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定继承是财产继承的一种方式,语源来自罗马法的succssio ab intesta,意思是“无遗嘱继承”。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是确定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从历史发展上看,法定继承早于遗嘱继承。现代各国都规定了法定继承制度.有的国家将法定继承作为主要的继承方式。我国的继承法中也确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定继承制度.并且,由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定继承一直是主要的继承方式。也可以说,法定继承制度是否完善,是关系到整个法定继承体系是否完整的关键.也是全面有效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与法定继承相对应的一种财产继承制度,现代各国的继承法中都普遍给予确认,而且,规定遗嘱继承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个人的资产拥有量逐渐增多,同时现代社会活动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复  相似文献   

3.
完善继承权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几千年中,强调亲缘关系的宗桃继承制度历来被加以沿用, 甚至影响至今。在现代继承制度下,对继承权的概念要从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上来理解才能更全面地掌握其内涵。继承权是基于近亲属的身份关系而发生的财产权,其发生根据有两种:一是法律的直接规定,即法定继承;二是合法有效的遗嘱的指定,即遗嘱继承。本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和一些发达国家在继承权制度方面的比较分析,来思考我国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由于遗赠扶养协议制度是对我国继承制度的新发展,也是《继承法》规定的多种遗产转移方式之一,其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在继承适用上紧密相关,因此本文也对该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二年律令>的材料,秦代已有较完备的<置后律>.睡虎地秦简中的"后"字过去一直被理解为"后子"是片面的."后"还有"继承人"之意.但<置后律>所规范的继承是一种身份继承即政治权利的继承,其次才是财产的继承.自江苏仪征胥浦101号汉墓出土先令券实物以后,学术界就有关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遗嘱继承制度展开了讨论,其实,析产分家是古代财产继承的主要方式,<二年律令>中有"先令券书"的条文,可证"先令券书"只是家产析细见证而非遗嘱.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构筑起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社会,随着人们的数字生活诞生了虚拟财产这一新概念.和现实财产一样,人们会因为其而发生民事法律纠纷,也必然会面临虚拟财产继承方面的问题.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有很多不同点,虚拟财产继承中又有着网络内容服务商的参与,因此导致现有的民事法律在面对虚拟财产继承案件时无法很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加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大量的涉外继承案件也随之涌现。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调整其国内继承法律关系的规定千差万别,这一领域的国内立法的健全与完善对解决大量涉外继承案件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国内有关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现行立法,在法定继承方面,存在有待完善之处,甚至是立法空白。为此文章拟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同时,在涉外法定继承方面的连接点选择上,主张提升国籍这一连接点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地域比较封闭,并且受传统观念的严重影响,大部分农村女性的继承权几乎处于缺失状态,女性财产继承的落实面临着很多阻碍。以农村女性的财产继承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上城公村为调查地区,探讨女性财产继承权缺失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完善我国农村女性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商品经济十分繁荣的时期,全社会成员包括官员、士人均参与到经商的行列中,从而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财产、利益的追求引发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而与财产继承密切相关的立嗣制度正是在这些矛盾纠纷的推动下变得更加完备系统。  相似文献   

9.
遗产的处理     
怎样处理被继承人的遗产,是继承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手中拥有了更多的财产,人们的头脑中也有了更为复杂的想法,有关财产的纠纷,其中包括财产继承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影响财产关系的因素有很多,  相似文献   

10.
继承纠纷在实践中普遍存在,本文拟从一个案例出发,探讨如下几个问题: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怎样正确执行法定继承的有关规定;需要考虑哪些先决问题;如何解决继承中情与法的冲突;怎样才能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夫妻财产关系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财产分割以及财产继承方面双方有着较大的分歧.我国<婚姻法>规定,我国的夫妻法定财产制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共同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审判经验又作出了关于适用<婚姻法>的两个司法解释,更加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文章视角由近及远检讨中外今古有关材料,由案例及现行继承法和司法解释;由今及古检索中国有关遗嘱继承受限方面的案例和规定;由中及外探讨大陆法系遗嘱相对自由和英美法系遗嘱绝对自由向相对自由的转变;由特留份溯源,探究罗马法有关特留份方面的规定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由国际继承立法趋势回眸中国现行继承立法实际,认为,我国现行继承法对遗嘱自由过于放任,这与婚姻家庭法养老育幼义务不对应,与我国宪法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和整个法律体系不谐,与中国传统继承法律、家庭伦理道德不符,与国际继承立法冲突过大,不好接轨,有可能损害我国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最后建议修改我国现行继承法,还特留份以应有位置,这也是与婚姻家庭法相配套的反对"包二奶"的继承法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因传统武术对决现代搏击屡屡败北而导致的社会舆论对传统武术全盘否定的趋势,主要从发力方式角度挖掘提炼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得出以下结论:(1)武术界存在两种发力方式: 第一种发力方式起于脚,主宰于腰,发之于梢;第二种发力方式以人体之中节为起始点,向四梢发放。两者分别具有不同的力学原理和训练重点,也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2)第一种发力方式是人类武技普遍具有的发力方式,第二种发力方式才是中华武术独特的发力方式,应将其挖掘提炼出来,对人类武技的发展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方式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的角度把学习方式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探究式学习和授受式学习、课堂面授学习和远程学习等。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教育实践中各种学习方式应取长补短,交互渗透,学习方式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更不能用一种学习方式来全盘否定或彻底取代另一种学习方式。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应处理好各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它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限流式接法(如图1a),另一种是分压式接法(如图1b)。下面我们对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形象思维是一种表现方法,还是一种认识方式?对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正在深入开展讨论。本文认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样,是一种认识方式,这两种认识方式虽然各有特点,但都遵循着认识的一般规律。文章从思维与语言的联系出发,着重以极积修词、词义演变等语言现象论证了形象思维,并认为形象思维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而比喻思维、换喻思维、比拟思维等是形象思维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体主要部位的脸在人们最初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曾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现象从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脸"的大量词汇就可以体现出来。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方式,还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脸"所表现出的认知方式也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付酬、版税和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是作品使用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3种方式。一次性付酬,是指作品使用者在一定期限内,以一次总付的方式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一次性付酬对著作权人来说,是一种无风险获酬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著作权人的作品一经他人使用,都会从使用者那里得到一笔一次性的报酬,而不管其作品是否给作品使用者创造收益或创造多大的收益。目前,我国以报刊和摄制电影的方式使用作品,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付酬。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本涵义,是指道德实践中内在自觉与外在推致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明以来,这一命题之所以不断地遭到误解,主要在于解释者的认知方式是静态的、概念反思式的,而“知行合一”所体现的认知方式则是动态的、实践体认式的,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既决定了理学中两种不同的知行模式,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内圣”与“外王”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今天,探讨这两种认知方式的各自特征及其结合途径,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人道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道主义问题的一个新结论,不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两种出发点,两种方法论区分人道主义的两种含义,不是出自主观臆断,而是出自对人道主义思潮进行历史考察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恩格斯在谈到理论研究的时候指出:“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