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命就像灯塔,易门教科所要帮助学校明确航向,为教育中的每个人照亮前进的方向。具体讲,就是要关注人的幸福,即为了学校教师持续发展的幸福服务。一个心灵和谐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而要达到心灵的和谐要靠“仁”、“识”、“知”等几方面能力的持续发展和提升。“仁”就是要关爱他人,而要关爱他人,应有大智大勇的气度。如何提升气度?“多读书养才气,慎言行养清气,重情谊养人气,能忍辱养大气,  相似文献   

2.
闲来无事,翻翻词典,看看古书。忽然产生一个念头——给自己取一个字。理想中的这个字,没有愤世的喧嚣之气,没有氤氲的香火之气,没有酒色的荒靡之气。于是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是李煜寒夜听得的“续风”,是归隐沉思的“隐哲”、“烟萝”,是抛开一切的“净开”,还是晏殊偶然得之的“疏荷”呢?我静静凝视,企图挑出蛛丝马迹好排除哪一个。但凡愤世嫉俗的文人墨客,大概都向往一片烟萝之地,过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可是,“归山深浅去”未必“已尽丘壑美”:古有重出江湖者,今有金盆洗手再沾污秽之人。身处江湖之远,心却不肯宁静,必定只是“暂…  相似文献   

3.
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刘开的《问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本),第281页,1991年4月版。引文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其中,“况流俗乎”一语,向我们表明了前文的“朋友”一词,并不包括“世俗之人”。(“流俗”这里指“世俗之人”,见课本注释)然而,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世俗之人”也是有朋友的,只要是“交谊深厚”,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称作“朋友”。可见课文中“朋友”这一概念的外…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冯友兰先生曾在其《中国哲学和民主政治》一文中,提出民主的四个条件:第一,要有“人是人”的认识,人是有独立人格、自由意志的,不能成为他人的工具;驱使别人、让别人成为自己的工具是不道德的行为。第二,对一切事物都应有多元论的看法,不能执一见而概括一切,儒家特别重视“和”,“和”就必须有异,把各种“异”调和起来就足“和”;五味俱全,八音齐奏,可以得到“和”;如果只有一样的昧、一样的音,就只是“同”不是“和”了。第三,要有超越感,不能以自己的观点权衡其他的一切,互容相让,  相似文献   

5.
群师侧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也.然吾师之尊颜、气度又如何呢?且听我戏说一二. 晦明变化者--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是我的所有任课老师中最富有男人气的老师,他身上所进发出的强烈男子气概也是全校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6.
吕豪迈 《天中学刊》2014,(4):100-102
纵观杨少衡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官场小说,其突出特点有三:一是着力书写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的复杂及身处官场之人的心灵困惑,使作品异于他人;二是介入现实,揭露的同时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呼吁执政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主题鲜明;三是叙述鲜活生动,语言调侃戏谑,小说审美意蕴增强。  相似文献   

7.
张庆庆 《天中学刊》2003,18(1):66-68
酒令是人们饮酒时劝酒佐兴的游戏,是我国古代社会文人雅士、市井游民追求“闲情雅致”的产物。其形式随着饮者、场合的不同而变化多端,有俗有雅,比如有赌赛令、游戏令、文字令等。我们在翻阅一些酒文化丛书或古代市井小说时,总不免会遇到一些颇有意趣的酒令。尤其是创自文人之手的“文字令”,或分析汉字形体,或征集百家诗文,并且常常利用语言艺术化的手段棗修辞,巧设机杼。这里,我们就试从修辞角度探讨一下酒令的艺术特色,以作管中窥豹。 一、析字 区别于拼音文字的见“形”知“音”,方块汉字往往组“文”成“字”①,析“字”…  相似文献   

8.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被人说短道长,毁之者有之,誉之者有之,你都必须面对。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呢?季羡林先生的这篇短文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一篇好文章必须能够道他人之所未道,能够道他人之所不能道,一句话,必须“固执己见”,独出机杼。季羡林先生的这篇短文就做到了这一点。开篇即与人“较劲”:“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我则另持异说,我主张把毁誉置之度内。”而且不是故作惊人之语,接下来的具体分析就说明了这一点。作者毕竟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识见端的不同凡响。先用曾经读到的一个故事很艺术地告诉他人:世界上有很多的毁誉…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在《三国演义》中,有才之人庞统准备效力东吴.经人举荐面见孙权。但孙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面黑短髯,形容古怪”,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目中无人,于是将其拒于门外。  相似文献   

10.
韦燕 《今日教育》2007,(11):30-30
五月的金佛山到处盛开着红彤彤的杜鹃花,像朝霞,似火焰,胜彩虹。置身于那一片红云之中,您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身处杜鹃烂漫时,人在丛中笑”。  相似文献   

11.
在列维纳斯的早期著作中,其书写遵循着一条从“有”(Il y a)到“孤独”(hypostasis)再到面向他人的渐进过程。其中,“有”是一个终将被突破的过渡环节。许多评论家认为,列维纳斯在逻辑上预设了一位善良上帝的存在,作为与他人面对面伦理关系实现的保证,而这也是“有”必将被克服的原因。但其实,列维纳斯的上帝是源初异质性的显现,他的相关思想是一门“使意义成为可能”的哲学。将语境还原至他所身处的现象学运动中去,他希冀超逾胡塞尔的意向性和抗拒现代战争的努力,并一直在致力于捍卫主体性这一行动。  相似文献   

12.
彭苏 《青年教师》2009,(11):60-62
“很多人问我学诗词有什么用,这的确不像经商炒股,能直接看到结果。”叶嘉莹先生清音平缓,清澈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清高,方正的下颌突显出她的刚强。“钟嵘在《诗品》序言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人心有所感才写诗。‘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身处贫困卑贱之中,安分守己,不为外物所动;独处时有诗为伴,陶渊明、杜甫、苏东坡、辛弃疾,都在你的眼前……”  相似文献   

13.
彭琼 《人民教育》2023,(8):66-68
<正>湖北省襄阳市海容小学建于2019年,是一所充满书院气息的现代化公立小学。学校不断引导和鼓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读书、读好书、读有思想之书;做人、做好人、做有智慧之人”,培养师生的儒雅、大气、书卷气质,形成了“人人读书、事事读书、时时读书、处处读书”“以阅读海纳天下”的“容阅读”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以诗语史的独立性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首先表现为对于生命的关切,是以安适、快适、于不适之中求适为其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诗人不论是身处逆境,抑或身处顺境,始终以“适”作为向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以“适”调整心理平衡,这种“诗性的理念”可以说是儒释道三家某些思想要素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射  相似文献   

15.
感悟大山     
汽车穿越在秦岭的盘山公路间。对半梦半醒的我来说,耳边的一切都只是嗡嗡作响的迷茫,惟独清晰的是眼前连绵的山脉和蔚蓝的天空中几朵悠然的白云。“山真大啊。”车厢中传来清脆的一句,使我精神为之一振……“大山”的“大”,我要去探索。难道非得是一种浩瀚无边的体魄?不完全是。项羽正是有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我们才谓之“伟大”;大海正是有着能容纳百川的胸襟,我们才誉之“博大”。而秦岭的山呢?他有着能让旅人被大自然魅力所深深折服的气度。这“气度”,也就是山的雄厚内涵,就是能让我们满怀敬意称之为“大山”的…  相似文献   

16.
李晓晶 《师道》2004,(3):33-34
“女老师上讲台前必须化上淡妆”这是上海某所小学的一条“奇怪”的新校规。据悉,该校对女老师开出了从“上”到“下”的美丽工程清单:从进校门起,老师的头发不能染色,不能穿超短裙、吊带衫,不能穿有搭扣的鞋子。而且校方将此作为评价师表形象、明班组的关键一分,新校规获得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叫好声。有人认为,老师为学生容,“容”的过程就是美育的过程,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点点滴滴的展示都将调整着学生的行为准则老师化淡妆.温尔雅,大方得体,既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也会让学生产生美的感悟.但也有人持完全相反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李白在《将进酒》中,留下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成了人们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的名言。每个人,其实都是可成才之人,只是可能没有找到适合他发展之路;都是有用之人,只是可能没有用其长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压制和阻碍人的成才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气,就是指做人的气度,生活的习气。教师为人师表,应该时时注意自己的气度,要努力培养自身的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某些教师还有以下八种不良习气,应多加注意,尽快戒除。  相似文献   

19.
太史公三句话,要数“通古今之变”最为核心。史学前贤多看重“通变”,即“原始要终、知所进退”,属史家的史识功底里最见深浅的。吕思勉先生一再感慨“通人之难得”,“读书之人百,通者无一焉”。他在1944年《论疑古、考古、释古》一文里,抨击当时史界的风气,尖锐地说道:“今之人往往通识未之具也,  相似文献   

20.
古代文献中的“气”主要有三种涵义:气态物质之气,生化之本之气,符号一关系模型之气。生化之本之气是以主客相融的方式,通过心灵“体验”对世界的发现。因此,用以主客对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科学方法,不能证明“气”的真实性或虚假性。最有力的办法,是认真按照主客相融的方式,亲自去做一下。看到底有没有“气”的存在,这是问题的关键。气是无形虚体,其作用必定采取无为的形式。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在对立的关系中作为,故不可得见。气的作用也就是时间的作用,而时间也体现着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