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彤 《中华武术》2020,(3):58-60
一、跑步健身的优势与作用(一)跑步健身的优势跑步被称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跑步健身锻炼效果明显且短时可见效,尤其对于运动减肥及运动健身的人群容易及时树立信心,增强继续锻炼的意志与信念。跑步健身的技术要求不高,也不需要专门的用具和场地,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与身体状态的人群。(二)跑步健身的作用人体自然的跑动是一切身体运动的基础,是人体锻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增强人们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协调性等多方面身体素质,跑步可以保护心脏,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功能;增加骨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活力;调节人体内部平衡,调剂情绪等,被称为"最完美的健身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跑步健身锻炼的队伍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很多人患上了"跑步膝"。本文针对在跑步中经常出现的"跑步膝"产生的原因、防治办法与康复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肌肉伸展、强化练习与按摩放松手法,可以有效防范"跑步膝"的发生及减轻膝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3.
裸足与着鞋下跑步生物力学及损伤特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已证实跑步有很多益处,包括增强心血管机能,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但是,有太多的损伤与跑步相关,在当今裸足跑或者是穿"裸足"鞋跑步的流行趋势下,总结了大量高水平研究论文,其目的是通过运动学测量,能量消耗和生物力学来比较穿鞋和裸足跑步者的相似处和差异性,深入探究跑步步态学,并为因跑步导致肌肉骨骼损伤的病人了解跑步生物力学原理并制定合理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探讨我国学生耐久力下降与跑步教育的关系。阐述了跑步对增强学生耐久力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的理由。研究认为,跑步的经济性和实效性被严重低估,忽视跑步教育,是耐久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从国情和多元体育的角度,论述了提高耐久力,跑步不是惟一,却是最佳。提出了重视跑步教育,应走出快乐体育和跑步教育竞技化的误区;体育课应增加跑步距离;提高耐力跑在成绩评价中的权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城市女性体育健身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城市女性体育健身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城市女性年龄分布较为平均和分散;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情绪,提升精神","散心解闷,消遣娱乐"和"减肥瘦身,改善体型";"工作太忙"和"家务太重"是干扰河南省城市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两大主要因素;长走、跑步、羽毛球、跳绳、健身操等对场地、技术和人数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是河南省城市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首选项目.社会给予女性的角色定位、我国传统的文化习惯、社会延续的必然要求、女性生理、心理特点在体育中的反映、当代媒体的宣传话语等是造成女性体育参与现状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6.
耐久跑常常令学生望而生畏。腹痛者有之,走走跑跑者有之,借故抄近道者有之,跑步的速度和成绩可想而知。如果用简单的教学方式、单一的练习形式,教师轻松了,学生却越来越害怕、厌倦耐久跑这个项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贪食蛇"游戏练习法:教师  相似文献   

7.
刘向春 《健与美》2023,(2):35-37
<正>考虑到跑步可能带来的乏味和汗流浃背,你完全有理由不喜欢跑步。然而,我们要列举跑步对身心健康的多种好处,相信你可能会被说服而穿上运动鞋。改善心脏健康为什么跑步对你有好处呢?首先,跑步是有氧运动之王。即使每天慢速跑5~10分钟,也能大大降低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风险。与那些从不跑步的人相比,定期跑步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只有前者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1研究目的随着田径运动的普及,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在大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民众会通过跑步的方式来实现健身或者是减肥的目的,人们对于错误的健身方法并不知悉,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进而导致许多人患上"跑步膝".本文将阐述"跑步膝"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恢复训练的方法,进一步改善"跑步膝"现象并更好地将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应用于大众健身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一、运动场看台方法1:利用运动场看台上的大台阶,进行向上跑台阶练习(见图1-1),练习方法类同爬楼梯,台阶高度40cm左右。原理:学生在爬上大台阶时,可以借助"大台阶"的距离与高度增加跑步难度,促进他们增大步幅,同时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另外,与在普通场地跑步相比,爬"大台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而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跑步兴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0年甘肃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问卷部分的分析,发现消化道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影响我省成年和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参加锻炼的人数比率城市高于农村,老年人多于成年人;"增强体质"是参加锻炼的首要目的已为广大锻炼者所认同;跑步、长走分别是最受成年和老年人欢迎的健身项目.不参加锻炼的原因成年人主要是"工作忙"、"任务重",老年人则多属"无兴趣".成年男性"烟民"的比率超过男女健身人数总比率的两成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拉松跑”是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代表性运动,政府部门和中国田协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推动马拉松赛事的科学化发展。“马拉松跑”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有效带动健身、休闲、娱乐、旅游和设施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关注度和产业效应不断增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等,对我国当前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增长速度虽快,但由于缺乏科学化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人才,导致大量赛事之间盲目模仿,在赛事组织、赛事内容、赛事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特色和内涵缺失。建议通过建立多方合作的组织机制、建立多样化的竞赛体系、提升马拉松赛事品牌质量、培育全面监管下的产业市场、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式消解“同质化”问题给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其实现科学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尔夫发展面临人才数量供需不足、人才素养参差不齐两个重要瓶颈,其核心在于传统“体教结合”、“课内外一体化”、“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固化、培养途径单一、培养目标模糊,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办学现状调查分析,融合多种办学思想,探究出“校-企”、“校-校”、“校-中高协-体育赛事方”多元合作模式下的办学新思路,通过多元化联合培养,针对性的塑造高尔夫需求人才,提升学校培养质量,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谢斯 《体育学刊》2020,(1):80-86
对英国学校体育合作项目的概况和运行机制进行叙述,以个案方式描述和分析6个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合作项目及共性特点,并基于此提出对于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的6点启示:(1)整合校际校本体育资源,形成学校体育发展集群,联合开发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形成校际体育教育衔接;(2)与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建立横向合作,建立复杂多维的学校体育发展支持系统;(3)积极宣传具备出众个人能力的体育模范,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感召力;(4)完善和明晰学校体育到社区体育的发展路径,以“体育作业”为支点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网络;(5)对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调整,促进体育教育平等化;(6)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的“明星效应”与公共服务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竞技体育的“明星效应”与公共服务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竞技体育的“明星效应”推动公共服务的发展,公共服务为“明星效应”的展示创建平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竞技体育的“明星效应”与公共服务关系的更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服务"全民健身"运动,文章尝试从发展性课程观的价值取向和视角探讨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国积极建设“体育城市”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城市史的考察,提出城市创造和生产出了具有体育属性的中国古代武术,古代城市的大发展推动了武术的繁荣。1)城市格局和制度的革新为武士或武术人结社聚集创造了重要的空间条件;2)城市冶炼业的技术革新为武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必要支持;3)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武术文化的塑造和各类武术职业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4)繁荣的市场扩大了市民文化的需求,使得很多与武术相关的印刷出版行业兴起;市民社会武术典籍和武侠小说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武术在明清时期的繁荣。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乃至繁荣的前提都是“人口集聚”“技术密集”“文化聚落”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城市场域内的议题应当成为当今和未来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域。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数理统计法对基地认定标准方法、细则、条件进行了变化的分析,得出"基地"认定标准在不断的创新完善,加强了"基地"建设的要求,加大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化可持续化,提升了培养人才的理念,强化了对"基地"的管理,以及对"基地"认定评估提出了一些建议,推动更多的后备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大型体育赛事己成为加快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国际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也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与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营城市及其人居环境的模式进行文化视角的梳理与分析。认为城市运营中的人居环境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将体育、商贸服务和文化终极目标导入人类居住生活区,构建人居环境的“CSD-C”概念模式,完善城市文化的价值内涵,打造未来城市人居环境“关注人本生活、关爱身体健康、关心生态环境”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9.
空竹古称"胡敲",也叫"地铃"、"空钟"、"风葫芦"、"老牛"等。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空竹的起源、发展及价值进行探讨,认为:空竹运动历史悠久,是一项集娱乐、健身、竞技、观赏、休闲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国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在今后的全民健身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及现实意义,对空竹运动进行合理的保护及创新性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我国民俗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苏州城市的不断发展,其城市体育发展较快,但问题与发展并存,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体育资源需求与有限的城市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如何对现存的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配置,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地发掘新的体育资源、构建多样化的资源开发模式,成为“十二五”时期影响城市体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