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从多年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深切体会到采写新闻要深入生活实际,不能搞“合理想象”。记得我初编厂内《好人好事》专刊时,自己写过一篇人物通讯。所采写的主体事实是准确的,但在行文中想描写一下主人翁的肖像,在采访中我却忽略了他的眼睛的大小,于是来了个“合理想象”。把他写成“中等身体,大眼睛……”。专刊印发下去,这个同志所在车间一片哗然,竟拿他开起玩笑。原来他长的是一双细长的小眼睛。还有一次,我在处理一篇稿件时,也犯了“合理想象”的毛病。文中一人名,看起来像个女同志的名字,我就挥笔在文中添了个“她”字,而事实上,这位同志却是个男同志,报纸刚刚发至车  相似文献   

2.
要坚决抵制这种主张不论主张新闻报道可以“合理想象”的同志说得多么婉转,不论有的人怎样转弯抹角地为这种论调粉饰,说到底,所谓“合理想象”也者,其基本论点就在于。新闻报道(特别是通讯、特写)是不可能完全真实的。新闻报道中的一部分事实(或称细节),是不可能依靠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采访和调查研究来获  相似文献   

3.
翻开《妇女生活》杂志1986年第9期,有一篇令人瞩目的通讯:《一出真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读过之后,疑问甚多。亮明是“真实的”,又未注明是小说,自然是通讯报道了。内容大致是:李青事、江利霞的父辈原是仇家,可是这两位青年却偷偷相爱了。当江家觉察后,父母就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4.
用词“合理想象”不可取焦凤鸣“骛”与“鹜”是古汉语保留下来至今仍作为成语的一个语素被使用。二者的声符相同,都是“”(WU),但义符不同,一个从“马”,一个从“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骛同“务”,从事、致力;鹜,鸭子。但对这两个意义调异的词,有人...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今年第七期上刊登的《由祥林嫂的唠叨想到的》一文,提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炒冷饭”的报道依然相当流行,使人们大倒胃口。看后颇有同感。近些年来,一些省、市纷纷办起了《每周文摘》《文摘周报》《文摘报》一类报刊,不少日报也竞相开辟“文摘版”,好象这是美味的时新和菜,非此不足以飨读者。不错,当文摘报刊刚问世时,确实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那时是“物以稀为贵”,人们对此有一种新鲜感。可是,现在文摘  相似文献   

6.
真想不到,曾被全国数十家报刊一度称为“杨虎城贴身卫士,武艺高强,枪法精湛”的单车旅游者吴克礼,最近竟在浙江省舟山市被公安部门查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之道,在于求真。这是对新闻及新闻活动的最基本要求。电视新闻是新闻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也必须坚决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为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以事实为根据,客观报道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8.
新近听到一种反对“笼统反对‘合理想象’”的意见,那意见说:什么叫“合理想象”?定义要搞清楚它。黄继光牺牲前的那一刹那,他是怎样想的,谁也不知道,可是报道时写出来了。这是记者经过调查了黄继光平时的表现,听取了周围同志反映后作出的推论,也就是所谓“合理想象”。这种做法是被允许的。  相似文献   

9.
完全离开事实基础去想象固然不对,“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想象也不对。因为,想象出来的东西,毕竟不等于实在的东西,而新闻是必须如实反映,其中包括对“背景和因果关系”的记叙。我们还是应当“杜绝新闻事实中想象成分”,而不论这一“想象成分”是“泛指”的,还是“实指”的。  相似文献   

10.
完全离开事实基础去想象固然不对,“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想象也不对。因为,想象出来的东西,毕竟不等于实在的东西,而新闻是必须如实反映,其中包括对“背景和因果关系”的记叙。我们还是应当“杜绝新闻事实中的想象成分”,而不论这一“想象成分”是“泛指”的,还是“实指”的。  相似文献   

11.
偶尔读到某青年报上刊登的两篇通讯,都是写青年男女为爱情而双双自杀身亡的事情。在叙述殉情者自杀的情景时,作者不惜笔墨,以‘动人’的文字,将殉情者自杀前如何痛哭、难受,  相似文献   

12.
新闻需要真实,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常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新闻事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新闻的失真与虚假正日渐突出地在大小报刊亮相,被称为新闻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假新闻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主要谈谈今天报刊中常见的“道听途说”与“合理想象”。1995年6月5日和6日,首都两家大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郭志忠将开国大典专用军号捐献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的高级官员相继开博,不能不说是一桩新鲜事。可是笔者在浏览了数家官博之后发现,很多官博都是在应付了事,有的甚至聘请枪手即所谓的官博秘书来为其管理博客。  相似文献   

14.
如此“好书”要不得万雪玉近几年我国上市图书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不乏质量上乘的图书,然而平庸之作也通过出版社大量涌入市场。这里要说的是一种所谓的“学术性”著作。其作者一般在机关部门工作,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手中有“权”,或者是与“权”...  相似文献   

15.
现在,许多报刊为“打开局面”、“扩大影响”,办起了《星期刊》或《增刊》,大多数也是办得比较好的。但有的《星期刊》和《增刊》却刊登了一些庸俗的、病态的情趣。有一市报去年办的《星期刊》,先后登了三则“趣事”:一是“中年男子变成芳龄少女”,二是“四岁女孩变成女性”,三是“十四岁男孩和十五岁女孩的少年小夫妻”,并配有那个四岁女孩发育成熟的照片和小夫妻及婴儿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新闻必须用硬梆梆的事实焊接起来,不能靠想象和推理捏拢起来。这不是一个可以变通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永远不能冒犯的原则。谁要是凭想象搞新闻,谁就会受到惩罚。 马克思在《致新自由报》一文中,讥讽那个在《新闻报》上刊载小品文《社会主义晚会》的化名作者W,说此人是“具有如此丰富想象力的W”。马克思本来从没会见过俄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W却硬说他会见  相似文献   

17.
时下,许多地方媒体有这么一种倾向:当本地发生某些恶性事件时,只字不报或避重就轻,有关部门还采取打招呼等方式给媒体“加压”。这种“冷处理”现象,看似维护当地政府形象,实际上是地道的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说到底,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多次烟花爆炸、煤矿坍塌等重(特)大事件,然而,翻开当地的报刊、收看  相似文献   

18.
时下,许多地方媒体有这么一种倾向:当本地发生某些恶性事件时,只字不报或避重就轻,有关部门还采取打招呼等方式给媒体“加压”。这种“冷处理”现象,看似维护当地政府形象,实际上是地道的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说到底,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多次烟花爆炸、煤矿坍塌等重(特)大事件,然而,翻开当地的报刊,收看、收听当地的电视广播,媒体对这些恶性事件的报道,往往只是停留在“蜻蜓点水”上,报道的“口吻”也惊人相似,让读者和听众觉得“雾里看花”。任何一起恶性事件,都有其内在的背景,包括政府部门管理上的…  相似文献   

19.
“狗皮褥子”要不得窦永堂“狗皮褥子无反正”这句俗话,说的是狗皮“正面”可以当“反面”使,“反面”也可以当“正面”用。作为一种日常用品,这自无不可,不幸的是此中玄机已被一些人参透,已在一些新闻“妙文”中屡见不鲜了。譬如,在某些人笔下,借下乡之机乐山乐水...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有些报纸上存在着一种互送“名誉”的不正之风。有的记者把没有参加新闻采访和写作的人的名字,添署在自己的文章上,以此送人情。一篇几百字的新闻,署名往往一大串。文章署名人多,不见得是坏事,只要署名之人都真正参加了稿件的采访和写作。问题是有些署名人并没有参加该项报道的采写,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