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淼 《山东教育》2009,(6):31-31
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牧童》时,自然就想起了袁枚的《所见》。因为学生对《所见》太熟悉了,他们至今对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还记忆犹新呢。尤其是小牧童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是何等散漫、自由;小牧童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何等专注啊!学生们无不被他的生活情趣所吸引!那我们何不把两首诗作一个比较阅读呢?  相似文献   

2.
一、续编故事,激发说的兴趣 低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也为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提供了素材。教师应善于抓住课文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说话和写话。如在教学古诗《所见》时,在学生读懂古诗的前提下让学生续编故事。“牧童捉到呜蝉了吗?”学生对编故事很感兴趣。他们便津津乐道地说起来。有的说,牧童捉到了鸣蝉,他看到鸣蝉后悄悄地爬上树干,就捉住了鸣蝉;有的说牧童拿来一个打鱼的鱼网,一下子就把鸣蝉逮住了;  相似文献   

3.
爱晚亭     
冰心 《良师》2011,(10):26-27
肃索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乐呵!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溪水总是这样穿过沙石,流过小草轻轻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停的吧?  相似文献   

4.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知了,知了!”是谁叫得那么欢?当然是蝉了,它们的叫声非常响亮。  相似文献   

5.
蝉也叫知了,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昆虫之一。炎热的暑假,我们约几个同伴,手持带有粘胶的长竹竿,来到树林,对准目标,轻轻一粘,突然传来急促的蝉鸣声。呵呵!逮住啦!面对"战利品",你是不是会想,蝉的歌声是从何而来?蝉的"五官"长在什么地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寻找蝉的"喉"你知道吗?雌蝉是"哑巴",会唱歌的是雄蝉。但雄蝉的歌声并不是用嘴巴"唱"出来的,而是通  相似文献   

6.
孙国标 《物理教师》2006,27(11):37-38
“叫蝉”是一种用竹木制作的民间玩具,由鸣蝉(发音体)、细线和木棒构成(如图1所示).转动木棒,使细线带动鸣蝉做圆周运动,此时将会听到音调起伏变化的鸣叫声(类似蝉鸣).运用“叫蝉”作为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音调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多普勒效应,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月魂     
安静的月光毫无遮掩地从窗外撒进屋里,满地清霜;轻柔而有些干燥的风从树叶间擦过,偶有寂寞的啼鸣。叶落花谢,人亡琴绝,空闺寂寞,月色撩人。我被眼前这轻盈的精灵所感动,被这缥渺的虚无所陶醉: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乱花浅草,清风鸣蝉,枫叶荻花,银装素裹,四季袅绕柔指;高山流水,百鸟争鸣,千里婵娟,万里无云,只在寥寥数语。清风月下无愁语,时时听是人断肠。不错,用心聆听这美的韵律,万物皆醉。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沐浴这月亮的眼泪,感受这月亮的轻纱,不禁心灵颤动,形体获逸:这是何等高洁,何等珍贵。处身于这脱俗的境界之中,享受…  相似文献   

8.
“叫蝉”是一种用竹木制作的民间玩具,由鸣蝉(发音体)、细线和木棒构成(图1)。转动木棒,使细线带动鸣蝉做圆周运动,此时将会听到音调起伏变化的呜叫声(类似蝉鸣)。运用“叫蝉”作为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音调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多普勒效应,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形象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暑期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快乐的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可爱的鸣蝉、绿色的原野、迷人的夏夜在向你呼唤,首先预祝同学们暑假过得愉快!  相似文献   

10.
话蝉     
蝉,俗称“知了”、“马几”,为同翅目蝉科的昆虫。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我国一百多种,常见的有蚱蝉、蛁蟟、蟪蛄等。随着盛夏的到来,我们的周围就会响起时高时低的蝉鸣声,不过,不是所有的蝉都能鸣叫,会鸣叫的只是雄蝉。蝉的性别很好区分:腹部末端有锋利、锯齿状的产卵器而没有发声器官的为雌蝉;而腹部末端较长、没有产卵器,但有发达的发音器官的为雄蝉。古书《淮南子中记载:“蝉无口而鸣”。这恐怕是古人唯口能言的误解。的确,蝉的鸣声不发自于口,不过蝉也并非无口,它的口被称为刺吸式口器,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2010,(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多么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2.
稻浪一涌,一个火热的季节汹涌而至。鸣蝉像疯狂的乐手,在树上吼着滚烫的歌曲;青果像耀眼的群星,在枝头发出明艳的光泽;花朵像奔突的火焰,在四处展现蓬勃的生机……这是夏季。大地,在骄阳下开始沸腾;庄稼,在汗水中逐渐成长;鸟雀,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梦想,在耕耘中不断成熟……一个多么令人振奋,多么令人激动的季节!  相似文献   

13.
太阳尚未落山,葱郁的森木、燃烧的地面不停地喷射热腾腾的蒸气,鸣蝉在树间火辣辣地交谈,这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课文要选取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入选的现代作品,语有文字要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用“语言文字好”这把“尺子”来衡量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现代作品,就可以看到这些新课文基本上符合要求,同时也发现某些新课文存在少量语病。下面试举几例。《金杯之光》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又是一个三比○,中国女排击败了在赛前经过周密准备,决心与中国队决一死战的日本队,一举进入了争夺本届大赛冠亚军的位置。”我认为,“争夺……冠亚军”的说法不合事理,因为中国女排进入这一位置,要争夺的是“冠军”,而不是“亚冠”,应去掉“亚“字。《纳谏与止谤》中有这样一句话:“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作者用副词“何等”修饰名词“气度”和“胸怀”,我认为不妥。“何等”即“多么”之意,只能修饰动词、形容词。故“何等”应改为“怎样的”:“这是怎样的气度!怎样的磊落胸怀!”或改为:“这是何等有气度!何等胸怀磊落!”  相似文献   

15.
我写我画     
正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书/画:丹阳市导墅中心校五(3)班陆文利辅导老师:殷丽君你可以自己画一幅画,在画上题字;也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一人画画,一人书写,这就是"我写我画"的内容啦!欢迎你来投稿,投稿邮箱:qicaixiezi@126.com。  相似文献   

16.
蝉鸣之谜     
炎夏的午后,人们总能听到不绝于耳的蝉鸣声。“知了,知了……”这是蝉躲在树枝上,扯破“嗓子”唱出的嘹亮歌声。蝉鸣开始时,是低沉的冬冬声,逐渐才变成洪亮的歌声。天气越闷热,蝉叫得越欢快,鸣的时间也越长。  相似文献   

17.
说蝉     
《说文》云: “蝉,以旁(膀)鸣者。”认为蝉是以翅发声之虫。又云: “蜩,蝉也。”考《方言十一》: “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海岱之间谓之蛴,其大者谓之崂,或谓之虫面马,其小者谓之麦(札虫),有文者谓之蜻蜻。”可知“蜩”“蝉”其实同虫而异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蟪蛄不知春秋”。蟪蛄是夏蝉的别称。生命仅数天到数周的夏蝉,知春知秋太难了。蝉按从土里钻出来的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春蝉出土早,在古书上被称为聍母。最晚出土的叫寒蝉,过寒露才鸣,叫声哀婉而凄恻,“寒蝉凄切”“噤若寒蝉”等词句由此而来。蝉具有禅意,蝉是一种有智慧的生物,在长久黑暗中蛰伏,  相似文献   

19.
面对残酷的死刑,斯巴达克斯没有保持沉默,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供出了自己。这是何等的大无畏精神!而甘愿代斯巴达克斯受刑的战友,又是何等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20.
"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亲爱的孩子,你可知道夏至这天,昼最长,夜最短;你可知道夏至这天,太阳角度最高,天气开始炎热;你可知道夏至这天,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逐渐繁盛开花……先去瞧瞧嘘嘘乐宝贝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是怎么凉快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