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余华在《活着》中以“极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形式表达了人生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表现生命的顽强。又在《许三观卖血记》获得更深层的生命意识,“苦难与重复相依为命”,以“卖血”换得个人生存价值,升华生命意识;最后,找到了生命的支点———“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相似文献   

3.
欧阳钦 《文教资料》2010,(21):16-18
《许三观卖血记》的艺术魅力在审美意蕴上表现为写出了作者对苦难的独特体验和深刻理解,以及透过苦难所呈现出的人性深处的真善美,即苦难中的温情,这温情可以理解为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本文试从苦难叙事入手,揭示小说中渗透着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以此充分肯定小说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命意识可以说是先锋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余华也不例外。余华的小说《活着》就充斥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而《活着》的生命意识是作者通过对苦难的书写来实现的。因为苦难意识,在某种意义上便等同于生命意识。怎样看取苦难,也就是在怎样看取生命。  相似文献   

5.
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简洁而干净,它是余华转型后叙事尝试的一个极致。许多叙事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其中运用得最为成功的就是重复叙事,其重复叙事不仅是小说结构的手段,也是构成细节的主要手法,并造就了作品一种无尽的意蕴:形式的审美和主题的深邃。本文拟从主题事件的重复,对白的重复以及细节的重复这三个角度来分析小说重复叙事外在的形式美中蕴含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6.
在《许三观卖血记》,余华将常人不敢用的重复手法运用得多姿多彩。本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将它们分成完全重复、不完全重复和螺旋式重复,并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侯郅玥 《文教资料》2014,(28):13-14
作为余华上世纪90年代创作风格改变后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大量吸收西方古典音乐、小说中的重复叙事手法,以简约的叙述形式对底层人民生活进行勾勒描绘,以“以轻写重”的方式表现生命存在的严肃命题。  相似文献   

8.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他们却有不同的命运。整篇论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较了两位主人公的命运遭遇,阐释了《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中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9.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家余华以许三观不断重复卖血的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许三现生命苦难的历程.许三观为什么能如此频繁地卖血却不死?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使他在苦难面前竟能如此地坚韧和顽强?基于这些问题,从许三观乐观的生存信仰、血缘和家庭观念以及对于“平等”的追求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诠释出许三现在苦难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在生命苦旅中新的感悟。在情与理的冲突中 ,在苦难的重压下 ,许三观最终用宽容与爱去化解以往的怨恨。人间的温情与仁爱在苦难中美丽地绽放 ,我们也从文章中读出了爱的真缔 ,而理想、正义与爱重新回到文学审美的中心位置 ,这也是余华小说思想一种跳越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余华是当代文坛上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在《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他的创作风格和价值尺度有了明显转向。他采用的是民间的叙事立场,通过福贵、许三观凡俗卑微的生存方式展示出民间自在的历史发展方式,表达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理想,闪耀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语境里,文学向边缘优、世俗化陷落的过程中,先锋小说的写作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困境。对此,以余华后期的两部小说为例,对其从形式向内容回归这一显著的趋势进行辩析,并指认了先锋小说突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余华后期作品多以苦难为主题,从个人先锋主义到民间关注,以小人物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却总是不断重复的情节和对话中,体现出小人物的善良、小人物的智慧、小人物的原则和小人物本身固有的悲剧。文章将要从这几个方面探析《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以及其他的小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试图探讨一种卑微的、琐碎的小市民生活方式在时代波澜里溅起的人性温清的浮沫。这部作品像一曲温情的生命乐章,有着复沓回旋的音律之美、时而低沉时而高扬的声韵之美以及质朴、怀旧、清新、明快的节奏之美,是一支饱含寓意的灵魂乐章。  相似文献   

15.
《许三观卖血记》以单纯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邃的主题,作品不仅仅满足于表象,其更注重的是隐藏在表象下的心理与象征意蕴。余华在展示主人公一次次生命失衡与平衡的同时,更写下了关于生命的预言。  相似文献   

16.
余华在《活着》中用平静的语调向读者讲述了富贵的坎坷人生故事,从叙事内容到作品内涵都表现出一种坚强而又孤独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目的的全新认识、对苦难的正视与超越等方面。这种独特的生命意识,从哲学层面来看是一种积极面对生存,沉着应付苦难,坦然面对死亡的人生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从终极意义上对人的生存悲剧和生存宿命的探寻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以许三观卖血为线索,把他一生中的各种苦难连缀在一起,从而使小说透露出一种人生苦难无边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和作者余华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许三观卖血记》成功运用重复叙述和对话叙述模式,其重复叙事不仅是小说架构的手段、构成细节的主要手法、刻划人物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独有的国家民族命运的叩问方式,重复叙述模式强化了生命的主题意蕴与民族悲剧的社会底色。  相似文献   

19.
余华在他的小说《活着》里,通过人类对命运不断抗争的描述,诠释了生存与死亡这一永恒悖论下个体生命的人生选择与精神世界,暗含着基督教的原罪意识。  相似文献   

20.
余华所创作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是其转型后的一部较为成功的作品。其中,小说的叙事方法最为吸引阅读者关注。尤其是小说中大量使用了"重复"这一叙述方式,由此增加了小说结构和小说细节的新鲜度,并充分地突出了故事的"苦难"主题,让读者在对白重复、主题重复、细节重复的阅读中,深切感受着"苦难"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