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根据河南省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建立了时间序列ARIMA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该模型可以对能源消费作出有效预测,然后应用该模型预测了2012年至2015年的河南省能源消费情况。  相似文献   

2.
杨波  谭章禄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2):45-48,58
建立算法优化后的中国国家能源年度消费总量Logistic模型,并以2003年至2010年中国国家能源消费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未来20年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研究和预测,2015年、2020年、2030年分别为38.46亿吨标准煤、41.13亿吨标准煤和42.50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指出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提出我国能源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活能源消费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问题,做好未来生活能源消费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3—2012年我国生活能源消费量数据为基础,提出小波建模预测方法。通过小波分析中的Mallat算法将原始序列分解为逼近与细节部分,分别对逼近与细节部分建模预测,将预测值通过小波重构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对预测结果的评价表明预测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交通能源消费系统往往会因内外部影响因素的突变而发生结构性变动,虚拟变量法是经济计量中用于处理结构性变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根据虚拟变量法的原理,利用我国交通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建立了我国未来交通能源消费系统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验证了我国交通能源消费系统中结构性变动的存在,并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2010年前,我国交通能源消费量的高、中、低三种情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结合浙江省当前阶段性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特征,运用部门分析法,在对各终端部分经济活动水平及能源强度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对浙江省2015-2030年能源需求进行预测.综合各种情景结果,2015年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的区间约为2.03~2.23亿吨标准煤,能源强度下降18%,2030年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约3.1亿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约为0.41吨标煤/万元.  相似文献   

6.
中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比较与中国的推进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爱兰 《资源科学》2006,28(5):108-1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提出了许多新思想,特别在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德国等欧洲国家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得到其他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进而再生资源产业被许多国家作为战略性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较快。据统计,2003年我国废旧物资的回收总量已经达到8400×104t,其中七大类废旧物资年回收量突破5500×104t,年回收废旧物资总值约500×108元,2004年我国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年加工处理量约为2000×104t。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在废旧物资回收率、回收量、回收总值、回收结构、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再生产品产量以及产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研究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产业管理体制改革、营造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环境、构建社会化产业发展体系、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和组织结构以及建立产业市场体系和技术发展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对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石油不仅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同时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战略商品,石油供需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模型实现对石油需求的准确预测从而制定供需平衡策略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分别利用弹性系数法、单位产值能耗法、回归分析法、人均能耗法以及ARMA模型对我国石油消费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Eviews软件求解出相关预测值,指出石油消费需求必然增加的趋势,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各种预测方法的优劣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优选出未来3年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李红梅  贺昌政  肖进 《软科学》2012,26(5):51-54,66
利用Logistic函数作为GMDH两水平自回归算法的传递函数构建了新模型:Log-GMDH模型。运用我国1979~1999年的历史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将Log-GMDH模型在检测集(2000~2010年)上的预测结果与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表明Log-GMDH模型有更准确和更稳定的预测效果。对我国未来30年(2011~204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时,发现Log-GMDH模型更适合于反映我国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运用Log-GMDH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到: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先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30年总量将达62.55亿吨标准煤,之后能源消费将逐步得到较好的控制,预计将于2040年实现"零增长",届时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65.70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禽粪便养分资源总量及替代化肥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畜禽粪便资源数量及养分总量,计算其替代化肥潜力,对指导实现化肥零增长和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畜禽种类包括牛、马、驴、骡、猪、羊、家禽和兔,利用排泄系数法估算了1980—2016年中国畜禽粪便的养分资源总量,并计算畜禽粪便替代化肥潜力。结果显示:①1980—2016年畜禽粪便和养分资源总量呈快速增长—稳定发展的趋势,2016年含量分别达到2.38×109t和4.71×107t,相比1980年增幅为45.7%和49.8%。②以2016年化肥实际施用总量5.98×107t计算,若2016年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由60%提高到75%,化学氮肥、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理论上分别可减少3.7%、17.5%和44.2%,考虑畜禽粪便目前已有资源化利用量,其化肥替代潜力计算值更具有参考价值。③中国畜禽粪便替代化肥潜力巨大,但受种养分离、农田污染负荷等因素的影响,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率有待提升。基于以上发现,应通过优化畜牧业布局、合理规划畜禽粪便还田量等措施加快实现畜禽粪便利用率提高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建立灰色系统模型和回归模型,预测了青海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对能源矿产的需求强度,预测了青海省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和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部门分析法预测了青海省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的需求量,同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石油供需缺口论我国石油安全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总瑛 《资源科学》2004,26(6):111-117
我国石油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今后产量只能保持稳中略有上升的势头。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石油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今后石油供需缺口占国内石油需求的比例将不断上升,预计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为38.6%、46.0%和53.4%。为此,本文根据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特点,对未来我国石油安全策略提出五条具体建议:立足国内,保障石油基本供应;大力发展天然气,以气代油,减轻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压力;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弥补国内石油供应缺口,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针;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机动车消耗了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5%,预计到2010年达到2.7~3.1亿吨。而国内石油年产量仅能达到1.65~2亿吨。在我国未来10年内.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能源和环境问题。就汽车而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节能和环保。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税上调、燃油税开征以及全球经济低迷等一连串事件接踵而至,中国车市即将步入行业转折点。一直在国内市场上“不温不火”的柴油车.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水泥行业CO_2排放情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和分析了我国未来20年的水泥行业的产量、能源消耗、CO_2排放.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历史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根据仿真结果,我国水泥产量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顶峰,约为17亿吨;能源消耗在2010年达到峰值,约为1.98亿吨标准煤;CO_2排放量将在2012年前后达到高峰,约为11.5亿吨.为了分析不同技术路径和政策选择的排放影响,文中设置了不同的发展情景.从不同的情景分析看,需求面减排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水泥行业CO_2减排的三点启示,包括利用政策导向改变市场的消费方式,CO_2减排效果更明显、更可持续;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CO_2减排需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走"以市场育技术"的道路,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矿物能源紧缺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我国矿物能源节约利用的潜力以及世界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从能源结构的合理性、消费利用的经济性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我国不可再生矿物能源消费利用的途径,并以技术、经济、环境的大量实际数据资料为依据对我国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不同消费用途进行定量比较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作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替代利用,乙醇汽油替代常规汽油,煤炭液化和石油化工,煤炭、天然气发电以及天然气化工等不同消费途径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比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矿物能源资源的消费结构、替代措施、矿物能源的深加工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与植物油供求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所利用的原料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植物油脂、各种废油和动物油脂,而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制取生物柴油的最主要原料。随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包括欧盟、美国及中国等国家在内的世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致使CBOT豆油价格持续上升,而且面临继续上升的巨大压力。我国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直接和间接进口植物油占中国植物油总供给量的比例已达到56%,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植物油只能依赖直接大量进口,这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植物油市场的供求紧张局面;受世界植物油价格的上升,增加了生物柴油生产成本,使生物柴油产业投资面临风险。为此应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特点,制定长远的生物柴油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生物柴油原料多样化,并合理引导生物柴油行业投资,以实现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是距离中国最近、最安全的油气资源保障区,是中国重要的海外能源供应基地。当前中亚地区的油气年产量约为2.29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油气年产量比重为3.02%,其中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石油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年对外供给潜力约为1.2亿吨油当量。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贸易伙伴。然而,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油气贸易合作面临着大国博弈、内部政治环境不稳定、国际能源合作制度碎片化、国际能源投资政策缺乏可持续性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未来,中国应加快推动建立务实高效的多元能源合作机制,优化能源合作的主体结构,加强能源勘探开发和深加工的技术贸易,加快推进能源就地加工转化,并修订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以确保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与贸易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利用EEMD和BPNN预测2020年我国秸秆产量,并分析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85%和90%3种情景下,综合利用秸秆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在基线情景下,当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可节约3 000万t煤,并减少6.15亿t CO2排放。由此证明,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榆林-济南天然气管道(简称榆济天然气管道,下同)工程是继“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后,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工程,全长1045公里,投资总金额约60亿人民币,计划2010年底投产试运行。榆济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武警水电部队继西南成品油、珠三角成品油、鲁皖、洛郑驻、川气东送、华北管网等管道项目后,与中石化集团公司的又一共建项目。武警水电部队榆济项目部牢记使命,克服困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勇当开路先锋,严格施工管理,得到了各级领导、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  相似文献   

19.
郭甲嘉  何宛谦  靳敏 《资源科学》2021,43(3):626-636
明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促进回收处理体系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本文基于保有量系数法估算了充分规范回收处理和省际流动情景下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WEEE回收处理量,测算了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环境效益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2020年WEEE回收处理实现节约原材料和能源7621.5万t、减少污染物排放18978.9万t、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32.7万t;②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在空间上呈现“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③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关联特征表现为“东部沿海高-高集聚”、“北部省份低-低集聚”、福建省和江西省低-高异常、四川省高-低异常的特征。④WEEE回收处理环境效益前5位中的广东、浙江和河南并未形成高-高集聚的空间特征。据此,提出完善正规高效的WEEE回收处理体系、从区域空间尺度对WEEE回收处理设施及能力进行布局、提高具有明显集聚优势省份的WEEE回收处理设施利用率、充分发挥环境效益较高省份带动辐射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