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中时期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培养的关键期,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获得体育健康知识是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之一。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部分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淄博市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民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当涂县农民为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当涂县农民的体育认知、体育行为、行为动因、组织状态等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有所增强、健身习惯逐步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增进健康,但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不高,对体育政策法规了解不够,参与体育锻炼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杨凯  曾小玲  王岐富 《体育科技》2014,35(4):105-10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8%的初中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23.9%的初中生认为体育锻炼的作用是保持健康、不生病;65.9%的初中生赞成自己现应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41.5%的初中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增进健康、提高免疫力;31.3%人已达到体育人口锻炼标准;初中生一般是在下午5到7点间在学校体育场馆与同学、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研究发现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学习任务重与家庭是否支持、锻炼环境等是影响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形式以及受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知态度与动机,客观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不足、网络中花费时间较多、就业压力等。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为湖南省大学生如何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本文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中老年闲暇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 15 0名沈阳市中老年闲暇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中老年体育锻炼一般是选择健身操、流行舞、太极拳、慢跑等体育活动项目 ;每周活动为 5~ 7次 ;每次活动 1~ 2小时 ;体育活动时间多选择在早、晚 ;多数人对花钱买健康的认识表示认同 ;体育锻炼动机是增进健康与娱乐 ;存在的问题是体锻炼的场所条件一般 ,更缺乏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调研湖南省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锻炼情况,从新生代农民工在体育锻炼目的、体育锻炼的内容、时间、场所以及体育消费流向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入手,分析影响湖南西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窘迫现状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健康认识、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研究,分析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方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开发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方式的途径与方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花亮 《精武》2013,(36):154-154,156
随着近年来"体育强国"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强化身体锻炼,以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高中生学生群体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和民族希望,强化该群体的体育锻炼能力,存在着特有的作用意义。目前在我国诸多学校也强化作出了体育锻炼课程的开发研究,旨在提升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促使高中生群体以一个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来强化身心素质,适应现实社会所需。本案针对当前高中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做出了系统的评价分析,并着重提出了强化高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能力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读高校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研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全国40所高等院校的在读研究生进行了体育锻炼现状调查.调查发现,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令人担忧,研究生体育锻炼的场地、经费、体育组织、体育知识和技能等问题亟待解决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李庆贺 《体育科技》2012,(4):100-102,120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对影响高中生体育行为外部干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运用因子分析理论确定了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部干预因素公因子主要包括:体育教师、体育课、体育媒介、体育设施、体育氛围。并借助社会学、行为学、文化学等相关知识对各因子的变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与体育锻炼前后心理健康反应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了高职学生和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都高于国内常模;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高职学生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职一、二年级学生出现心理不良反应的明显高于高职学生;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由差到好排序为:二年级、一年级、三年级。提出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体育锻炼是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化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提升高职学生人格及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利用自编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人格量表及人际关系量表对新疆1 65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探究课外体育锻炼对人格发展及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疆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锻炼时长、锻炼频率、锻炼次数较为合理;高职学生的人格及人际关系水平存在性别及年级的差异性;体育锻炼对高职学生人格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显著;体育锻炼与人格发展呈现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现负相关。建议:新疆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及鼓励,通过积极的引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及人际关系水平的提高,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广州市中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参照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从四个方面了解了中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状况,包括:体育锻炼知识、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知识、体育保健和救护知识、体育科学文化对人及社会影响的认识.研究发现,中学生总体体育科学素养偏低,必须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及宣传,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科学健身的技能.  相似文献   

14.
If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existed just to achieve "present" goals, especially regular exercise, the nature of the program would be clearer and the need for trained teachers less. It is the "future" goal that complicates the debate over the elementary program. It is the "future" goal that requires a broader range of experiences and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ecause we are preparing students to implement an active lifestyle in adulthoo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dance skills through age/ability-appropriate and sequential lessons is an important as the "present" opportunity for physical activity. Teachers must be knowledgeable in the subdisciplin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well versed in those teaching methods that promote vigorous activity and maximum participation. The lifetime public health goal dictates we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knowledge base about exercise and health. This goal requires us to learn more than we presently know about promoting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and fostering appreciations for healthful living. The hope for improved adult health also requires a K-12 curricular model in which every year continues previous experiences and moves students closer to the goal as those students are changing physically, mentally, and socially. The next debate should focus on the role of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linking health-related elementary programs to healthy adult lifestyles. Even though we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tive adult lifestyles, our best bet is developing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al K-12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5.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随着“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规划与实施,小学生体质健康再次成为我们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肺活量持续下降,肥胖或超重学生比率增长较快,近视率居高不下。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对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调研,发现了目前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包括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外界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等。针对出现的相关现状问题,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和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出了我们需要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调整膳食结构,倡导健康生活和加强体育参与,重视体育锻炼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分层分班教学管理模式对高中生在校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为精准干预高中生体力活动不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对不同学业层级高中生体力活动内部动机、在校体力活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A、B层学生体力活动内部动机、课余体力活动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层学生体育课活跃性体力活动水平低于B层、课间静坐少动时间多于B层、过去7d(天)每天锻炼达到1h的天数少于B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学业分层可能造成学业成绩优秀的高中生在体育课中体力活动活跃性更低、课间静坐少动时间更多。对高中生体力活动不足的有效干预,需要家校、师生形成共识,共建多元干预格局,精准干预体育课堂体力活动质量和课间静坐少动行为。  相似文献   

17.
凌育才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16-116,118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由于家庭的溺爱及学业的压力,许多的小学生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因此带来的体质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且小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可塑性很强,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科学地引导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体育锻炼及健康现状为研究目的,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量和心理应对方式及体质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技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量、心理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且男同学的体育活动量大于女生,女同学更倾向于采用"幻想"、"求助"的应付方式;不同体育锻炼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中等体育锻炼量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运动锻炼、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集体问卷测试,分析了运动锻炼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能力知觉与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相关,运动锻炼的水平与中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关系。中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水平和努力程度对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个性人格特征影响锻炼的兴趣,而努力方式受性格的制约,心理健康与运动锻炼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