到审美心理空间,并能提高艺术表现力与丰富艺术审美内涵。究其美学上的本质意向,可归纳为三点:其一,在艺术构思与表现形式上的“以少总多”,此为表层的;其二,在艺术境界的追求上,取向于以有限而蕴无限,此为深层的;其三,在造境上留有虚灵之域,以供接受者参与、体悟,此为外延性的。虚实相生从宇宙观到生命意识,再到传统文化精神,都有着血脉相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明清戏曲境界论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戏曲境界所呈现的美学意蕴与诗歌意境不同。戏曲境界主要有叙事性境界、抒情性境界两类。在情境的追求上,戏境侧重求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又归纳为“意趣神色”四要素。在戏境的审美创造上,重在人物形象与景、事的交融。对戏境的审美观照,追求“笔墨之外”的想象性意味。而戏境的审美表现则要求“自然本色”,“明白如画”。对于舞台表演,提出“以情写情”、“代人立心”,追求传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