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个性发展,首先应弄清个性定义是什么。由于个性的复杂性,众说不一。反映我国多数学者看法,载入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是这样描述的:“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个性一词译自英文individuality或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本义是指戏剧演员所戴的表现角色的假面具.后来被人们用来表示一个社会人的独特特征。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同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3.
个性如我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心理学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一.作文教学个性的内涵1、个性的内涵一般来说,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对个性下过不同的定义,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  相似文献   

5.
杨红 《湖南教育》2007,(1):42-42
个性是个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国外有学者曾列举了50多种关于“个性”的定义。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个性作为个人所独有的意识倾向和稳定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问:目前关于能力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答:能力问题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目前心理学界对能力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理解,还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这就是说,首先肯定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人在  相似文献   

7.
人格的本质     
本文试图阐释人格的定义,人格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人格的特征。心理学中,西方的人格概念中,人格不包括能力、动机,前苏联称为个性,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而中国对于人格的描述中往往带有评价的含义,人格有高低贵贱之分。  相似文献   

8.
朱智贤先生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一书中的"能力"的定义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冯忠良先生在他的《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中,则更进一步指出:"必须把能力作为对活动进程和方式直接起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的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教育的个性卢晓中个性是一个在心理学中有关个性心理特征的概念。本文根据所论及的问题,对此作一通俗且泛化的界定,即所谓教育的个性:教育所拥有的与众不同或比较突出的性质。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要谈自主人格,我们首先须搞明白什么是人格.据心理学定义: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构成.这样一来,自主人格就不难理解了,那就是个性倾向、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中,独立、自主、民主、责任、批判、创新等意识更为突出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关于能力,心理学研究者曾经下过很多定义,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1],作为影响活动效果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由许多能力因素构成的[2]。选择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小学生的学习是为将来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个性心理特征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方面,与心理过程有密切关系。个性是在心理过程进行和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在心理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点,就构成了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把这些特征概括为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  相似文献   

14.
在心理学里,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之总和".(《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个性,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心理学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的,包括:①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③心理活。为动力特征,即气质Z③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Z④活动频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这些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小学成功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就是发展学生在作文的兴趣、情感、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几年的职业英语教学生涯,从开始摸索、尝试、失败,再摸索、再尝试,从心理学得到启发,终于找到了一套适应职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把人在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叫做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性格,是在每一个具体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在心理学上叫做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在某一个人身上独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孩性”在本文里指的就是“孩子的个性”,在心理学里,“个性’’就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正> 我校教育学科教研室心理学组的老师们,为了配合教学,给各科八一级学生布置心理学作业,由学生根据统一的提纲,自我分析个性心理特征。他们是青年大学生,又正在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的水平,正如学生在作业中说的,对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够清楚认识的。  相似文献   

19.
对当代儿童心理特征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使不少以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及结论过时,不适合于指导当今的学校教育实践。应有新的研究和认识,即必须认识当代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的基本变化;必须特别关注当代儿童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重大变化;对当代儿童个性心理特征要有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 《教育探索》2004,(8):106-107
一、心理学理论与辅导员工作 1.心理学理论。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关于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探讨心理过程产生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各种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及其与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也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