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高校和谐校园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内涵体现为:它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状态,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良性整体效应。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上内涵出发。  相似文献   

2.
于娜 《中国教师》2010,(Z1):395-395
<正>古往今来,"和谐"一直是我们所努力追求和希望的。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种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3.
一、和谐校园的实质及核心 校园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指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4.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促进教师群体的和谐发展;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是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四是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校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和谐校园应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要想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周生民 《教书育人》2011,(11):58-59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校园要充分关注教师的心理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是一个以师生身心和谐发展为主体的各系统要素协调运作的校园,是文化氛围浓厚、育人环境优化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的园地。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追求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整体效应,以师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形成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胥玉禄 《青海教育》2006,(12):16-16
先进的校园化是学校的旗帜,加强校园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谐教育背景下的校园化建设要求基层学校因地制宜,注重学校的特色,立足于学校自身的条件,以某一方面的和谐特征为突破口,带动校园整体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协调、整体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问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学校档案为和谐校园建设整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现。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加强学生管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一所新办学校发展为实例提出:以营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以处理好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和谐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以实现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实施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师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加快发展推进和谐,以先进文化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和平安创建保障和谐,以环境建设促进和谐,以先进性引领和谐”的基本点,认真创建和谐校园,努力构建和谐教育。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1.领导班子和谐是学校和谐的关键。建立和谐的校园,领导班子既是组织者、推动者,又是示范者、引导者。领导班子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如果领导班子不团结、不和谐,精力和时间都耗在闹矛盾、泄私愤、打内战…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学校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  相似文献   

17.
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不是把校园建设得富丽堂皇,需而是需要校园内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共存。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形成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和由协调的育人扭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建设和谐校园争笔者认为,现阶段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校园,是衡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求。和谐校园是以学校为平台,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反映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学校环境的布局和校风、学风中,影响着校园整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科学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一种各方面工作都进入到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在广大青年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