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声音     
《陕西教育》2008,(10):5-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疔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充满失败.许多学生已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提出了“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教育就失去了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只有教学向学生生活回归,把学生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只有真正正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心灵的唤醒,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活力。为此,彭镇学校将《中学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确立为课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班主任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歌德曾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内地西藏班的学生远离父母,学校和班级就是他们的"家",所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并且如何处理挫折,重塑信心很重要,它关系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到学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加强一年级学生寒假后的教育熊水金(九江市星子一小)一年级新生从分散的家庭走到许多小朋友集中在一起的学校,由个体活动转向了群体活动,许多独生子立在家里形成的以我为中心的优越感,在学校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更不要说由于种种原因在家里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学校教...  相似文献   

5.
科技理性傲视下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缺失生活世界的教育场域,美难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美与生活在本体论上是统一的,实现美与教育生活的真正统一,让美重返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遵循整体性、交往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科技理性傲视下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缺失生活世界的教育场域,美难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美与生活在本体论上是统一的,实现美与教育生活的真正统一,让美重返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遵循整体性、交往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对此,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有感触。但凡学校生活中发生的点滴小事,无不折射出我们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光芒。一日,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我们班的学生刚一上场即被淘汰,一下子失去了继续比赛的资格,可谓“出师不利”。我并没有过多在意。当我正在观看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 ,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化而非社会化、竞争而非合作的实践取向 ,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个性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 ,使学生失去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 ,缺乏合作精神和能力。同时 ,学校生活中的一些违背教育目的的非道德因素也将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学生在校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接受各学科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学生的课外作业、家庭作业也是由课堂教学而发生的。因此,忽视了课堂教学,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失去了重要的阵地,就失去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各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很多学校都作了一些尝试,开拓了许多新的教育渠道,开展了许多形式新颖的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了基础——语文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  相似文献   

11.
谈教育似乎是当下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我们国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客观需要。而具体到学校教育,众所周知,学校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发展的场所,同时还是教师生活、学习(如果我们也持有一个人的学习是终生的这一观念的话)、发展的场所。学校构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与教学相长的环境。在这样  相似文献   

12.
刘立志 《山东教育》2005,(21):52-53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一旦成为学困生,如果教师、学校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就会普遍厌倦学校的学习生活,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学校、家庭的负担。因此,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学生由于多种原因,远离父母在学校寄宿学习,许多问题行为暴露在教师和生活管理教师的眼前,他们能否适应寄宿环境,学校如何进行教育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的大厦─—苏霍姆林斯基论课外阅读及其指导宁冠群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终生扎根学校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家。这种特殊的经历,使他对学校教育的研究拥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譬如,在他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中,学校集体与个人的精神生活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非在编教师与学校课程日本文部省重视使用优秀人才从事学校教育工作,以便使学校进一步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给学校课程设置增加弹性,使学生学习、生活更为活跃。社会上有许多具有各专业知识及教育实践指导能力的人士,发挥他们的特长,请他们...  相似文献   

16.
杨国营 《教书育人》2007,(12):22-24
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去快乐的教育是迷失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畸形发展的教育。只有让教育主体找到快乐,教育才算是回归了本真。所以说找到令孩子快乐地接受学习、接受学校生活、接受发展的“源头”是学校办学的关键。我校就将教育放在快乐的大背景下,积极创新实践,努力帮助学生寻找着快乐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厌学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比较普遍。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一般情况下,厌学生有这么几个表现: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厌恶学习;目前在校学习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等文凭;因不努力致使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由此可知,厌学生的主要特征是,心智活动差,学习消极被动,动力不足,学习随意多变。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一直倡导“生活即教育”.而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倘若生活不能走进学生的课堂,那么思想政治教学就成了一堆枯燥无味的理论,不但不能教育学生,使学生信服,也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与乐趣.过于追求理论,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机械式训练,在教学中存在严重弊端,它不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动机和需求,最重要的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在本文中,笔者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出发,由根源上探讨如何让生活走入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技工学校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特殊层面,从学生组成和学校性质来看,在体育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1)农村学生比例逐年增大,其体育特征为: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运动技能贫乏,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较差。(2)学生所选专业的特点决定着其在校期间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其体育兴趣的发展。(3)除少数学生能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毕业生将进入工作岗位,从而永远失去再接受系统教育,包括体育教育的机会。鉴于以上特点,许多体育工作者都在致力于探索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并做了大量的尝试,如男、女生分班教学,开设专项课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初中生辍学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要,他们或是对学校教育失去希望、寄托,或是对学习失去兴趣、信心等,由此滋生厌学情绪,终而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