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次语测试,学生都会在阅读短上失不少分,因此,每次测试,当学生做到短分析时,我总是再三叮嘱:“请你们把短多读几遍,一遍读不懂,读两遍,两遍读不懂,读三遍,直到读懂为止,题目的答案就在短里,只要你认真读,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不,这次测试,当学生做到短分析时,我又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请你们把短多读几遍,一遍读不懂,读两遍……”正在我提高嗓门滔滔不绝时,我发现学生殷鹏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我示意他站起来说话,他犹豫了片刻,但还是鼓足了勇气,说:“老师,请您别说了,我们正在认真读短,你的话打断了我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学习了五首外国诗歌,我发现有三首是批判社会的 (《浮云》、《豹》和《我们都是被囚的动物》 )。一个社会无论多好,它总有自己不理想的地方,就是光辉灿烂的太阳,它里面也有黑子呢。所以,我觉得,对社会中黑暗不公现实的批判是必要的。该赞美时赞美,该诅咒时还得诅咒。   相比之下,《浮云》和《我们都是被囚的动物》要好懂得多,它们主要想表达什么,一目了然。《豹》的主题就隐藏得很深,读第一遍,我眼前好像只有一只豹在铁笼中有气无力地走,我不敢说自己“把握”了这首诗歌。多读两遍后,我感到这诗还不赖,让人想多咀嚼它几回…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笔者到某小学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人教版第九册的《青山处处埋骨》。听后觉得不太理想,朗读没有感情,讲解支离破碎。课后交流时,我问那教师:“上课前,课文你读了几遍?”那青年教师说:“记不得了,七八遍肯定有的。”“你是怎么读的?”我追问。那青年教师有点惘然,似乎想说:读书还有怎么读的?她想了想解释说:“就这么一遍遍读过去,想过去,有时还做些记号。”  相似文献   

4.
追求"唤醒"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课堂教学有三个层次:一是告诉,二是启发,三是唤醒。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努力追求第三个境界:唤醒。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为了激发学生自告奋勇地读课文,这样说:“我课前在家中练习读《庐山的云雾》,当练到第十遍时,我以为不错了,便读给我儿子听,儿子听了后说,不行。于是我又练了五遍,再读给儿子听,儿子说,这回有点像赵本山了。下面谁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敢与赵本山比一比。”话音刚落,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举手,读的氛围,读的效果不言而知。于老师不仅激活了学生内心深处读…  相似文献   

5.
感动细节     
厚厚的《新语文补充读本》内容丰富:优美的诗歌、有趣的童话、与课文相匹配的助读文章……可对于一年级识字较少的孩子来说,想要读通读懂这本书中的文章,谈何容易?于是,我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领着孩子们诵读,一篇文章,一遍、二遍、三遍……往往要领读很多遍才能读通,接着,再引领孩子们去体会文章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胡杨 《河北教育》2005,(18):44-44
很多年了,常常记得那一幕:我站在宿舍楼道里,借着微弱的灯光.一遍遍反复读一封信。那上面写着:如果你领略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就不会再想回到那个封闭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邻居家的孩子在楼下写作业。妈妈正在给孩子听写生字:“词语、词语、文明、文明……”我从旁边路过。妈妈有事让我代替她看着孩子学习。于是,我拿起课本,就从听写任务的最后一个词开始读起,孩子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我读第二遍,他更茫然了,我接着读第三遍。孩子轻轻的对我说:“不是这个。”  相似文献   

8.
良师益友     
结识您,是缘分。 那是几年前,我在朋友家里和您不期而遇。翻开您,那生动精美的文章,实用鲜活的知识,一下子吸引了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银色论坛”、“关爱夕阳”、“康寿苑”等栏目,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俗话说“人老怕孤,树老怕枯。”自从遇见了您,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和空虚了。  相似文献   

9.
刘景蕉 《福建教育》2006,(10A):55-55
2006年1月18日,我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刘老师,你的文章已刊发在《福建教育》第2期,敬请关注!”我把这条短信读了又读,第一次体验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咱们比赛看谁把课文读得美!”“行!”“你们课前读过几遍了?”“三遍!”“咱们现在还不能比,因为我课前已经读过八遍了。即使我赢了,那也是不公平的。这样吧,你们再读两遍,然后,咱们再比。”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把课文读了两遍。“谁敢跟我比?”“我!”“我!”同学们跃跃欲试。“谁愿意替我比?”“叫我!”“叫我!”同学们争先恐后。“为了挑战成功,也为了‘守擂’成功。你们再读两遍,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决赛。”同学们又兴趣盎然地把课文读了两遍。之后,双方各自推荐一位代表比赛读了一遍。这是特级教…  相似文献   

11.
蒋静雅 《师道》2004,(4):37-37
在我看来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是学生的日记引起了我的关注——穆亭羽写下了失意:“听说上海的特级教师要来给我们上语课,同学们高兴得欢呼了起来。晚上,我把老师发的那张纸(第二天学习的内容)读了一遍又一遍,不懂的地方,我还请教了隔壁读初三的姐姐。没想到那老师却突然变卦了,不来上课了。唉!我真是白费心思!”  相似文献   

1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课文,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熏陶情感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我们只有在读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描绘了山中的一幅幅美景,作者用动情的话语,与“山中众朋友”交流心声,抒发了对祖国秀美河山的赞美之情。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更需要靠读去感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读·议·练董全虎读“读”,在语文课中占极重要的位置。古人说得好:“文读百遍,其义自见”,足见其读的功效。我们常见一些语文教师满堂灌,挤掉了学员读的时间,结果收效甚微。我认为读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员通过读来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受到深...  相似文献   

14.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中医!”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卡罗纳》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一篇短文。当我第一遍读《卡罗纳》时,就已经被故事里的每一个字所感动,所震慑。文中人物关爱他人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仅  相似文献   

16.
宽容     
读初中时,我的作文写得不错,常被老师当范文在课堂上读。为此,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羡慕,可也招来了不少议论。在有些同学看来,我是在胡编乱造。于是,我心里一直犯嘀咕:希望读,又怕读。不知为什么,还把自己这种矛盾心理莫名其妙地转嫁到对老师的抱怨上。一次写作文,我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而此时大部分同学只写了开头。老师让我起来读一读自己写的,连喊了两遍,我都装作没听见,动也不动,还不由地憋了一肚子火。老师以为我真的没听见,又叫了一次我的名字。我恼了,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回了老师一句:“不想读还让人读,真…  相似文献   

17.
荐读人语: 几天里连续读到三篇歌颂母爱的时丈,一遍又一遍地读,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这组佳作推荐给大家。读朋友们,如果你也想经受一次情感上的冲击,接受一番灵魂上的洗礼,那么就请认真地读一读,好好地品一品吧——  相似文献   

18.
父爱是钙片     
姜风清 《教书育人》2007,(10):68-68
读高中的时候,我在书刊上看到了许多赞美父亲的词句:“屋顶的太阳”,“第一任老师”,“遮阴的大树”,“无私的渡船”……可是,我不喜欢父亲。  相似文献   

19.
岳小伟 《教师》2008,(4):101-101
古诗文教学中存在两种常见的倾向:一是老师讲得过多过细,从作者简介到文章背景,从中心思想到段落大意,从词类活用到句子翻译,无一不讲,而学生听则听矣,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但未必认真读过一遍课文。二是老师上课既不讲析又不点拨,让学生自己读,深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结果,有的学生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有的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我认为这两种倾向均走了极端路线。在十几年的古诗文教学中,我始终坚信:古诗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其次才是老师的帮助和点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总结了“古诗文四步阅读教学法”。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放弃射门》(支玉恒)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