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饮食都不是一件小事。开门七件事也好,“民以食为天”也罢,都离不开一个饮食之道。恰如林语堂所说:“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情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  相似文献   

2.
裕泰茶馆的墙上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这小道具的使用,可说是独具匠心的.历经三个朝代的茶馆,其摆设是经过多次“改良” 的,就连佣人都由伙计改成了“女招待”!而唯独“莫谈国事”这个小道具未被“改良”掉,并且随着朝代的更替剧情的深入,它变大了,增多了,你能说这是偶然的吗?!显然.这是老舍先生想利用它告诉人们:晚清也好,北洋军阀也好,国民党也好,其统治集团都是腐朽不堪,都是反人民的;在那样的社会里,让人民“莫谈国事”也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3.
《更衣记》是张爱玲的一篇美文。美就美在从身边的小事中写出了历史的厚重之感,行文流丽华美,在语言的从容、俏丽中显尽机智和情趣。这是一篇描写服装的散文。张爱玲从衣着服饰的变迁中寻出了它流变的渊源。比如说:衣服由宽大变为紧身,往往源于“政治动乱与社会不靖”,因为紧匝的衣服显得“轻捷利落,容许剧烈的运动”。又如:民国初年,服装崇尚轻便、纯真,是由于“大家都认真相信卢骚的理想化的人权主义”。其实,紧身衣也好,轻便装也好,经张爱玲这一番史笔的解释,便让人觉得衣服不再简单了。一件衣服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日用品或装饰品,它更是…  相似文献   

4.
小与大     
“小”,指的是小事、细微之处,平时不容易被注意的细节;“大”,指的是大事、成功。那么小与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人们总说“小中见大”,“因小失大”。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为之。”可见“小事”往往并不小,它可以决定成功,也可能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一件小事》里,鲁迅用以小衬大的手法,从小事中表现伟大的精神。小说细腻地描写了小事,令人信服地承认,小事的确是“小”.这样写,作者要表达的真谛,即精神的伟大,也就更加突出了.犹如画家着力于嫩绿,而使鲜红更艳。小说是怎样描写小事的,又是怎样突出小事的“小”的呢?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德育管理所关注的更多时候是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小事情,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但学校德育管理却没有“小事情”,只有从宏观着眼,从小事人手,才能奏出学校大德育的和谐乐章。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在德育管理中专注于做好各种德育“小事情”,专心于校内外一切德育场所的每一个“小角落”,用心于一切德育活动的“小事件”上,细心于一切德育行为的“小环节”中,全方位推进德育工作精细化,不断构建德育管理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善于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办好,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有些小事容易被人们忽视,但许多大问题正是由于忽略小事而引发的。因为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得不到工会组织和有关领导干部足够的重视,失去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就很容易诱发许多思想问题,以至酿成大祸。如打架斗殴闹出人命、职工队伍不稳、群众集体上访等,无不是生于毫末细微之处、未能在源头上扼制而造成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小事不小。小事情、小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能…  相似文献   

8.
随笔四则     
《甘肃教育》2007,(6S):13-14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动,让人思索的小事,这些小事像夜空中的小流星,在人不留意间划过星空,瞬间消失,然后,当我们用心把这些“小流星”“拍成照片”记录下来慢慢研读时,却发现它们是那么的回味无穷。[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同学问:《小桔灯》写的是小姑娘的故事,为什么用“小桔灯”作标题?既然用“小桔灯”作标题,为什么写小桔灯文字那么少?要知道作者为什么用“小桔灯”作标题,就要先知道“小桔灯”有什么含义。我们知道,一件小东西,一件小事,如果含有某种意义,往往能给人以启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桔灯,从形式上看,是一件小东西;从课文内容看,写的是一种小事情。那么,这件小东西,这件小事情有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九年五有、邓小平与李鹏、姚依林谈话时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追不上”。人们把在短时期内知识的急剧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象地称之为“知识爆炸”。面对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经济竞争也好,科技竞争也好,人才竞争也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来说,大量时间都在做一些小事。但是从我的实践来看,怕就怕连小事也做不到位,小事也做不好。首先,确立指导思想意大利著名的刑法学家贝卡利亚说过:“制止犯罪发生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并不在于刑罚的严酷,而在于刑罚的不可避免。”“重要的是使每一个人的已为人们所知道的犯罪行为都受到处罚。”列宁也曾经对此论述:“有人早就说过,惩罚的警戒作用绝不是看惩罚得厉害与否,而是看有没有人漏网。”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虽不能与“犯罪”、“刑罚”相提并论,但就借鉴其思想而言,就是必须正视在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2.
管理就是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品质。而习惯的养成必须从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人手。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节中规范其行为,提高其认识。必须遵循“低、小、近、实”的原则。“低:’即起点要低,“小”即从小事人手,“近”即贴近学生生活,“实”即抓细抓实。基于这些理解,我校在管理上以“习惯养成”为突破口做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难题呢?我认为除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观察积累,坚持读写结合外,重视到作文教学中“寻找”素材也是有效的。 一、从指导中“寻找”。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每次作文,从出示文题到作文结束,学生都处于紧张的思考、情感的体验之中,难也好,易也好,忧也好,  相似文献   

14.
“小恶”与“小善”,不少人小觑。他们认为“小恶”无伤大雅,“小善”无足轻重。果真如此吗?非也。 “小恶”与“小善”,尽管二者都有个“小”字,其实质却迥然不同,是非好坏,泾渭分明。比如,两个小朋友同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一个立即交给民警叔叔,另一个却不交出据为己有。前者是“小善”,后者是“小恶”,善恶之分仅在一分钱上。前者闪烁着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火花,后者则露出了贪小便宜利己思想的苗头。一桩小事反映了两种正在形成的思想,岂能视其小乎? “小善”虽小,并非人人唾手可得,所以人们对那些雷锋式  相似文献   

15.
方政军 《神州学人》2000,(10):32-32
在沈阳市边远的于洪区小韩村,本是都市里的村庄却崛起了一座“村庄都市”。看那一排排按1比1比例仿建的荷兰式别墅,人们自然想到它是一个地产项目。而再看那别墅边的绿色蔬菜玻璃大棚和花卉温室,人们又仿佛走入了现代农业区。小韩村的建设者告诉记者,地产业同现代农业相结合还催生了一个新项目──旅游业,这让许多地产开发商羡慕不已。 告别传统农业的小韩村现在叫“荷兰村”。占地3300亩的“荷兰村”集中了具有荷兰风情的特色景观。风车也好,别墅也好,还有色彩纷呈的郁金香花田,小韩村开发商在“地产意识”中注入更多的是开…  相似文献   

16.
林忠章 《成才之路》2009,(35):82-82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在选派教师担任班主任中.往往存在着一种“似怪不怪”的现象,那就是刚从院校毕业的毕业生一定要立马担任班主任工作。这“规定”似乎告诉人们一种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教学工作也好、班主任工作也好,都要经过好好的“实践”。但是,若从班主任工作的性质来加以反思与审视的话,笔者认为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动、让人思索的小事,这些小事像夜空中的小流星,在人不留意间划过星空,瞬间消失。然而,当我们用心把这些“小流星”“拍成照片”记录下来慢慢研读时,却发现它们是那么的回味无穷,简直像品尝心灵的鸡汤。因为思考会让人感悟人类灵魂中那些美妙的如流星一样的瞬间。以下几篇教学随笔,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索,让我们去反思和回味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  相似文献   

18.
“有所为而作”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写作态度或写作意识,它对写作的成功有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在从事语文教育七十年中一直吁吁:要培养学生“有所为而作”。 人们实际作文,都是有所为而作。比如写总结是指出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和今后工作的正确途径;写广告是为了介绍某种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更好的打开产品的销路。写小说也好,戏曲也好,调查报告也好,都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动、让人思索的小事,这些小事像夜空中的小流星,在人不留意间划过星空,瞬间消失。然而,当我们用心把这些“小流星”“拍成照片”记录下来慢慢研读时,却发现它们是那么的回味无穷,简直像品尝心灵的鸡汤。因为思考会让人感悟人类灵魂中那些美妙的如流星一样的瞬间。以下几篇教学随笔,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索,让我们去反思和回味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动、让人思索的小事,这些小事像夜空中的小流星,在人不留意间划过星空,瞬间消失。然而,当我们用心把这些“小流星”“拍成照片”记录下来慢慢研读时,却发现它们是那么的回味无穷,简直像品尝心灵的鸡汤。因为思考会让人感悟人类灵魂中那些美妙的如流星一样的瞬间。以下几篇教学随笔,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索,让我们去反思和回味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