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富春江边度过的,县名叫富阳,是杭州的一个卫星城。富阳有所很好的中学,即富阳一中,都说进了这中学,就等于进了大学,每年都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我初中时成绩一般,没考上一中,上的是三中。  相似文献   

2.
老师姓沈     
<正>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富春江边度过的,县名叫富阳,是杭州的一个卫星城。富阳有所很好的中学,即富阳一中,都说进了这所中学,就等于迈进了大学校门。我初中时成绩一般,没考上一中,上的是三中。当时"文革"刚结束,这种非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刚上三中时,学校没有化学老师,半  相似文献   

3.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关于此句,课后注释为:“此句中的富阳和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  相似文献   

4.
<正>“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是吴均笔下的富阳景色。或许你们认为的富阳美景只是川流不息、清澈见底的富春江,只是坐卧在富春江畔的守护者——鹳山,只是古朴安静的龙门古镇。但在我心中,家乡渔山才是最熟悉、最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乡是安顶山旁的一个小山村,名字叫渔山。渔山,顾名思义,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山溪潺潺,茂林修竹,犹如仙境一般。老乡们把这儿视为风水宝地,我为自己是渔山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相似文献   

5.
张云 《留学生》2009,(3):61-63
家在严陵滩上住南宋文学家吴均在他的《与宋元思书》中,有一段堪称绝妙的文字:“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段文字脍炙人口。其中的富阳,是一个拥有着两干多年历史的古老县城,秦时名富春.因流贯其中的富春江而得名,到了东晋,改名富阳。  相似文献   

6.
冯渊 《高中生之友》2014,(Z2):56-63
正吴均《与朱元思书》这样描写富阳:"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896年冬天,浙江富阳风景独绝之地,郁达夫诞生。郁达夫的童年住在一幢破旧的祖屋里。弄口有一条小石板路,直通富春江。在小学念书的时候,郁达夫老爱到江边上去玩。那里空气清  相似文献   

7.
富春江,多诱人的名字,古往今来,多少墨客骚人对她的美姿作了如诗如画的描述,令人神往,让人陶醉。有一位外国友人曾如是说:“假如我长住富春江……”盛夏时节,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富春江畔。富阳教育局的小赵伴我登上鹳山,欣赏美丽的富春江夕照。游罢鹳山,漫步山脚时,我浏览着那些奇石异树,寻找当年郁达夫笔下的胜景。鹳山脚下似乎成了岩石世界,许多树就长在巨大的岩石裂缝中。看着看着,我突然眼神一亮,我似乎从这些石和树中发现了什么,不由对着石景绿树沉思。小赵瞥见我露出惊异的神情,朝我目光停留处扫了一眼,平淡地说:“哦,这些平淡无奇的…  相似文献   

8.
“天山共色”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个句子。《与朱元思书》被选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寥寥144字就描绘出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富阳中学、富阳二中、新登中学、实验中学这四所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体育课上如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如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随父母来到瑞士。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我终于接到中学的入学通知,我将到日内瓦Sécheron中学读书了。学校离家很近,日内瓦州政府根据学生的住址分配学校,所有学生都就近入学。所以,我小学的全班同学都进这所中学,但不一定同班。而我得进一个专门为刚来不久的外国学生编的班,叫迎接班。瑞士人称中学不叫中学,叫定向学校(cycle d’orientation)。意思就是从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初三开始就要决定长大以后做什么,选什么职业。如果不上大学的话,就要从初三开始选择和今后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了。在瑞士,初中和高中一般是分开的,…  相似文献   

11.
梁吴均(469——526)《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地描写了浙江省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的景色,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幽美清丽的夏季山水图,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优秀作品。作者的自我形象跟大自然融化在一起,山山水水都染上了作者热  相似文献   

12.
(1)钓台去桐庐县城二十余里,桐庐去富阳县治九十里不足,自富阳溯江而上,坐小火轮三小时可达桐庐,再上则须坐帆船了。…………(2)桐庐县城,大约有三里路长,三千多烟灶,一二万居民,地在富春江西北岸,从前是皖  相似文献   

13.
《与朱元思书》一文,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浙江省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一段沿岸百里的秀丽风光,“给人以美的感受”,但认真琢磨,这块“白璧”仍有“微瑕”,在于结构不照应。 正如课本“自读提示”所分析的:“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清’和‘急’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通过景物描绘,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既然“第一段……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那么第二段就应先紧承“奇山”二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七小学创办于2009年,是富阳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学校坐落于《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鹿山脚下,按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一类标准设计建造,现有教学班级27个,1400多名学生,教师70名,其中市区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达到20人  相似文献   

15.
元思姓氏考略马东震《与朱元思书》是篇脍炙人口的山水小品,为历代传诵。作者吴均通过书信形式,给他朋友朱(?)元思描绘了富阳至桐庐(现在属于杭州市)沿途的秀丽景色,仅以一百几十字,就将富春江的景色写全、写活、写透了,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可谓精妙绝伦...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5,(9)
作者:洪宇澄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作者简介:洪宇澄,网名:十里长风。生于富春江畔,自幼得富春山水灵气滋养。小学时涂抹国画参赛,先后获全国银奖,亚太地区铜奖。初中时文章常见报端,高中时踞富阳中学文学社,任校刊编委,忙里偷闲写点微型小说,锋芒无二。2003年应届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攻山水专业。难舍写作情结,挤出小说十余万字,写现实生活状态,映校园内外世情。性格明媚而孤傲,善良而诚恳,喜欢独立思考,喜欢睡懒觉。爱看武侠科幻,迷金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而又对成人世界充满质疑。年龄渐长,汉子气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7.
生长在钟灵毓秀的富春江畔,我倍感自豪。因为,在这个山青水秀的江南水乡,曾孕育出一位杰出的人物——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五四”以来革命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现代著名小说家、烈士郁达夫。这个令富阳人民引以为荣的名字一直激荡着我的心。11月下旬的一个下午,在郁达夫先生的孙女郁嘉玲女士的指引下,我有幸瞻仰了达夫故居。  相似文献   

18.
我叫任顺良,高1962级2班的学生。1959年9月,从綦江二中(现在的棊江东溪中学)初中毕业,考进了重庆20中(现在的重庆育才中学)。1962年考进北京的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现在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68年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当年的清华大学是6年制)。回顾自己的一生,真是感慨万分!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  相似文献   

19.
云山,都梁古城,文庙以及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这是武冈市留给记者的印象。现在,一个叫邱盛登的汉子,和他办起的武冈城东中学,也铭刻进了记者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20.
杨勇 《考试周刊》2011,(76):51-51
在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描写名山大川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以其词采隽永、音节和谐、清新淡雅、明朗洒脱等特点,流芳百世。该文文笔简练明快,情景互融,辞章华丽,格调高雅,堪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读来能给我们以心灵的愉悦。这一百四十四字的脍炙人口的山水美文,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