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兴象”是中国古代诗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古人对文学创作活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兴象”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在创作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审美上表现出兴象高妙、情景交融、寄托深远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赋予物象以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是早期普罗小说在物象运用方面最显著的特征。纯粹的兴象运用新意有限,而兴象的比象化运用则较为成功;借物说理、以物喻人因能有效地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表达作家的主观情感而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人体物象也被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3.
从物象到易象的思维过程,被古人称为"现物取象",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最初的哲学抽象过程.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史实表明,原始社会后期八卦的创立是中国最初完整系统的哲学抽象的思想活动,是古人认识水平与思维水平的跃迁,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山水诗人笔下的山水诗,常有一些固定的物象,这些构成了传统山水诗的基本元素。中国古代山水诗中常见物象有:山、水、雨、月、风、花、村落、楼阁、竹等,在这些物象描写的背后,体现了诗人隐逸、优游、诗意、佳人、通达和乡土等多种情怀。  相似文献   

5.
葛玉根 《现代语文》2009,(11):29-31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诸多影响。到了唐代,文人创作的唐传奇,出现了一系列的寺庙物象,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整理唐传奇中的佛教寺庙物象,梳理寺庙之传入中国及其初来时之文化意义,研读唐传奇文本中具有文学意义的寺庙物象,从而试探佛教寺庙传入前后意义之转化以及规律。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列举几朝典型城市透视出"物象"文化在古代城市中的反映,从而认为独特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7.
物象词语是汉、英词汇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色彩义的类聚之一。文章从命名取象、结构类型等方面,对汉、英物象词语进行比较,以揭示汉、英物象词语的系列特点;并对汉、英物象词语的数量悬殊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比较与定性研究,认为古典抒情诗歌语言与一般语言分属不同编码系统的语言,古典抒情诗歌语言符号才是纯粹的文学符号,其中那类符形与所指结合,所指对象为物象的符号称为物象符号;它源于客观物理世界或虚拟世界,最早产生于《诗经》时代,通过想象或联想产生,通过社会的约定而具有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它是一种意象符号:呈现的是一个具体的形象,蕴含着诗人主体寓意,并与诗人主体心理之间存在对应性关系;它又是一种文化符号:从起源伊始就具有文化特征,既反映时代的文化共性,又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道家方式栖身山林的诗人们,内心秉承的却是儒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以儒家比德物象的美学观为自觉的审美追求,借自然物象讴歌各种美好的品性德操,从而赋予自然景观以强烈的人的情感和鲜明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0.
历代儒家大师非常重视对人性和人的心理规律的探讨,在他们浩如烟海的著述中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宝藏.为了建构中国化的本土心理学以及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这些宝藏进行挖掘和整理.  相似文献   

11.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当中提出了情与景的关系,认为景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但是在创作过程中应当强调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即心物交融。盛唐诗歌的兴象玲珑之美其实就是追求情与景相互结合的结果。这种美既是《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的观点发展的结果,也是对此观点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2.
唐诗宋诗风格不同,气象迥异。唐诗总体风貌昂扬向上,积极乐观,气度非凡,宋诗却毫无唐诗之雍容气度与豪迈气势。唐诗主兴象,而宋诗主理趣。  相似文献   

13.
电影<罗拉快跑>通过对同一事件的三种结局处理,力图表现人类在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和无法把握的命运面前的真实心态,通过变形扭曲的"超物象"来表现"现实的真实",从审美角度讲,这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是社会生活在制作者心中的独特反映.论文从影片制作的视听技术处理上进行分析,以展现电影在"超物象"表现方面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找不到直观有趣的切入口而停留在对小说肤浅宽泛的解读上,如果能抓住小说中作者特意设置的“物象梗”,从前后语境的关联中探索物象的指涉意义,就可以直指小说的人物个性和深层主旨,从而达成深度理解。基于这种认知,教师在开展小说教学时要能够甄别文本中的物象梗,抓住其中具有教学价值的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设置情境任务顺利搭建起小说教学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一、虚静由哲学向美学、文艺心理学的嬗变最早提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说:“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就是“道”,它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的本原;同时,“道”又是认识的对象,并且是认识的最高目的。因此,人们对于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观照都要进入到对其本原“道”的观照。然而在老子看来,“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具有“恍惚”的特征,一般人对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把握起来十分困难(《老子》十四章)。正是为了认识这种“道”,老子提出了“虚静”  相似文献   

16.
"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出现较早的一个词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兴"被赋予了很多的内容,总的说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文学创作中产生的感兴,二是在文学鉴赏中出现的兴会,三是作为文学表现手法的比兴.  相似文献   

17.
物象的诗化,其实是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对诗歌的一个深入解读的过程,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将客观存在于诗歌中的物象分解得支离破碎,我们应善用方法,巧妙地将实体物象虚化为意象,再将意象总和形成意境,领悟出诗歌的意境,对于诗人整首诗中传达的情感自然了然于心。  相似文献   

18.
今人在评论或赏析诗歌形象时,最惯用的概念,除了文艺共有的“形象”外,大概便是“意境”了。有的论者注意到我国还有“兴象”、“意象”、“情景”、“境界”等等古老的术语,可又认为它们的内涵大致如一,与“意境”并没有什么差别。其实,我国古代诗论里关于形象的概念范畴是相当丰富的,不少在实际运用中也都有特定的内容和界限;“意境”只是其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决不能混同而论。本文仅就诗说史上一组最基本的范畴——“形”、兴象”、“意象”,作个初步的考察和辨析,企望能勾出它们产生、发展的轮廓,并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古典诗词和古代文论中的意象进行了探讨,首先纵向梳理回顾了古人和今人对意象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接着树立罗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现当代学者对“意象”概念的解释界定;最后结合具体的古典诗歌作品和古今文艺理论家的论述,对意象和物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二者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20.
《比兴》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六篇,是刘勰对古代诗文创作方法的论述。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传统。对于赋,刘勰在《诠赋》篇已结合对辞赋的论述讲到一些。本篇专论比、兴,除二者关系较为密切外,也说明刘勰认为在艺术方法上,比、兴更值得探讨和总结。刘勰虽以"比兴"并称为题来论述他的创作观,在篇中提出了自己对比、兴的理解,也试图把比、兴方法和思想内容的表达密切联系起来,并在字里行间强烈表达了"兴"之创作方法的重要性,但他在篇幅上却以极大的空间来专论"比"的特质和运用,始终没有明确的描述"兴"的内涵及其使用方法,使我们难以清晰得见刘勰的"兴"义观。本文拟结合刘勰的时代特征和他的文学评论思想探析其隐于其中的"兴"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