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7月28日,来自云南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各发电、供电企业的300名高级技能人才后备队伍聚集云南省电力工业局(公司)第一、第二生产技能培训中心进行高级技能人才选拔考试。至此,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动。省局薛副局长、人教部领导分别亲临考试现场任考场总监。高级生产技能人才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是各生产工种的能工巧匠,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历来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1999年4月,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就以云电集人[1999]20号文下发了“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生产…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职工教育的重点也逐步明确,这就是:企业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企业的兴衰同企业人才建设的重视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拥有三支核心队伍,即一支由高级管理人员群体组成的管理核心,一支由高级科技人员群体组成的科技核心和一支由高级技术工人群体组成的生产核心。为此,我厂对培训高级技术工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改革中求突破,使高级工等级技能培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一、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亟待加强 (一)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级技能人才逐年有所增加,素质有所提高。在全国7000多万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9%,技师、高级技师占0.9%左右。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6-1998年统计,经各地、各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发证的技师、高级技师分别是156512人和13973人;全国现有技师、高级技师这类高级技能人才约60万人。 但从需要来看,高级技能人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上海市总工会对该市40家企业3.7万技工素质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年龄“老化”,总量不足,技师…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发展迅速,对高级技能人才需求十分迫切。但由于高级技能人才储备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级技能培训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高级技能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是必然的选择。从客观政策方面看,要加快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须坚持一个目标,搞好两个结合,发展三个层次,巩固四个阵地。坚持一个目标,即培养社会经济发展亟需的高级技能人才。搞好两个结合,即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技能水平和福利待遇相结合。发展三个层次,即扩大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扩大职业资格的…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襄樊市襄阳区劳动局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全区技术工人持证率达70%以上,其中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比例分别是5.6∶3.4∶1.0。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研究》2006,(7):58-5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根据该《意见》,对参加当地紧缺职业(工种)高级技能以上培训,对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且被企业聘用的人员,企业可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研究》2005,(9):82-82
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期间,北京市技能人才初步预测将缺口百万左右。近日.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透露,北京将加快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同时,高级技能人才精英中的高级技师,其待遇有望大幅提高,可与高级专家教授的待遇水平相比。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技工培养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劳动保障部《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适应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广泛动员全社会的教育培训力量,普遍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二、目标任务瞄准企业生产急需,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工、技师…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特别是公司创一流目标的制定,对人力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一需要必须在企业实施人才工程,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企业。为此,四川省公司制定了“教育培训‘十五’计划”,组织实施“463”人才工程,即“十五”期间,选拔和培养400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60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000名高级生产技能人才,以培训“三高”人才为重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为人才的成长搭建舞台。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最近 ,“汽机检修”工种15名高级生产技能人才在第一生产技能培训中心(技校)高级生产技能人才管理专责高伟雄老师的带领下到东方汽轮机厂进行以300MW汽轮机制造、检验、试验及质量管理等综合考察、收资、学习等为内容的学习考察 ,这是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生产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首次开展活动。培训中心把搞好高级生产技能人才的具体管理和培养实施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落实 :①设置专门岗位 ,抽调骨干教师专人负责 ;②高起点高要求组织实施培养活动 ,突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学习和训练 ,聘请全国电力…  相似文献   

11.
在职业教育与培训过程中,缺乏贴近生产一线的教学工作平台和师资,是导致高级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起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的职业培训模式.是需要企业与职业院校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TAFE学院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适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培养动手能力见长的技能型人才。TAFE学院的课程是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下,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行业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为满足行业需要而设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并重、且多数是以技能培训为主的一组结构严谨有序的科目组合。TAFE学院的专业教学注重向学生传授各种实用知识、技能,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甘肃省职业培训服务于全省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大局.大力推进培训项目、严格监管培训质量,在农牧业实用生产技术、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技能培训和农牧区“两后生”、省内企业急需技能人才、未就业大学生、玉树灾区重建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有了新发展.在培训招投标管理、质量监控方面有了新突破,在农牧区实用人才、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有了新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制订三年制“双高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内涵:1.生源与学制。通过高职入学考试的渠道,招收技校、职高和中专相近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三年全日制教育。2.能力与素质目标。达到大专文化理论水平和高级职业资格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具有一线的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多岗位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和创新意识。3.毕业资历和发展方向。同时取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文凭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可作为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是技师型人才和更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后备力量。从对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当前机电行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即敬业精神、学历教育、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英语能力等。同时,强调了培养此类人才的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注意学历教育与岗位锻炼相结合,另一方面要主动为企业服务,承担各种技能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不仅需要一批研究型设汁人才,更需求大量的生产第一线具有较强“.工程实践技能”的“工艺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奉文就如何组织教学.提高毕业生的“工程实践技能”,缩短毕业生从学校到生产第一线的适应期,有效地实现教学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相衔接的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职实训教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紧密相连的实训环节:丰富综合实训教学,突出专项技能培训,注重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的1.4亿城镇职工中只有7000万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比例不足3.5%。技术工人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极大地降低了我国企业产品的合格率。近30%的不良产品每年就损失近2000亿元。在全国处于经济发展前列的浙江省的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同样十分严重。我省目前高级工比例不足5%,为了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从2003年起.我省在全省范围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和全社会教育培训力量,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力争到2005年底,全省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西航公司以技术工人技能鉴定工作为平台,根据各分厂的生产实践和生产技术问题,开展了技师、高级技师技术改进、技术攻关课题项目工作,并对课题项目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使培训过程做到分层次、分阶段、分方式进行.通过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创新,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员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高端岗工人的技术技能水平,同时解决公司生产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立足企业,突出应用,创建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1、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三合一”教育模式宝钢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拥有大批从事生产设备操作和技术管理的人员,但他们不再是传统的“能工巧匠”,而是新一代的“智能型”员工。如何进一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构建合理的技能人才结构,成为宝钢职业教育培训部门的当务之急。要实现技术工人队伍的高素质,必须在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其岗位技能、方法技能和学习技能,扩大员工“心智技能”发展的空间;要实现高级技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